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小平
摘 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逐漸被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提供了強大的動力支持。其中,合作學習教學方法更是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和推崇。通過分析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指出其具體的實施策略,以期為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提供有效的參考。
關鍵詞:合作學習;合作意識;教學評價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于實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因此,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成為學校教育的目的。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被廣泛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來,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所以,重視合作學習教學方法的地位,合理使用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成為初中數學教師取得最佳教學效果的有效手段。
一、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積極作用
1.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目前,許多學生缺乏合作意識,沒有合作精神,而未來社會比較重視人才的合作能力,因此,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教學內容。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能夠做到學以致用,而學生只有把掌握的抽象知識運用到實際活動中來,才能體現學習的意義。所以,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滿足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學校教育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2.改變了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
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的教為主,只注重傳授抽象的數學知識,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降低了數學教學效果,而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可以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來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合作能力。
3.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式忽視了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致使教學氛圍枯燥、沉悶,嚴重降低了數學教學效果。而在合作學習中,小組成員之間可以通過互幫互助、交流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和探究,既滿足了學生交往的需要,又可以活躍教學氛圍,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可以發散自己的思維,通過自主探究、交流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的同時,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實施策略
1.成立數學合作學習小組
學習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等,成立數學合作學習小組,為學生學習數學提供有利的條件。初中數學教師應該詳細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情況、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合作學習小組,確定學習小組的規模,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根據學習小組的發展情況,及時進行調整,以確保學習小組內各個成員的均衡發展。
2.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初中數學教師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適當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例如,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學生通過與小組內成員的交流合作、互相學習,可以及時發現自己學習中的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在開展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自主學習、自主探究,以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得到鍛煉,從而形成合作意識。
3.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節,通過教學評價,教師可以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以提高教學效果。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數學教師應該合理評價學生的合作成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例如,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之后,數學教師可以根據小組的表現情況、解決問題的情況,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或者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評、互評或者小組評價等方式,認識到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以確保評價的科學性、公平性。
總而言之,初中數學是初中教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數學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合作學習和互動交流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景峰.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3):127.
[2]王榮國.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15):169.
[3]喻科.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時代教育,2015(10):229.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