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風平 姜良
[摘要]吉林森工集團依靠豐富的森林資源,經過多年的建設發展,已發展成多元化的國家大型企業集團。2015年4月,吉林森工林區全面停伐,停伐以后吉林森工林區存在生態建設壓力大,產業轉型困難多,抗擊市場風險能力有待提升,富余人員安置困難等問題。吉林森工集團經濟轉型應以做好基礎產業,大力發展替代產業,積極探索現代服務業為總體思路。具體來講就要調整產品結構,轉變經營方式,防范風險,發展綠色經濟,實施全面開發,不斷的探索新發展模式。力求為國有森工企業改革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吉林森工集團;停止采伐轉型發展:問題研究
一、吉林森工集團基本情況
吉林森工集團是以經營森林資源為基礎、多元化發展的國家大型企業集團,轄區位于吉林省長白山林區,所屬臨江、三岔子、灣溝、松江河、泉陽、露水河、白石山及紅石8個林業局,地跨柳河、靖宇、撫松、江源、臨江、樺甸、蛟河、敦化8個縣(市、區),總經營面積134.8萬公頃。林木總蓄積1.82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90.9%,喬木林公頃蓄積158.5立方米/公頃,是國家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木材生產基地。域內經濟價值高、利用范圍廣的針闊葉樹種約50余種,各種野生動植物4000余種,鉬、金、銅、鐵等礦產10余類,礦泉水和旅游資源也十分豐富。
經過多年建設發展,吉林森工集團在穩步推進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的同時,建立了適應市場競爭的現代企業制度,培育了森林資源經營、林木精深加工、森林礦產水電、森林保健食品、森林生態旅游和金融地產服務業等六大產業體系。在母品牌“吉林森12”旗下,共持有各類商標536件,三大子品牌“露水河”牌刨花板、“金橋”牌地板和“泉陽泉”牌礦泉水均為“中國名牌”產品。集團目前擁有人造板、地板、礦泉水、復合門、家具、百葉窗、林特產品等多個主導產品,以及上市公司、財務公司、投資公司和擔保公司等多個投融資平臺。
二、全面停伐給吉林森工集團帶來的影響
2015年4月,吉林森工林區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采伐,標志著吉林森工集團已經全面進入保護資源的發展新階段,這一政策勢必會影響到企業現有產業的發展,將導致木材采運業消失,人造板、地板、家具等木材加工企業無原料而停產或轉向經營,生產設備閑置,富余人員增多,以及用于上述受影響的相關產業發展產生的巨額金融債務償還困難。同時,停伐以后森工企業承擔的環衛綠化、醫療衛生、離退休管理、市政管理等社會公益性支出以及營林防火等林業基礎性建設支出也都將失去資金來源。
從長遠看,停伐以后吉林森工林區;一是生態建設壓力大。過去的長期采伐加之森林培育資金不足,生態系統恢復十分困難;--是產業轉型困難多。吉林森工集團的傳統產業和基礎產業是木材采運和木材加工業,由于木材停伐、原料短缺,域內15家骨干人造板、地板和木制品企業面臨關停。雖然近年來集團立足于資源稟賦、區位條件和產業基礎,努力發展以綠化苗木、生態旅游、礦泉水、林下經濟、建筑地產和金融服務等為主的接續產業,但由于起步晚、起點低、規模小,現階段還不足以支撐森工林區經濟轉型:三是抗擊市場風險能力有待提升。雖然集團近幾年來的經濟發展較快,但經濟總量不大,與國內500強企業差距較大,面臨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急需提升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四是富余人員安置困難。這部分人員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專業技能單一,轉崗分流難度較大.五是民生改善和社會負擔沉重。截至2015年末,吉林森工集團累計完成林業棚戶區改造任務66685戶。累計投入22.8億元改造林區供熱、供水、供電、道路等基礎設施,使林區人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善。為緩解建設資金緊張等問題,企業通過爭取政策、銀行貸款、自籌等方式積極籌措資金,給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三、吉林森工集團經濟轉型發展的總體思路
十八大以來,中共中央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深刻論述,為加快發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指明了方向。同時國家和地方政府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引導林業發展,尤其是《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的出臺勢必會對國有林區建設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近年來,吉林森工集團積極推進由單一利用林木資源向綜合開發林區多種資源、特別是非林非木資源的轉變,停伐以后,應繼續堅持走多元化發展戰略,同時輔以品牌發展戰略和低成本擴張戰略。具體在做好基礎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替代產業,積極探索現代服務等新興行業。
首先,做好基礎產業:包括森林培育和綠化苗木產業,以人造板、地板、家具為主導的林木深加工產業。這些產業是集團發展的基石產業,在鞏固好現有基礎的條件下,進行適當調整。
其次,大力發展替代產業.包括以礦泉水、林特產品加工為主的森林食品醫藥產業,該產業是集團未來一段時期發展的重點。要依托礦泉水、人參和林下特色資源優勢,科學開發、合理開采,培塑自主品牌,搭建專業化、規模化生產經營平臺,創建可持續發展和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商業模式。
