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潔
摘 要: 在這個各行各業都在大力提倡改革創新的新時代,我國教育領域正在不斷加快改革創新的腳步。教育領域的改革給廣大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改變傳統完全應試教育的局面,提出素質教育的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重點內容,小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是語文學科考查的重點,在素質教育的今天,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要面臨改革創新,尋求更高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寫作能力
作文寫作能力是我們表達自我的能力,作文是我們抒發感情和釋放自我的一個載體。中國人應該具有用母語表達自我的能力,所以學好作文既能提高文學修養,又能給自己一個表達自我的渠道,對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大好處的。小學作文教學就是我們接觸作文的開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雖然小學作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但是只要在小學打牢基礎,對小學生以后繼續的學習就會有很大幫助。
1.傳統小學作文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
1.1作文教學寫作過于模式化
小學生的年齡是比較小的,他們的心智不夠成熟,對于他們來說,學習語文作文,還要自己寫作文是非常困難的。某些小學老師過于急躁,為了讓學生盡快寫出作文,多是采用模板教學的方法實施作文教學。老師會讓小學生自己看很多優秀作文模板,之后照葫蘆畫瓢地獨立寫作,這樣的教學方法固然對作文教學有很大幫助,但老師應該看到這種方法給學生提高作文寫作能力產生的負面影響。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開闊視野,學習一些比較好的寫作手法和優美的詞句以豐富自己,但是也會束縛學生的寫作思維,每當學生要作文的時候都是對模板的簡單改寫,缺乏自己的思想,難以真正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1.2作文教學缺乏真情實感
語文作文寫作本應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應該是自己真情流露的過程,老師要教給學生的不是作文寫什么,而是怎么通過作文寫作表達自己。然而,現在的小學作文教學有與生活實際脫軌的跡象,很多小學命題作文的選題沒有考慮學生的現實生活情況,小學生對作文題目缺乏相應的生活體檢,難以在寫作過程中融入真情實感。而老師又硬性要求學生寫作文,導致學生胡亂拼湊,作文就是流水賬。長此以往,會讓小學生對寫作逐漸麻木,寫作只為應付,作文質量不佳。如果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缺乏真情實感的流露,寫出來的作文就一定不能滿足素質教育的要求,難以培養出具有文學素養的人才。
2.創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建議
2.1活躍作文課堂氣氛
我國傳統的小學作文課堂教學都是以老師為主導,老師會在作文課上給學生展示優秀作文,之后點評作文中的亮點部分,采用的修辭手法和優美的詞句等。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基本沒有互動的步驟,老師在作文課上與學生的活動環節多數情況都是老師在點評學生寫的作文,而且一帶而過,無法加深學生的記憶,使得很多學生在上次寫作過程中犯的錯誤延續到下次寫作,重復出現類似問題。為了提高作文課堂教學效率,語文老師一定要活躍課堂氣氛,激發作文課堂活力。語文老師可以借助信息化的教學工具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當老師給學生點評作文時,借助交互式白板增強點評的交互性和讓作文點評更細化,加深學生的記憶。
2.2打破作文模板的束縛
語文教師在作文教學中借助模板作文幫助學生積累詞匯和開闊學生的視野是無可厚非的,而且這種模板教學法是讓小學生快速學習作文的很好方法,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可以適量使用。但老師一定要防止學生被作文模板束縛住,讓小學生作文寫作變成流水線寫作。老師在給學生講究作文模板時一定要告訴學生模板并不是標準答案,寫作文不是背模板作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對模板作文進行細致的分解,告訴學生這些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通過什么寫作手法和詞匯表達什么樣的內容,當我們要表達自己的情感時有哪些修辭手法和要積累的詞匯。這樣才能利用模板作文,讓學生在作文寫作中融入真情實感,由開始的模仿上升到創作。另外,要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東西而不是簡單的模仿寫作,還需要學生對生活中的素材有大量的積累。素材的積累主要是學生主動觀察,留意生活中的點滴,老師要提醒學生課下積累素材,之后可以讓學生在課上簡單分享,只要堅持小學生就一定會有很多作文素材可以用,不必局限于作文模板的仿寫。
3.結語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今天,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領域的教學目標。為了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文學修養,小學作文教學質量必須有所提高。小學語文教師要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無論是教學方法還是教學理念上都要做到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姚良君.優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四點體會[J].小學教學參考,2013(07).
[2]張鳳玲.淺談小學作文教學與訓練[J].學苑教育,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