王達盈
[摘要]本文以吉林省長春市青少年俱樂部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現狀及發展模式。首先介紹了該地區青少年體質下降的情況,并對其原因進行了簡要說明;主要分析了它的運營形式等基本發展現狀;并以此作為基礎,重點從宣傳、資金、組織機構等方面討論了它的發展模式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此類問題提出了一些較有針對性的建議。希望通過本文的初步論述,可以引起更多的關注與更為廣泛的交流,從而為該方面的理論研究與發展實踐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以供參考。
[關鍵詞]長春市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 現狀 發展模式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8-0148-02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而根據“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個基本原則來看,青少年體質的好壞關系到國家未來的發展與體育事業的成熟,因此,二者之間是一個互相推動的關系;另一方面,從青少年俱樂部方面分析,它與我國的體育事業、中學體育教育之間也是一種互相推動、互相補充的關系;而且,通過俱樂部的功能性作用的有效發揮,可以為我國高校體育的發展提供一些經驗;另外,通過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的科學運營,能夠激活體育用品行業的進一步發展,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價值。所以,做好青少年俱樂部,是使國家綜合實力不斷壯大的一個有益途徑。
一、概述
在21世紀初,國家體育總局設立體育彩票公益金,從戰略部署的角度開始了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創辦;而且,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政府支持、培訓收費、社會捐助、基金扶助等,都有效地推動了它的良好運行,確保了它在生存中獲得發展。經過15年的發展,基本遍及了全國的各個地區,而且不同的省份均創建了諸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以吉林省為例,幾乎每個下屬市都有青少年俱樂部。以下就以長春市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例,展開具體的討論。
二、長春青少年俱樂部現狀分析
(一)長春市青少年俱樂部基本情況
在長春,在教育局的作用下,于21世紀初頭四年就建立了100個青少年俱樂部,43%為中學創辦,具體分布于朝陽(19%)、南關(21%)、二道(16%)、綠園(7%)、一汽(14%)、經開(2%)、寬城(21%)七大區。雖然有如此密集的俱樂部建設,但是通過對各中學青少年身體素質的考核評估發現,整體體質在逐漸下滑,而且參與體育活動與項目的青少年數量也在逐漸減少。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來自于教育的重文輕體傾向,對于學習成績的關注遠遠高于對學生身體的重視,加上家長、學校、升學壓力等,均給學生造成了心理、生理方面的不良壓力與錯誤引導;另外,現代青少年的飲食結構、生活習慣、課程密集、課余時間與假期被占用等,共同導致了體質下降、活動量減少;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青少年俱樂部的功能性作用未能得到有效的發揮。
(二)長春青少年俱樂部現狀分析
首先,通過問卷調查、數據查詢、區域分析發現,俱樂部的分布不均衡,多集中于市區中心區域,周邊各區相對較少,可以參看概述中的分布數據;另一方面,單個俱樂部平均參與或成為會員的人數平均值小于200人,而個人會員與團體會員間的比例為100:1。
其次,由于俱樂部支出大,收益低,所以,在創建方面,相關的管理者對于體育后備力量的培養、營造良好鍛煉環境、發展體育事業、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獲取利潤之間進行了排序,卻未考慮社會價值、經濟價值之間的關系,也未對其基本的生存進行長遠考慮。因為31%的俱樂部免費,收費的俱樂部也只是象征性地每學期收100元人民幣,公益模式讓俱樂部的生存舉步維艱,何談發展?
第三,現狀調查結果還表明,學生的認可度并不是很高,而且根據影響程度(非常大、不大、大、一般)方面的結果分析,“影響一般”占到45%,“影響非常大”還不及10%。所以,預期效果并不理想。
第四,從指導教師分布來看,男教師與女教師的比例約為7:3;而平均指導教師數量約為6人;少者僅有1名指導教師,多者在20人以下,大部分集中于5人到10人范圍之內。所以,指導教師不足、男女指導教師分配不合理均是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五,從項目方面看,俱樂部在設置項目方面,參照要素集中于場地、師資、學生興趣幾大方面,通常的安排項目是“國球”(乒乓球)第一,接下來是籃球、排球、羽毛球等,總之球類項目居多;而車模、航模、摔跤、武術等其他項目的分布則為零星點綴。因而,項目集中也是其主要問題,不但未給予學生足夠的吸引力,而且造成了極大的資源閑置與浪費。
其他方面,諸如收支不平衡、場館建設滯后、資源共享能力差等也是需要重視的問題。
三、發展模式探析
(一)從戰略上進行全面部署,構建科學發展體系
首先,改善對體育事業的意識,構建長期的發展體系。應該認識到“思路決定出路”的正確性以及實用性,真正通過反思其中存在的問題,從系統論的思路,構建起一個完整、操作性強的青少年俱樂部運作系統。這就要求從制度、機制、具體措施進行全面的分析,通過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中的整體與局部的聯系,建立起一個以青少年健康成長為中心的體系。
其次,應該認識到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就要注重其變化發展的特點,需要區分在不同階段的問題,以此提高俱樂部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遇到阻礙因素,積極分析原因,找到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第三,歸納俱樂部發展現狀、特點以及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從而在有理有據的前提下,實踐程序化、標準化規定,爭取創造良好的運營環境,利用責任制度、評估機制等全面規范其管理,形成一個可操作性強、具備長期發展能力的體系。
(二)創建依托形式多元化,宣傳方式多樣化
首先,通過對長春市青少年俱樂部發展現狀的調查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發現在依托形式方面,應該實施體校、學校、體育館、單項協會間的通力合作,共同努力,讓其發展形式不拘一格,從而增加數量。
