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朝霞 高斐 陳世慶
【摘 要】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研究表明,一個擁有良好習慣的人更加容易獲得成功。習慣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力量,它主宰著人們的生活和學習方式方法。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初中數學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有力保證,然而良好的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他需要教師長時期耐心的對學生進行指導,本文主要圍繞初中數學老師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行分析研究,并提出本人的幾點意見。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習慣;培養方法;興趣
一、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
學生在課堂上要想達到理想的聽課效果,需要他們在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將不懂的內容標記下來,在上課時對老師講的這部分內容著重學習,加強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學生在課堂上將老師所講的重點知識充分理解,能夠直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實際的教學操作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布置預習提綱開始,讓學生在課后完成最基本的預習作業,然后逐漸向布置預習的內容,讓學生自動自發的去讀書,研究問題的方面過渡[1]。
二、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初中學生的數學水平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盡量將死板枯燥的數學知識講的充滿趣味性,引導學生在課堂聽講的時候要集中精力,不要做多余的小動作來分散注意力,多組織學生在課堂上對數學難題進行討論,調動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上課聽講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渠道,因此教會學生正確的聽課方法對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非常重要。下面是關于本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幾點意見。
1.培養學生在課堂中善于思考和提問的習慣
在初中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思考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方法有利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多向性和靈活性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敢于對不明白的數學問題進行提問,無論學生所提的問題多么簡單和可笑,教師都應該耐心向學生進行解答。初中數學的知識學習是有連貫性的,前面的數學知識不懂,就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后面的內容。如果學生將不明白的問題逐漸積累到一定的程度,那么他就會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厭煩的情緒,數學成績也就直接下滑了。所以培養學生善于提問、敢于提問的數學學習習慣是非常必要的[2]。
2.科學合理的做課堂筆記
學生在課堂上做筆記一方面是對課堂知識進行梳理,加深學習印象,更重要的是在課后對課堂內容進行復習。課堂筆記的內容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它不僅包括重點知識內容還應該包括老師的思維方法以及學生在接受知識時的思考過程以及學習成果,如果在教授授課中存在疑問也應該及時的進行記錄。根據本人的調查研究發現,現在的初中學生在上課時大多數都不會科學合理的整理課堂筆記,他們記筆記的方式一般就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什么他們就記什么,課堂筆記成了老師的板書,雖然內容全面,但是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卻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我建議初中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記筆記時需要掌握以下規律:①記筆記要掌握時機,不能耽誤聽課。②筆記的內容要圍繞課程內容的難點、要點以及解題的思路和方法。③重視課后小結的思考題。
三、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學生經常要做的事情,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作業習慣有利于學生對課堂數學知識加以鞏固和復習。有的學生在寫作業時態度極其敷衍,字跡潦草、錯誤百出,甚至沒有按規范的格式和要求填寫,這些寫作業的壞習慣直接影響學生的課后復習效率[3]。良好的作業習慣是指由利于學生日后發展的作業習慣,他要求學生在寫作業時做到態度認真、字跡工整、卷面整潔、格式規范、按時交卷等。
四、養成課后反思的習慣
學生要在課后及時對自己所學的內容進行反思,以便檢查自己知識的掌握情況和作業完成的準確度,習慣的養成有利于促進學生進一步對初中數學知識進行吸收,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每節數學課后學生都應該及時反思自己本節課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進行查漏補缺,以便及時進行補救。
五、結束語
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是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良好的習慣不僅有利于糾正學生學習中的壞毛病,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和責任意識,還有助于學生提高解答問題的正確率和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人生態度。古人言“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擁有正確的學習方法掌握知識本身更加重要,然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卻比學習方法更加重要。所以我們數學老師不僅要重視學生知識水平的提高,更要培養好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蔣菲.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美的教學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1.
[2]張瑋.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5.
[3]張學民.提升初中生數學學習效率的行動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