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水英
摘 要: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立足于學生主體的內在興趣需求,以科學有效的策略進行寫作教學的強化訓練,以此實現小學生寫作水平的綜合性提升。
關鍵詞:寫作教學;興趣;閱讀;語言素材
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學生往往對寫作望而生畏,嘆為觀止。學生在現實的寫作中不是詞窮文短,就是空洞無物;不是無法下筆,就是欠缺表達。所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成為小學語文教師的頭號難題,也是小學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主要教學矛盾。伴隨著新課程的強化改革,學生主體的內在種種因素成為教學所要開發的重點,成為教師教學應當立足的根本,語文寫作教學也成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成為提升學生內在素養的關鍵形式。所以,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及時轉變教師立意、學生隨意的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視為教學的主體,將學生的內在需求作為有效教學的起點,讓學生在教師的充分關注與積極引導下能夠放開手腳、放飛思維,讓學生的語文寫作技巧能夠實現顯著性提高。
一、以興趣為前提,激發學生寫作的主動性
興趣,是人類從事一切活動的基本動力,是引導人們熱衷于某項事物的根本。小學生,正是對許多事物都感到新鮮、有趣的時期,趨使其接觸和掌握事物的直接動力便是興趣。所以,要想小學生熱衷于語文寫作學習,最關鍵的便是激起學生對語文寫作學習的興趣,讓其在自身興趣的推動下主動探究寫作知識,激發寫作欲望。作為語文教師要在教學之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充分體會和挖掘學生主體的本位思想和內在需求,發現學生主體所積極關切的事物;要充分掌握學生在興趣需求上的寬度與廣度,并根據學生主體的興趣傾向進行寫作教學方法的量身定做和對寫作教學活動的適宜性開展,以此吸引和誘惑學生參與寫作學習的主動性與奮進性。在小學語文的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精美的作文范文和故事名著等進行學生寫作學習興趣的激發。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和朗讀優秀文章,也可以鼓勵學生自行收集和積累,讓學生在精美的文章中獲得靈魂的慰藉,讓學生在接收與尋覓的過程中體會寫作的無限樂意。此外,教師還要學會適時評價、適時鼓勵,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寫作學習過程中的種種表現收納于眼內與心中,發自肺腑地對其進行語言表揚和行為肯定,讓其在教師的催化下能夠深刻地感悟到成功寫作的樂趣、體會到主動參與寫作的快樂,以此增強學生的成功感,激發學生積極作文的動機。例如,在小學語文《關于野生動物》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動物王國里的不同野生動物,也可以向學生推薦和朗讀科普讀物《我的野生動物朋友》等書籍,讓學生在對動物的興趣指引下能夠快速進入寫作狀態。
二、以閱讀為輔助,豐富和積累寫作的語言素材
閱讀與寫作之間,就如同語文教學體系的左手與右手,只有兩手緊緊相握,才能實現語文教學的整體性發展。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廣泛閱讀、深度積累,才能將寫作的道路鋪設得更加平坦與廣闊,只有貯備豐富的寫作素材,才能讓創作中的文章與眾不同、表露內含。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引導學生大量閱讀,才能打開寫作的視野,才能拓展寫作的范圍,才能提升寫作的質量與水平。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也要充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向學生傳遞和解說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連帶關系,并鼓勵學生將閱讀的視角由課內轉為課外,通過教材文章的閱讀和課外精美素材的補助充實寫作。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班級設置讀書一角,將精美的報刊、雜志、故事書、經典著作等等置于教室之內,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并鼓勵學生將其中的名言警句、精彩片段和精悍短句等內容進行摘抄、記錄,進而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才學,將其提煉提純為自己的寫作語言。此外,教師還要鼓勵學生養成閱讀習慣,以持久的閱讀積淀更多的語言與文字,進而實現學生寫作能力的真實提高與持續性發展。例如,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讀者文摘》《意林》《三毛流浪記》等等,通過閱讀其中的精美文章為寫作積蓄語言和文字,讓日后的寫作能夠達成真正的下筆有料。
三、以生活為原型,引導學生體會情感、表達真情
作文,是對現實生活中的一種感悟抒發,是對實際生活中的一種情感表達。但是在小學語文的寫作中,部分學生的作文都是胡編亂造,不是扭曲了寫作的本意,就是臨摹了他人的文章,這樣的作文就成為學生捏造謊言的一種形式。所以,作為語文教師,要在日常的寫作中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說真話、表真情,以真情實景的描述突顯作文的分量與內涵,讓作文的質量得到有效提升。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些真情實景以文字符號的形式寓于寫作之中,以此充實寫作的內容。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多進行戶外活動,鼓勵學生走進大自然,體會大自然中的春雨、夏花、秋風與冬雪;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多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察真知、體情懷。通過這樣的生活體驗,不但能夠加深學生的閱歷,還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讓學生在生活實踐的支撐下得以真情流露。例如,在小學語文寫景作文《秋天的校園》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與學生進行作文寫作內容順序的探討,隨后帶領學生按照順序參觀校園,在整體參觀過校園之后教師就可以先讓學生進行作文的口頭陳述,最后再引導學生在紙上進行寫作,以此讓學生的寫作真實、真切。在小學語文《校運會》的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將作文布置在校運會之前,并鼓勵學生積極踴躍地參加校運會活動,并鼓勵學生踴躍討論校運會時的精彩情景與畫面,最后引導學生對校運會的真實寫作。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就要在教學中以學生的內在需求為本位,以生活實踐為原型,以課外閱讀為支撐,以此實現學生學習水平的綜合性提高。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