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強
摘 要: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小學生的身體發育與體育活動有著緊密的聯系,為今后他們的身體健康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保證是新課標的要求,因此通過分析小學體育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和成效,對如何提高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和成效,提供一些策略。
關鍵詞:體育活動;質量保證;成效監控;策略
一、活動開展狀況
自實行義務教育以來,黨中央高度關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尤其是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的身心健康,在保證為學生提供身體必要的營養的同時也要求保證學生一定的體育活動量。從1999年開始,將傳統意義上的課間操改稱為大課間體育活動。簡單的名字變更,卻代表著不同的含義,課間操講究的是集體性單一的體操活動,學生是按照要求進行的一種體育活動,以做廣播體操為主,時間較固定;而大課間體育活動講究的是多樣化,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來進行體育活動,有乒乓球、跑步等等,活動內容豐富多樣,活動自由,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校老師也便于管理,只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便允許學生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與其說這是一次變更名字,還不如說是中國體育教育的一大進步。
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以來,取得了比課間操更好的效果,達到了當初的期望值,學生體育活動的質量和成效顯著提高。以人教版體育活動課本為例,要求做到學生充分選擇性、合理規范性、科學安全性特點,旨在加強學生體育活動的能力和身體健康水平。
二、質量保證和成效監控
在整個體育大課間活動中,首先要保證充裕的體育活動時間:安排大課間體育活動為上午第一節課結束和下午第二節課結束后各30分鐘,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活動量。并且制定科學合理的活動時間表,保障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和權利,同時要求積極開展大課間陽光體育活動,為確保活動效果和質量,學校要做到計劃落實、內容落實、時間落實、場地落實、指導教師落實、檢查督導落實,老師要落實責任,學生要注意安全,使整個活動安全科學進行。其次要合理安排項目: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身體狀況和運動水平、學校硬件設施狀況以及季節變化等特點,經常開展一些易普及、易推廣、易進行的小型體育活動,如低年級的老鷹捉小雞、蒙眼認人等,中年級的跳繩、踢毽子、跳皮筋、捉迷藏、立定跳遠等,高年級的垂直跳、往返折跑,籃球運動、墊排球、仰臥起坐等,冬季可增加長跑這一學生容易輕松的運動方式。然后需要學校巧妙安排場地:在整個大課間活動期間,學生較多,集中在一個場地進行體育活動,需要分配各班級體育活動的地點,注意學生活動安全,保障學生運動空間;教師也需要精心組織比賽,激發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樂趣,從而能夠提高陽光體育活動的質量,各學校應經常開展一些小型的競技體育比賽,充分調動學生陽光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使得大課間體育活動更好展開。再者,學校要著力營造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氛圍:積極宣傳大課間體育活動,普及大課間體育活動精神,表揚表現優越的學生和班級,形成良性循環保證體育活動的質量。最后要求各學校各部門形成自己的特色:將學校的校園文化、精神、體育風尚融入一起形成特色鮮明行之有效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并積極開展特色宣傳,讓各學校之間也能形成良性循環,同時要將大課間體育活動質量要求應用到評優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競爭力,將體育活動打造成學校的一張靚麗名片。
校領導及有關部門要做到重視、加大投入、注重培訓、自主創新及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的要求;學生要做到積極配合、踴躍參加、開拓進取。只有這樣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和成效才能有保證,學生的身心健康才能得到發展。
三、活動意義
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開展其他一切活動的必要前提,開展該項活動旨在培養學生有體育運動的習慣,從小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發揚德、智、體、美、勞全面進步,隨著素質化教育的普及,一個學生不僅僅局限于學習成績的好壞,更要注重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使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具有重要的教育和實際意義。
小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開始,現在養成的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小學期間也是人一生身體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小學不僅要為學生提供知識,也有責任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這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時代的要求,小學生是未來的接班人,只有讓他們身心健康,中華民族才有未來,才有希望、才能實現中國夢。
根據上述所提出的策略,各部門和各學校要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過程中的不足,讓規定落到實處,完善大課間體育活動,使其發揮出更好的效果,同時還要積極引進和創新體育活動項目,讓學生真正在樂趣中活動。
參考文獻:
[1]張衛華.小學體育大課間活動質量保證與成效監控的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12):113-114.
[2]張素芳.農村小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保證與成效監控[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5):129-130.
編輯 徐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