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順英
摘 要:目前,隨著職業教育的規模不斷擴大,其在社會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面對社會發展的現狀以及企業對技能型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生活化教育。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水平,不僅是促進學生就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需求,而且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本文就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水平相關話題進行分析和探究,提出一系列相關的措施,希望能夠有助于中職數學教學的生活化。
關鍵詞:生活化;中職;數學教學
一、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1.促進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提升
在課堂上教師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行總結來引導學生思考,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同時可以引發學生對生活的觀察,提高其實踐能力。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相互結合,能夠極大地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從而快速地對知識進行運用。另外,教師通過相關的數學知識對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解決,找出生活與數學知識的內在關聯,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數學知識對于很多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它本身并沒有太多的色彩,因此在進行知識傳播的時候往往會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如果能夠借助生活中的事物對學生進行引導和疏通,那么就會為數學知識賦予一層色彩,降低其枯燥性。生活化的學習模式,能夠讓學生從自身經歷的事情中尋找與數學相關聯的東西,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有助于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另外,生活化的學習模式,提倡從現有的生活出發,每位學生都切身參與其中,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更能夠吸收知識、展現自我[1]。
二、目前中職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過于注重考試成績,忽略學習過程
很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對學生的考試成績過于關注,甚至部分教師只看成績,不關心學生的學習過程,導致學習方式脫離現實生活[2]。部分教師在課堂中總是想方設法將自己預設的社會化、成人化的生活模式強加給學生,讓學生被動地走向一種既定的模式,這對學生未來生活的不可限定性是一種莫大的否認,最終的結果是導致課堂教學嚴重脫離生活實際。久而久之,學生長期生活在一個虛無縹緲的環境中,就容易喪失應有的想象力和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失去學習的動力,考試成績自然不會過于理想。
2.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學生能否學好某一門課程,不僅僅在于其學習能力的高低,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的優劣也有極大的關系。如果教師一味地使用某一種教學方法,而不對教材知識進行分類總結,那么勢必會造成知識與教育手段的不匹配,不利于學生學習。經相關調查可知,很多中職學校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教學方法的重要性,單一的教學模式普遍存在,這就很難達到教學目標。并且對于學生來說,很多抽象的知識難以吸收,不能深刻理解的知識越積越多,因此學習興趣會逐漸下降。另外,部分教師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缺少應有的學習能力,以致學習水平不高。
3.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
很多中職學校的學生本身對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并且有些學生來校學習并不是自己的興趣,而是家長的推薦,因此他們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校的教學也沒有清晰的認識。很多學生認為只要學好教材上的知識,考試合格即可,對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沒有足夠的認識,導致學習效率不高。同時,一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對學生講解職業教學的意義,即便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但是學生自身認識不到,也同樣不利于其學習。
三、提升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水平的對策
1.導入生活化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將生活化知識導入數學課堂,能夠增加課堂的色彩,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氛圍輕松愉悅、活潑有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講解“集合與函數”這一方面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從現實生活入手,借助學生對生活的體驗用通俗易懂的形式讓學生理解知識。假設本班有40名學生,所有學生組成集合A,所有學生的父親組成集合B,同時教師制定對應的法則為F,然后讓每位學生找自己的父親,并讓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將會出現哪些情況,并對集合A和集合B兩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采用這種方法,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集合與函數之間的關系,促進其對知識的吸收。
這樣將現實生活中的故事情境引入課堂,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加深了學習印象。
2.構建生活化的大課堂,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中
所謂生活化的大課堂,是指將數學知識從課堂向課外延伸,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數學,發現數學的奇妙,走出課堂,并通過生活化數學知識的方法進行知識的實踐運用[3],這樣就打破了單一的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在學習“不等式”相關知識的時候,教師可借助春節商場商品促銷進行大課堂的構建。為學生出以下幾個題目:“一件商品的原價為500元,現商場為了促銷,規劃了兩種方案,第一種是六五折銷售,第二種是購物滿500元送500元的購物券,券不能兌換現金,并且只能用于本商場商品的購買。現在請同學們計算一下對于顧客來說,哪種購物方案更為劃算?”
第一種計算結果為:500×0.65=325元,由此可知該件商品為顧客節省了175元錢。第二種計算結果為:500元錢可以買1000元錢的商品,相當于是打了五折。通過對比可以發現第二種更為劃算。
在學習了這章節知識之后,學生明白了以后自己在商場購物可以先計算一下如何購買比較劃算,避免了盲目消費,體會到了數學知識源于生活的道理,發現數學就在身邊,無形中增加了學習動力。
3.將例題賦予生活化色彩,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數學知識的學習離不開例題,但是很多例題并不容易理解。將例題賦予生活化的色彩,不僅需要教師對例題進行細致的分析,從生活中找出相關聯的事物,而且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
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課下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設計出幾道與本節課知識相關的題目。課堂上教師可以擇優將其作為例題進行講解,并評比最佳的結果,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到了數學知識的重要性。
總之,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努力,還需要學生的配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并且從生活中入手,找出數學與生活的內在關聯性,將生活經驗轉化為數學資料,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周海燕.中職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0.
[2]張月極.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現狀及對策[J].職業時空,2010,(10):124—125.
[3]陸 振.中職數學課程現狀分析與改進對策研究[D].廣州:廣州大學,2012.
(作者單位:福建省晉江市晉興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