其次,應該認識到市場經濟體制的優勢及未來的可拓展空間,從而采取多元化的發展經營方式。比如,可以引入現代企業發展中的一些經營理念、管理模式或方法,結合俱樂部的現狀,進行一些改善;再如,加強對于一些體育娛樂會所的研究,對于國外俱樂部的研究,提升建設水平。另一方面,以目前走在世界前沿的法國“G.O”俱樂部來看,它雖然是基于家庭的一種公益性的俱樂部形式,但是,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其中透露出對“孩子—家長—家庭”的進一步構建,所以,建議在青少年俱樂部的發展中,也可以根據目前學生與家長間的關聯性差、親情疏遠、交流少等具體事實,來引入這種方式中的一些有益要素,讓家長、學生共同獲得一種收益;另外,在引入家長參與的過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培養青少年,更能幫助青少年在充滿關愛的體育鍛煉中獲得成長;當然,也可以通過此類要素的引入,適當地增加經濟利潤,從整體上看,屬于一種雙贏的辦法。
第三,加大宣傳、提升社會關注度。對于青少年俱樂部而言,需要加大宣傳力度,但鑒于其成本考慮,可以選擇一些更為簡單、有效、低投入的方法,如社會軟件APP、或者微信掃碼、或者組織人員進校園座談、舉辦活動、邀請家長參觀等,均是一些成本投入小,宣傳效果佳的方法。另一方面,應該通過宣傳來吸引社會捐助,比如審請一些公益基金的投入,增加社會名流的捐助等。
四、有效控制各項成本,進行資源合理配置
首先,根據俱樂部目前發展的現狀來看,應該把預算管理與成本控制聯系起來,因為想要實施長期而有效的戰略發展,就應該從成本控制方面來解決相應的問題。盡管世界上沒有一種一次性就得到定論的解釋方式與行為方式,但是對于可控范圍內的事物、事件進行一些局部的改善與調整,從而改善其狀況,卻是可以做到的。隨著我國市場化的各種改革措施的實行,各行業的收入源主要還是靠市場化經營,因而,對經營成本進行有效的管理控制是最為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另一方面,利用標準化的全面預算管理系統,采用一些科學的預算編制方法,將工作計劃與預算編制結合起來,并且將資金支出進行分類管理,建立完整的考核評估機制,實現激勵與競爭相結合的機制。通過制定合理的預算目標,對管理網絡技術加以完善化,并以此為其提供相應的可靠保障。提高預算編制方法的同時,也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為俱樂部的發展提供了清晰的數據、依據,使其在決策中有充分的參考依據,避免了盲目發展帶來的損失。
其次,應該從場館建設方面、硬件資源配置方面、項目軟實力、師資力量強化等多個方面進行全面籌劃、合理規劃。建議將為發展準備的過程劃分為兩個部分,一個部分為硬件資源配置,另一個為軟件資源配置,然后在各個部分下歸納出需要進行改善的各個條目,最后再分條縷析地進行一一對應,逐條完善。這種方法最為有效,也能滿足計劃部署的步驟式完成需要。另一方面,硬件在于資金,軟件在于規劃,所以,建議在硬件方面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而在軟件方面,則可以通過社會這個大平臺招募志愿者加入指導教師隊伍,并通過對大學的志愿服務項目來拉動青少年俱樂部的持續性推進,在節省成本之余,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另外,根據對俱樂部的分析,重點還是應該放在吸引力最強的項目設置方面,由于單一化、集中化所導致的乏味情緒的產生,直接影響了俱樂部在其對象心目中的印象。所以,針對這一點就應該積極擴展項目,減少一些日常項目的應用頻率。因為一般的球類項目等,青少年自己玩、學校玩、公園玩,多已不具備多少吸引力,也不能激發起學生的興趣,所以,應盡可能添加其他項目的種類和數量,以求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的時代就要堅持與時俱進、因時制宜,真正貫徹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通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長春市的青少年體質調查結果令人擔憂,而且,青少年參加體育類項目與活動的平均次數較低,因此,為了有效的改善這種情況,就需要對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現行狀況加以分析,對于目前運營模式中的不足之處及相關因素進行具體討論,從而找到解決方法。在現階段,建議通過市場化的高效型運營模式,利用一系列的綜合手段,大力提升宣傳推廣效果,最好是采用社交平臺、多媒體、廣告等多種方式提高長春市民眾的認知度,從而進一步推動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蔡端偉,楊再淮.基于價值導向的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運營可持續發展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5(06).
[2]方港,朱琳,楊勝峰等.國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引入市場經營管理模式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05).
[3]霍興彥,唐立慧,肖林鵬等.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管理績效問題研究 [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5(01).
[4]王奇峰.論非營利組織視野下國家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可持續發展[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4(03).
[5]劉芳梅.我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與政府合作模式的構建[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5(03).
[6]劉艷麗,龔曉潔.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服務視野中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動力機制及深層發展問題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6(01).
[7]張永韜.非營利體育組織對體育培訓市場的影響研究[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4).
[8]張宏.我國西部地區國家青少年體育全優樂部發展現狀及對策[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05).
[9]劉海燕,于秀,孫夕鷺等.公共服務視角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發展長效機制的構建——以遼寧省為例[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6(02).
責任編輯:張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