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良 安然

[摘要] 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日益關注綠色債券,將綠色債券納入到本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之中。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起步晚,但發展迅速,市場前景廣闊。中外綠色債券在標準體系、項目認定、信息披露、外部認證、激勵措施等方面存在差異。為推動中國綠色債券發展,本文就項目口徑認定、綠色認證體系、信息披露、激勵措施、發行主體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 綠色債券 綠色金融 可持續發展 國際比較
[中圖分類號] F8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6)05-0057-05
[作者簡介] 張浩良(1987 — ),廣東佛山人,廣東省產業發展研究院,經濟師,注冊會計師(非執業),研究方向:投資經濟、產業金融;安然(1982 — ),河南洛陽人,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 深圳)可持續發展與海洋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區域經濟、海洋經濟。
全球氣候變化將進一步導致碳排放增加或氣溫升高,加大氣候投資刻不容緩。據國際能源署(IEA)估計,為使全球步入氣溫上升不高于2℃的軌道,未來能源供應和能源效率領域的累計投資需求高達53萬億美元①。綠色經濟正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量,特別是巴黎氣候大會目標的實現很大程度上要仰仗綠色金融支持。近年來,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不遺余力地推動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全球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呈爆發式增長。在國內,中央明確將綠色發展列入五大發展理念之一,相應地為綠色發展提供支持的綠色金融被賦予更多的責任和使命。作為服務綠色經濟的重要金融工具,中國發展綠色債券正當其時。
一、中外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的最新動態
氣候債券倡議組織(CBI)對綠色債券的統計口徑有狹義、廣義之分,狹義的綠色債券僅指貼標綠色債券,其資金用途具有明確的“綠色”屬性,所籌資金全部投向“氣候債券分類方案”所認定的項目或資產;在廣義概念中,涵蓋所有與改善氣候、保護環境相關的債券,亦稱氣候相關債券。
(一)國際綠色債券市場發展歷程與特征
從整體規模看,經歷從無到有的爆發式發展。自全球第一只貼標綠色債券于2007年由歐洲投資銀行(EIB)成功發行以來,全球綠色債券市場發展先后經歷了前期的溫和發展階段、2013年以來的迅速發展階段。2007~2015年,全球貼標綠色債券累計發行1018億美元,9年間增長了40余倍;特別是近兩年發行規模在高位運行,2014、2015年分別發行了370億、418億美元的貼標綠色債券。廣義綠色債券(氣候相關債券)市場規模更為龐大,根據氣候債券倡議組織估計,全球氣候相關債券市場規模接近6000億美元,包括407個發行人所發行的2769只相關債券;其中貼標綠色債券占比不到不到7%。
從發行主體看,發行人類型日趨多元化。貼標綠色債券發行主體范圍從最初的多邊或區域性開發銀行逐步拓展至地方政府、商業銀行、企業等。多邊或區域性開發銀行仍然是重要的主導力量,2007年以來累計債券融資量占比過半,排在前三的分別是歐洲投資銀行(116億美元)、世界銀行(80億美元)、德國復興信貸銀行(40億元),亞洲的一些開發銀行如亞洲開發銀行、日本開發銀行等也開始嘗試發行貼標綠色債券。2014年中期以來市政綠色債券發行規模大幅擴大,如麻省理工學院、辛辛那提大學等發行用于綠色建筑項目的綠色債券,以及華盛頓、芝加哥、印第安納等州市市政部門發行的水資源綠色債券。自2013年起以企業為主體發行的綠色債券規模迅速增長,當前與開發銀行綠色債券規模相當。商業銀行也開始成為綠色債券市場的新興主體,如法國農業信貸銀行、挪威銀行、美國銀行、印度Yes Bank、澳大利亞國民銀行、澳新銀行等。
從資金投向看,運輸和能源占據主導地位。從廣義綠色債券看,運輸主題債券(4188億美元)發行規模最大,市場份額高達70%;能源主題債券(1184億美元)作為第二大債券,占據20%的市場份額;建筑與工業主題債券(196億美元)是第三大債券;水(32億美元)、廢棄物與污染(71億美元)、農林(23億美元)等其他主題也是十分重要的投資領域。從貼標綠色債券看,可再生能源領域集中了超過1/3(38%)的綠色債券資金,2015年至今,維斯塔斯風力技術集團(5億歐元)、Terraform Power(8億美元)、德國復興信貸銀行(6億澳元)全部投向于可再生能源領域;其他依次是建筑與工業(27.5%)、運輸(10.2%)、水(9.7%)、廢棄物與污染(6.2%)、氣候適應(4.3%)、農林(3.9%)。從貼標情況看,水、建筑與工業兩個領域的貼標綠色債券占比較高,分別為98%和45%,其他領域的貼標率偏低。
從發行國別看,新興經濟體市場潛力巨大。從全球氣候相關債券的國別分布看,排在前五的依次是中國(33%)、美國(12%)、英國(9%)、法國(9%)、超國家組織(6%)。近年來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致力于推動綠色債券加快發展,其中中國以33%的市場份額占據首位。2015年印度Yes Bank發行100億印度盧比(1.615億美元)的貼標綠色債券,印度由此成為新興經濟體中首個發行貼標綠色債券的國家。貼標綠色債券的國別分布主要集中在美國和歐元區,這是由于新興經濟體國家發行的氣候相關債券標準化和透明度偏低,很難被第三方機構認定為貼標綠色債券。
(二)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發展狀況與前景展望
綠色債券作為中長期直接融資工具,超過六成是10年期以上債券(萬志宏、曾剛,2016),能夠較好地規避過去綠色信貸的期限錯配風險,是中國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重要領域。近年來,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迅速。自2014年以來,中廣核風電、新疆金風科技、中國農業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青島銀行等相繼在海內外成功發行各類綠色債券,涉及不同發行主體、不同計價貨幣、海內外兩個市場、貼標與未貼標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隨著2015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相繼出臺綠色債券發行的規范性文件,國內綠色債券市場正式啟動,貼標綠色債券發行將掀起新一輪熱潮。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