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梅
摘 要:小學作文的教學重點在于對學生的指導,教師需要指導學生言之有物,才能夠豐富學生的作文內容,另外,教師在作文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地借鑒和領會范文,幫助學生從其他作品中找到寫作素材,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作文教學;教學策略;教學效果
小學的作文教學主要體現了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掌握程度的鍛煉,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升華,在教學上存在一定的難度。作文教學是所有小學語文教師最為重視且覺得較為困難的教學內容,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不當,會對學生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這種影響會使學生未來的作文學習產生困難,造成學生學困或成績不佳。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做到高效的小學作文課堂,是當前小學語文教師所要關注的重點。
一、通過想象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
許多教師往往是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的,作文教學的內容缺乏靈活性,學生對于自己不喜歡或不擅長的內容無法產生興趣,造成學生的作文十分空洞無物。為此,教師需要進行更為靈活的寫作教學,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能力指導學生進行作文內容的充實。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有效的觀察,避免學生因為缺乏觀察而導致出現言之無物的問題;其次,要指導學生進行適當的篩選,幫助學生有重點地描寫事物,而不是平鋪直敘,沒有寫作重點;最后,要引導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當中尋找寫作素材,并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提升。例如,在進行《坐飛機》一文的寫作指導當中,有些學生坐過飛機,而有些學生沒有坐過飛機,對坐過飛機的學生可以指導他們寫飛機上最有印象的一件事,而對沒有坐過飛機的學生則可以通過坐飛機這一內容進行聯想和想象,進行坐飛機事件的寫作。
二、高效學習范文,提高寫作能力
對于知識面較窄、寫作時間較短的小學生來說,學生的文化內涵和知識儲備不足,會對學生的寫作產生影響。為此,教師可以通過范文的學習進行寫作的指導。在范文的學習時,忌諱將范文的內容或詞語用在自己的文章中,而是應該將范文的文章結構、文章立意融合進自己的文章當中,只有這種方法才能夠使學生有效地學習范文的內容。例如,在學習了課文《瑞雪圖》后,教師應對文章當中的雪前、雪中、雪后的景色進行深刻的分析,并對瑞雪產生的聯想進行講解。指導學生對文章當中景色描寫和聯想進行學習,并將這種方法運用到自己的寫作當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聯想能力與理解能力,教師可以根據文章中的內容進行圖片、視頻的播放,通過更為直觀的方法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當中的景色描寫的生動性,從而使學生在腦海中形成畫面感,指導學生進行借鑒,但不可做“拿來主義”,在作文留題時需要做一定的改動,如此篇文章的作文題目可以采用《春雨》《楓葉》等,既有景物的描寫需要,又可以避免學生抄襲。
三、以說代寫,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文章即為心里所想,學生在作文課上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覺得“沒什么可寫的”。這一問題的出現除了學生對周圍事物觀察不夠仔細外,還與學生的表達能力欠佳有關。為此,教師在作文課堂上要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說”的能力提高了,才能在“寫”的時候言之有物,教師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不同方式的訓練。
首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課文的背誦和復述訓練,課文背誦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而復述的訓練則能提高學生的文字處理和表達能力,二者相輔相成,十分關鍵,學生經過鍛煉,能夠對文章的中心思想領會更高,并學會用自己的話進行文章的復述,提高學生的文字處理與表達能力。
其次,鍛煉學生的對話能力,許多學生在進行與人物有關的寫作時寫作能力不佳,這與學生本身對話能力不足有直接的關系,在寫作課上,教師需要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將對話能力相似的學生分為一個學習小組,給每個學習小組不同的對話題材,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對話,從而提高學生的對話能力,使對話能力對寫作有好的影響。
最后,進行即興演講的指導和教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活躍、對話能力非常高,但在演講、作文以及課堂發言方面卻能力不佳的學生不在少數。為了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對學生進行即興演講的指導也十分重要,教師可以結合作文課堂的教學情境,提出話題,并引導和鼓勵學生對這一話題進行意見或情感的抒發,這種方法既鍛煉了學生的演講能力,也能夠鍛煉學生圍繞某一話題進行思考,對學生的表達能力有非常大的提升幫助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高年級作文課不單單是寫作的課程,還與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應用能力有非常大的關系,需要教師從多個方面進行指導和教學,才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其寫作水平,提高小學高年級作文課堂效果。
參考文獻:
[1]郭玉巧.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學周刊,2015(15):94.
[2]李博.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之我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19):15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