再次,積極探索現代服務業:包括森林生態旅游產業,建筑地產業,以金融證券、保險投資為主的金融服務業,以木材進出口為主、其他產品為輔的國內代理和自營業務。同時整合人造板、地板、礦泉水的物資集散資源,開發建設倉儲物流產業。
四、吉林森工集團經濟轉型發展的具體途徑
(一)轉變經營方式,做好森林資源培育基礎工作
在嚴格執行全面停伐工作的同時,要加大人工造林、補植補造、森林撫育和封山育林的力度,對天然林以恢復頂級群落為目標,增加珍貴樹種營造比例。同時要加快木材戰略儲備基地建設,推進速生豐產工業原料林、珍貴樹種大徑級用材林、紅松果材兼用林和特色經濟林基地建設。堅持“走出去”戰略,通過并購重組和股份制經營方式,收購省外、境外林地資源,建設外埠工業原料林基地。
(二)依托林地資源,打造綠色苗木產業新引擎
進一步發展苗木花卉基地建設,充分發揮林區土地、野生苗木花卉種質資源、生產設施和勞動力等優勢,在集團8個林業局經營范圍內及周邊地區選擇適宜長白山區生長的苗木建設綠化苗木基地和林苗一體化基地,大力發展綠化用苗木,選育發展加工花卉,努力建設成生產規模化、品種多樣化、林苗一體化、栽培專業化的綠化苗木基地。同時,依托集團苗木培育的技術優勢,積極推進域外綠化苗木產業建設,建設北京、山東等省外綠化苗木生產基地。
(三)調整產品結構,加快木材加工產業轉型發展步伐
以停伐為契機,關停、整合因原料短缺受到影響且產能相對低下的人造板、地板等加工企業,通過兼并重組、資本運作、整合資源,保持住“露水河”、“金橋”等中國知名品牌的持續競爭力。借助并購重組河北中鹽銀港人造板公司的契機向域外發展,利用集團在省外木材加工企業的產能,實施低成本擴張戰略,適時并購重組華南和西南地區的人造板生產企業。同時,加大省外人工速生豐產林的收購力度,保障加工原料供應,堅持向林板一體化經營方向發展:積極研究利用俄羅斯遠東地區和東南亞國家豐富的森林資源,建立國外木材加工基地,開拓國際市場:另一方面,要努力推進產業產品轉型升級,建立集中的產品研發體系,加大對新型建材的開發研究,以發展輕質和無醛綠色環保人造板材為方向,拓寬木材產品的市場應用領域,實現多品種開發。
(四)實施全面開發,促進森林食品醫藥產業規模化發展
首先要加快礦泉水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產能。發揮“泉陽泉”品牌和技術優勢,利用各林業局已探明的水源優勢,合作開發優質礦泉水源,形成礦泉水及長白山特色飲品產能,打造吉林森工礦泉水產業園區:其次要充分依托自然資源,在轄區內分別選擇山野菜、五味子、山葡萄、藍莓、胡桃楸、紅松果林等生長集中連片的林地,加以重點改培和管護,促進物種保留蓄量,建設一批森林食品和藥材基地。進一步擴大施業區內天麻、人參、玉竹等林下中藥材的種植規模。利用林區閑置廠房、場院改建香菇、木耳、元蘑等食用菌生產基地。進一步增加冷水魚、森林雞、森林豬養殖數量。林下經濟要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加強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研發資金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進程,提高林特產品附加效益,實現森林食品和藥材產業規模化、專業化發展。
(五)發展綠色經濟,做大做強森林生態旅游產業
依托長白山和集團所屬8個國家級森林公園的資源優勢,發展森林生態旅游,以觀光游、生態游、避暑游、養生游、休閑游、冰雪游為重點,打造環長白山精品旅游景區和路線,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吸引知名旅游企業,以股權融資、資產證券化等多種融資方式,加快對重點景區景點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仙人橋溫泉養生度假區、白山湖水上觀光區、露水河國際狩獵場、靖宇關東影視城等景區景點。積極促進旅游與相關服務業融合發展,不斷提升景區規模和服務水平。同時要進一步創新市場營銷手段,培育壯大旅行社,加快森林旅游紀念品開發,強化旅游安全管理,全力打造森工旅游品牌。
(六)防范化解風險,穩健發展金融證券產業
以財務公司、投資公司和擔保公司等為平臺,充分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引入社會資本,降低股權比例,實現股權多元化,降低經營風險。財務公司在開展結算業務、信貸業務的基礎上,著力開展二級市場股票投資和發行財務公司債券等業務。與銀行辦理同業存款、投資理財和資產證券化等業務。與證券公司辦理短期債券投資及債券逆回購等業務投資公司要積極尋求具有穩定收益性、成長性的項目實現投資收益,協調集團相關產業做大做強,實現從市場融資來擴大規模和資本增值:擔保公司要在鞏固持續發展小額貸款、擔保等主營業務的基礎上,逐漸增加中間業務收入比重,加速擴大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和金融倉儲業務。
(七)積極穩步調整,拓展建筑地產業發展空間
認真研究各級政府房地產業發展政策和發展方向,引進戰略投資者,實現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整合內部資源,積累管理和運營人才資源,大力提升房地產增值能力,打造在吉林省區域內具有較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地產品牌。對儲備地塊除選擇留用外,適時出售變現,減輕資金占用壓力。加快銷售現有樓盤,在壓縮商業性地產項目開發的同時向林區養老地產和生態休閑旅游地產轉移。
(八)釋放創新驅動,加快推進貿易倉儲信息產業發展
集團駐上海自由貿易區企業要充分發揮樞紐優勢,積極研究前沿產業和新興產業,特別是要深入研究木材代理這種公司運營的新模式。同時要積極壯大電子商務發展平臺。利用淘寶網、京東商城等主流電商平臺,整合現有長白山林特產品實體經濟資源,打造林特產品、生態旅游、環保建材、綠色家居四大業務板塊,構建電子商務和實體專賣店相互對接的銷售業態體系,并在各大城市建立產品體驗店和倉儲服務中心。此外,還要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加快基礎資源信息整合,實現集團信息資源的共享、統一管理和服務,增強決策支持和應急處理能力,提升集團公司的現代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