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京祥 謝秀珍
摘 要:學生黨支部是高校最基層的組織之一,發揮著團結凝聚學生群體,全面貫徹、執行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的關鍵作用。它的建設直接影響著在校大學生黨員的培養,直接關系到學生教育管理各項工作的順利完成。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結合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現狀,分析了建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高校;學生黨支部;黨的建設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路線方針的積極實踐者,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高校學生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團結帶領全體學生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的關鍵作用,是黨組織了解學生思想的有效途徑,在黨和在校大學生之間起到了橋梁紐帶作用,它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大學生黨員培養質量的高低,對于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一、目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支部是黨的基層組織,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地位日益顯著。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存在不盡完善的地方,仍然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一)學生黨支部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缺乏創新
組織生活是黨支部建設的有力載體,只有通過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組織生活,才能促進黨支部的健康持續發展。但在現實中,一些高校無法對黨支部的民主生活實效性進行保證,整體上表現為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缺乏創新。有些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流于形式,單一地表現為支部會議,與專業學習、學生活動、社會實踐結合較少,理論說教多,實踐鍛煉少,對黨員教育促進作用不大,質量不高。且內容上主要是推優入黨、預備黨員接納、轉正等等,理論學習主要是按照上級黨組織要求學習相關文件,布置政治任務,較為單調。加之大四年級是學生黨員最多的年級,由于他們畢業學年外出實習,導致支部會議缺席率高。所有這些都導致一些學生黨員對黨組織生活不感興趣,同時也無法在組織活動中受到黨性鍛煉,這些都削弱了黨組織在高校學生黨支部中的影響力。
(二)學生黨支部缺乏相應投入,工作人員積極性不高
高校學生黨支部要想取得良好的建設效果,學校必須給予一定的人力以及資金投入,從而激發起黨支部工作人員及成員的積極性。但在實際工作中,由于校園文化活動具有直觀性、見效快等特點,高校相關部門往往對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對黨支部活動投入較少。校園文化活動豐富,校園生活繽紛多彩,與支部活動冷冷清清、單調乏味形成鮮明的對比。另外,現實工作中,對黨支部人力資源投入不夠,學生黨支部書記兼職人員較多,專職人員缺乏,一般直接由團委書記、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兼任。由于輔導員日常管理事務繁多,工作強度大,對于黨支部建設投入的精力有限,難以全面兼顧基層黨支部的各項工作,除了吸收黨員和預備黨員轉正,很少召開組織生活會,直接導致支部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無法有效得到發揮。
(三)學生黨支部成員缺乏有效的培養和教育。
黨支部作用的發揮依賴于其內部成員較高的政治素質和理論修養,黨支部應該把對其成員的培養和教育作為一項基礎工作抓好抓實。但在實際生活中,一些學生黨支部存在對黨員的教育前緊后松和“重發展 ,輕教育”的現象。所有學生黨員入黨前都參加過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系統接受過黨的基本理論知識培訓,但在入黨后,很少接受培訓教育,支部會議也僅僅停留在預備黨員的接納等工作,忽視了對學生黨員的政治學習和理論修養的再教育,使學生黨員的教育出現前緊后松、“重發展 ,輕教育”的現象。另外,有的學生黨支部片面追求發展數量,忽視黨員質量,只關注在組織上盡快入黨 ,而不考慮如何從思想上入黨。這些直接導致了個別學生黨員的入黨動機不端正,政治理論素養不高,不能很好地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甚至有極少數黨員價值觀念模糊,政治立場不堅定。
二、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幾點建議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高校基層黨組織應不斷加強理論學習,充分認識到學生黨支部的地位和作用,堅持以人為本,加大人力財力投入,加強對學生黨員的教育和培養,全面提升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一)堅持以人為本,組織支部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針對目前學生黨支部活動形式單一、內容單調的現狀,結合當下“90后”大學生群體的特點,堅持以學生為本,組織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黨支部活動。內容上,與學生會、學生社團日常活動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五一”、“十一”、國慶節等重大時間節點,組織開展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科技服務、文化藝術、就業創業等活動,促使學生黨支部擺脫活動形式單一的缺陷。形式上,除了傳統的理論學習以外,精心策劃“我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言”演講賽、繪畫賽、征文賽、辯論賽,校內外理論知識宣傳講解等等。同時,學生黨支部生活應該緊密結合時代發展,充分利用微博、微信、qq等網絡新媒體,努力建立網上黨團校,主動占領學生黨建工作新陣地。通過這些,努力擴大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影響力,充分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使其都能積極參與到黨支部活動中,從而提高學生黨支部活動的實效性。
(二)加大投入,重視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建設。
適應新情況,高校應該加大對學生黨支部的人力和財力投入。在人力方面,建立高素質的組織員隊伍,每個黨總支指定一名組織員,一般由分團委(團總支)書記擔任。高校黨委組織部定期對組織員進行理論學習和業務培訓,使其熟練地掌握黨員發展、教育、培養等各個環節,成為組織專家。組織員要將自己所學定期傳授給各學生黨支部書記,逐步建立起一支業務精、素質高、能力強的學生黨建工作隊伍。另外,學生黨支部書記和支部成員的政治素質、工作能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 著黨支部的戰斗力,因此要嚴格選拔和培養一支優秀的黨員干部隊伍。學生黨支部書記一般由黨總支副書記、分團委(團總支)書記、輔導員擔任,支部委員應 該由那些政治覺悟高、作風正、廣受學生認可的高年級學生黨員擔任。同時要明確黨支部書記與支部委員的具體職責,保障支部黨建工作的有效貫徹落實,促進 支部組織形成合力,增強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在財力方面,高校應該探索為每個學生黨支部配備適量的活動經費,存放財務處,憑發票報銷使用;同時設立專門的黨建研究經費,鼓勵組織員、學生黨支部書記進行黨建課題研究,發表工作論文。
(三)重視對支部成員的教育,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高校應該重視對學生黨員的教育與培養,采取分層次、分階段教育法,確保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所謂分層次、分階段,主要是指:對待入黨積極分子,主要進行黨性教育,加強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等基本知識的教育,幫助其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對待發展對象,要系統地進行入黨動機、黨員權利和義務、黨的性質等理論教育,堅定其入黨信念,純潔其入黨動機。對待預備黨員,要深化理想信念以及紀律教育,堅定學生黨員的共產主義信仰,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盡快的成長起來。對待正式黨員,要加強“創先爭優”教育,要求他們時刻不忘黨員身份,能在思想上、學習上、工作中、生活中、社會實踐中、“處處爭先,事事爭優”,充分發揮模范帶頭和榜樣示范作用,進而感染身邊的同學向學生黨員學習。
對支部成員進行教育培養,還應嚴格落實思想定期匯報制度。普通同學被確定為入黨積極分子、發展對象以后,要每隔一季度向黨支部匯報自己的思想狀況;發展對象被接納為預備黨員后,要每隔半年向黨支部匯報自己的思想狀況;正式黨員要經常匯報自己的思想狀況。學院黨總支、團總支要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加大對黨員、預備黨員的監督和督促,確保其榜樣示范作用的發揮。
[參考文獻]
[1]金釗.新編黨支部工作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李響 閆光耀.對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幾點思考[J].青年與社會,2004(2).
[3]鄧曉文.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創新與實踐[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4(1).
[4]胡俊祺.加強和改進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探討[J].新西部,2014(9).
[5]謝曉生.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的實效性研究[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5).
(作者單位:聊城大學,山東 聊城 25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