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娟
【摘 要】課本的閱讀量與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關系密切。九年義務教學過程中,老師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講授,忽視了閱讀量的提高,加上傳統的教學方式也不注重語言的積累及語言技巧的講解,嚴重影響語文課本閱讀量的提高。本文介紹了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課本閱讀量的有關現狀現狀并對提高途徑兩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提高
一、引言
在對小學語文開展教學的階段中,課本閱讀量一般來說不是很好界定,由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針對的是小學生這一較大的群體,所以對閱讀量的把握往往不能做到非常的準確。在日常小學的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老師會根據本學期的教學任務結合本學期的教學課時來確定每個課時所對應的課本閱讀量。所以,老師在為每課時安排教學內容時需要嚴格把控課本的閱讀量,太多或太少的話都不利于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閱讀量如果太大的話,小學生學習起來會感覺比較吃力,吸收起來也會比較困難;閱讀量太小的話,又不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閱讀水平與能力。本文首先介紹了小學語文教學中關于課本閱讀量的有關現狀現狀及提高途徑兩方面進行闡述,從而得出結論。
二、現在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分析
課本的閱讀量,是指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閱讀完的課本上的文章的數量。據統計,從課本分析,低年級的課本主要以識字為主,閱讀量相對來說較小,中年級的閱讀量相對于低年級、高年級來說都比較多,這也符合新課標對不同年齡段的教學要求。而從各個語文版本語言積累量的比較來看,江蘇版本的文章背誦量最高,而其他如人教版、北師大版的總閱讀量較小。語言積累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課本中豐富的語言表達、景物描寫對拓展學生的閱讀有積極的意義。
課本的閱讀量與教學理念、教學目標關系密切。九年義務教學過程中,老師重視對基礎知識的講授,忽視了閱讀量的提高,加上傳統的教學方式也不注重語言的積累及語言技巧的講解,嚴重影響語文課本閱讀量的提高。
三、提高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路徑
在現在的語文課程目標中,主要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很多老師不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甚至采取單一的模式來講授閱讀,使得學生的閱讀過于僵化。提高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應該使新課標要求與不同年齡段的閱讀能力相結合,使得閱讀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知識的積累。
3.1語文課本內容編排合理,難度恰當
各個版本的語文教材的編寫過程中,要注意每篇文章的長度及難度。篇幅過長,學生在規定的課時內很難完成,便會影響閱讀量。同時,過長的文章篇幅不易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也不利于學生閱讀;而且課本的內容不易過難,難度太大的文章老師在一定的課時內不易講完,而且學生吸收理解起來也比較困難。
3.2適當地增加學生的閱讀時間
小學階段是學生語文鞏固基礎的階段,也是學生培養閱讀興趣的重要階段,尤其是對中年級的學生而言,語文教學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進行閱讀以及寫作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適度延長學生開展閱讀的時間,比如說,以年級為單位進行閱讀課的開展,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以及空間來進行書籍的閱讀,將學生進行閱讀的能力予以有效的提高。平常小學語文老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積累,形成一定的語感。比如說,老師可以要求學生完成一些語文古詩詞的背誦,優秀句子以及段落的記憶,幫助學生更加高效的完成語文知識的積累,形成一定的語文語感。
3.3老師開展教學時所采用的模式要予以不斷的改善
小學語文老師在開展教學時要預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化的學習并進行有關問題的思考,引導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要善于思考,這樣學生才可以更好的對文章的內容以及其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予以理解。此外,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許多老師可能只講授那些有利于學生提高成績的知識,而忽略那些真正有利于提高學生情操,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的知識,這會嚴重影響學生的綜合發展。除此之外,老師在進行語文知識的講授時不能再采用以前那種老師只負責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只負責認真聽講的教學模式,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學習的能力,語文是一個培養情操和學生品味的學科,有些文章,雖然考試不會涉及,但是語言非常優美,意境很好,對學生的閱讀很有幫助,老師也應該鼓勵學生閱讀這類的文章并進行講解,而不單單只對重點文章進行講解,從而提高學習的閱讀量。
3.4形成有效的閱讀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都是優秀的篇章,無論是語言表達、意境描寫、還是景物描寫都是很值得學生借鑒的,因此,學習閱讀課本時,一定要有效地閱讀課本文章,可以通過朗讀的方式來體會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身臨其境體驗文章描述的意境。通過背誦課本上段落來積累語言,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課本要求,括展閱讀,接觸不同的風格的文章,在能力范圍內多接觸優秀的文章,摘抄優秀的段落進行反復的朗讀,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四、總結
語文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情操的培養,情懷的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語文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又起到了一定的基礎性作用。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學生在學習語文時要注重對文章內在的理解,學生要盡可能多的閱讀一些優秀的文章等,而語文課本正是許多優秀文章的集合體。通過對語文課本所列示內容的改善,對老師授課方式方法的改善,對學生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來循序漸進的增大學生的閱讀量,幫助學生有效的進行閱讀方面的積累以及語文水平的提高,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
【參考文獻】
[1]尹紅霞.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狀與思考[J].課外語文,2012.14:86
[2]李志雄.關注小學階段閱讀量的積累[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3.04:110
[3]徐玲.小學語文課本閱讀量的現狀與思考[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6.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