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學來源于生活。生活化教學不僅僅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上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更主要的是在教學的指導思想、教學組織、質量評價等方面與傳統教學均有不同。而高職思想政治課中的生活化教學,其實是針對現在的教學脫離日常實際生活、針對性不夠強等特點提出的。為了研究出一套符合生活化教學模式的評價體系,文章從基本要求出發,結合湖南汽車工程職業學院思想政治課課程的具體教學實踐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高職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120X(2016)26-0023-02 收稿日期:2016-07-11
作者簡介:張丹丹(1981—),湖北荊州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和創新理論。
生活化教學,主要是基于對思想政治課的理論知識學習與學生日常生活相脫離的現狀提出的,并且逐步地引申到教學理念的生活化,以及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作業布置的生活化,最終到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生活化。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主要強調建立一個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聯的學習空間與平臺,把學習置于與實際生活貼近的、有意義的學習環境中,并且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進行真實、有效的問題解答,從而使學習者在不斷的學習中能夠將實踐與理論知識緊密結合在一起,使學生的自我意識與學習意識更為強烈。
一、高職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的基本要求
(1)以生活為基礎。
從生活出發的要求其實是從教學的課前準備以及教學的實際組織、教學點的具體內容、教學的最終形式來說的。思想政治課學習不同于其他的學科,它從課堂上的實際講解以及解答到最后的課后延伸與拓展,其實都有從當代的實際生活來著手準備,不僅有具體的生活案例、初步的生活體驗、一定的生活哲理等來進行思想政治理論的講解,還要以生活來作為教學的源泉與動力。這也是我們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一個核心要求,只有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所貼近的教學,才是我們所公認的好課標準。
(2)注重生活經驗。
教育實踐調查顯示:人們對于自己體驗過的東西,就會有格外深刻的理解與認知;如果學習的知識與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越接近,那么心理上產生的認可與接納程度就會變得越來越高。高職思想政治課的學習就是這樣,要從學生的實際生活與學習環境出發,重視學生本身的生活經驗,這樣才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主動地將學生拉進教學中來,從而使教學效果更為有效與明顯。這樣,教學評價才能夠起到實質性的效果與目的。
(3)要服務于生活。
高職思想政治課要切實地幫助學生,使學生能夠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之后解決一些成長道路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人生困惑等問題,教會他們怎么去生活、學習、與他人交往以及把握自己的人生,并且真正地做生活的主人,這才是衡量思想政治課達到效果的標準之一。實踐證明,思想政治課教學只有真實地回到實際生活中才可以使學生理解,也只有服務于我們的實際生活,才能夠使學生真正地受益,從而彰顯思想政治課的應用價值。
二、 生活化教學效果評價體系的構建
1.建立動態的、表現性的評價體系
在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會根據日常的實際問題與基本案例進行適當的分析與認真的思考,培養和鍛煉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和與他人溝通的能力。這其實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因而,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和實際成績的評定考核也需要進行綜合性的、生活化的實際考慮,可以在評估的時候采取多參數累計計分的方式,即根據每一位學生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前期的準備工作以及實際的成果展示與表現來進行對學生的綜合考查與分析,從而使整個指標變得更為豐富多彩。
例如,堅持以學生為本、貼近實際生活的原則,有效地去處理學生身上發生的問題等,如個體與集體、自由與紀律、權利與義務等,教師要看學生對于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有沒有一個具體的分析,是否存在相關的預習與了解,是否有參與這個問題的設計。在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考核中,要看這個學生對于問題有沒有一個充分的思考,是否有大量相關資料的查閱,是否與整個小組的成員進行了討論與交流,從而在這個過程中去判斷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等,從這些方面進行綜合性的分析與考查。這樣能夠使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評價體系更為系統、全面。
2.建立師評、自評和互評的多主體評價體系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對學生的成績評定只以教師一個人為主進行評價,這樣的評價帶有很大的主觀性,整個評價體系也顯得比較單薄、枯燥。在教學評價的活動中一般很少會出現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交流。生活化的教學效果要求我們在評價的時候有針對性,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如果評價離開了學生的實際,那么教學的評價會出現不公平。單一化的教學評價很有可能會使學生對于某一個老師的評價結果不滿意,而產生一種抵觸心理,影響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因此除了教師評價外,學生自評、學生互評也是經常選擇的評價方式。
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協助者。因此,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不能夠在沒有聽完學生的講話時,就武斷地進行判斷、下結論,這樣只能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變得更為被動。教師應該含蓄地進行講解,在指正的過程中與學生進行生活化的交流與探究,使學生能夠在普通的交流中感受到一種平等與公平。而多主體的評價,不僅僅有教師一個人的評價,還有學生本人、小組同學等,讓這些見證者多角度地來提出自己的想法。結合多個主體的評價來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評價,才能夠使學生在評價的過程中反思自我、提高自我。
3.構建立體化的效果、信息反饋評價體系
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的主要功能,就是在平時的生活案例的教學中進一步地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基本的政治素質,非常注重對學生如何做人的評價與引導,而不單單是純粹的知識灌輸,因此在評價的過程中教師還要適當地進行生活化的案例選擇,進而正確地做出評價。思想政治課的教學質量的檢測最為重要的一環就是評價信息的真實反饋,如果在實際的生活課堂上就存在著問題,學生沒有及時地與教師溝通解決,那么這個問題會更為復雜、難解。因此,應建立立體的評價效果、信息反饋系統。
例如,思想政治課本身就存在著特殊性,這就決定了它的教學效果評價不僅僅要生活化,還要有不同于其他的課程的評價。思想政治課的評價不僅僅在于對學生的知識了解了多少,同時還在于對其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以及社會觀、歷史觀、政治觀和法治觀的培養。而這最后都會體現在學生的實際的知、情、意、信、行等各方面的效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立體的評價體系,它應該是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近期效果與遠期效果的體現。
隨著高校思想政治課新課改的進行,在教學效果的評價體系中也更加關注于對生活化的評價。生活化教學效果的評價作為思想政治課管理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在管理的過程中逐漸地受到了各高校的普遍重視,也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趙建偉.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中的教學模式研究.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1,(4).
李資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的現狀與思考.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7,(2).
張 斌,林 東,黃慶貴,等.高職院校思政課學生學業考核評價體系研究.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