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秉宏
摘 要:高考政治復習方法很多,但核心是要解決“三關”,即:“教材關”“應試關”“心理關”。只有過了這“三關”,在高考中,才能“運用之妙,存乎于心”,考出好成績。
關鍵詞:高考;政治;復習;“三關”
高考政治復習的方法很多,但我認為核心是要解決“三關”,即:“教材關”“應試關”“心理關”。只有過了這“三關”,在高考中,才能“運用之妙,存乎于心”,考出好成績。在下文中,筆者將就高考政治復習中如何過“三關”進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討。
一、以教材為主,夯實基礎,努力通過“教材關”
近幾年,高考政治考得很活,但“萬變不離其宗”,千變萬化的試題只是命題角度的變化,它不會脫離《課程標準》《考試大綱》,不會脫離課本的知識點,教材是最重要的考核載體,離開對教材考點基礎的記憶,高考應試能力就如同空中樓閣。決定政治高考的首要因素是學生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在這方面,我認為沒有捷徑可走,只有死記硬背。語文學習的規律是“死去活來,先死后生”。政治學習也不例外。高中政治有四本必修教材,其中的高考考點有118個,記憶難度很大,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熟練記憶教材。宏觀方面:包括四本教材的單元、課、框標題能夠回想起來,在此基礎上把每一單元前面的樹狀知識結構圖默寫出來,構建宏觀知識體系,做到宏觀在握。微觀方面:對課本內容要做到爛熟于心。每一個考點都不能遺漏。在記憶課本內容時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具體可以這樣安排:每天都應抽出一定時間去背,每周進行一次對知識體系的總結。這一過程應貫穿整個高三復習全過程。
二、強化訓練,掌握科學方法,切實提升“應試關”
現在高三考前復習都沿用三輪復習策略,一輪側重基礎訓練;二輪側重于專題訓練;三輪側重模擬實戰訓練。訓練強度都很大,但是仍然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分數提高不明顯,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學生不愿動腦,遇到不會做的主觀性試題,把答案一照抄,對選擇題隨便應付,那樣,答題能力怎么能提高呢?有的學生則不認真審題,漫天撒網,把與課本知識點有關的全部羅列上去,結果浪費了很多墨水,得分不高。因此,要想通過習題訓練提高應試能力,首先,一定要讓學生充分發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不能投機取巧,要多思考,認真答題。其次,要重視方法指導。在高考中,審題是關鍵的一步,對于選擇題,可以采取如下步驟:首先,要讀懂題干;然后抓住題干的關鍵字、關鍵詞,如說明、表明、主要、根本、最等,聯系題支,排除題肢錯誤項,再排除無關項。對于主觀性試題,可以采取如下步驟:首先閱讀題目設問,明確答題范圍,其次,閱讀材料,分清段落層次,抓住關鍵句、關鍵詞,明確同設問有聯系的知識點,最后,列出提綱,理論聯系材料分層作答。答的時候一定要使用所學的政治術語,把字寫規范。如果題的分值大,可詳答;反之,可以簡答。如果一道題做錯了,一定要反思。
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心理關”調整到最佳狀態
高三學生到了備考沖刺階段,面對沉重的學習與升學壓力,會產生一些負面的心理狀態,例如焦慮、失眠、煩躁、厭學、記憶力下降,害怕考試,嚴重的甚至會出現抑郁現象,這些心理如果不及時正確疏導,會使學生在高考中功虧一簣,因此,教師必須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把“心理關”調整到最佳狀態,使學生的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考出好的成績。我認為至少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高考觀
高考從本質上來說是一次選拔性考試,必然存在激烈的競爭,與平時的模擬考試形式相似,高考并不能一考定終身,“條條大道通羅馬”,現在高考錄取率高,上大學難度并不大,因此,不必過分擔心自己考不上,而要以平常心來看待高考。把高考看做是自己人生的一次歷練,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學!
2.通過適當的文體活動來緩解壓力
在復習迎考沖刺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適當地參加一些文體活動,特別是跑步、課間操、各種球類活動,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抗病能力,組織學生堅持唱好每日課前一首歌,閑暇時間可以看看新聞,把握最新時政動向,并能聯系所學政治理論進行分析,也可以舉辦一些傳統文化講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校還應該為高考學生開展心理咨詢服務。以上活動的開展不但不會浪費學生的時間,反而會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增強高考復習的效果。
3.注意日常生活細節,自我調節,統籌兼顧,力爭考出最佳水平
老師要和家長經常溝通,把握學生心理動向,根據不同學生不同心態,對癥下藥,鼓勵學生吃好一日三餐,保證學生身體營養供應,勞逸結合,避免學生長期熬夜;適當減少考試的次數,不要講得過多,每日訓練的題量不宜過多、過難,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回歸教材,查漏補缺。學生要學會自我調節,可以在課余時間多與同學分享學習經驗,也可以寫寫日記,給自己減壓,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我一定能考好”!同時,也不能過于放松,要在老師的指導下,制定自己的學習計劃,做到我的高考我做主,緊而不亂,考時當平時,盡量以平靜的心態來復習備考,決不輕言放棄!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