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加明
(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興化 225700)
淺談中職班級管理工作的創新
陶加明
(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興化 225700)
班級管理對于一個班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把班級管理好,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做到這一點是相當不容易。因此,班級管理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尤其是中等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由于中職生心理特征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因而管理難度大,富有挑戰性。本文主要探討了中職學校班級管理的創新方法。
中職;班級管理;創新
班主任是班級教育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起著決定的作用。作為班主任,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級管理模式,形成班級強大的凝聚力,讓每位學生都能在班集體這個溫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顯得尤為艱巨。因此作為學生最直接管理者的中職班主任必須不斷改變工作方法,在班級管理中不斷創新,才能適應當前職教發展的需要。
網絡資源是現代企業運營管理中最重要的資源,網絡化管理更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項重要的管理方式。中職學校要想符合現代企業網絡化管理模式,那么,就要在網絡上適當的建立一些各個班級的主頁、QQ群體和博客空間等,這樣,中職學生就可以在其上面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針對于中職畢業生來講,可以在其上面發表一些自己的工作體會、為在校學生提出一些建議等,這樣,不及讓他們可以作為參考,還可為中職班主任提供一些管理班級工作上的資料。另外,各個班主任教師要定期的到網頁上進行觀看和瀏覽,并保持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及時的作出回答,將數字化網絡化管理真正落實并引入到班級管理當中。
由于中職生自身存在很多缺點,中職班主任很多時候只能采取嚴厲手段甚至懲罰手段。雖然出于“打是親,罵是愛”的初衷,但卻很難取得“嚴師出高徒”的成效,尤其是學生大多處于叛逆期,很容易激發學生的逆反心理。于是有的班主任放下“教育者”的架子,與學生做朋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卻被學生誤認為“他和我關系很好,不會管我的”,錯誤照犯不誤。
由此可見,在管理班級時,太嚴厲不但不能和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很多時候還可能使矛盾更加激化;只寬不嚴,單憑學生的覺悟則不能及時而有效地防止各種不良行為的發生。因此,班級管理要嚴寬相濟,“‘'嚴’要解決的問題,是班級最基本或當前最主要的問題,為了保證所有力量都集中于此,就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強制性。‘寬’所針對的問題,則是班級非根本性問題或不構成決定性影響的問題。因此,在解決過程中就暫不作過高要求,有一定的彈性。”很多學生喜歡又像又不像教師的班主任,因此教育之愛要采取嚴寬相濟的方式,嚴中有愛,愛中存嚴。這樣,班級中的成員才能既遵守規章制度,又能在物化的制度中感受到人性的關愛,才能在約束與自由中快樂地學習和生活。
抓班級常規管理,建立有效的常規管理體系,是建設積極向上的班集體的有效途徑。健全有效的班級規章制度。這個環節包括制定制度和執行制度兩個方面。在學生的養成教育中,制度的作用十分明顯。比如:《曰常行為規范》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班級公約》可以規范學生中存在的比較普遍的問題,形成班級自己的特色,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對各項規章制度進行量化考核,容易將制度落到實處,能有效地糾正學生身上存在的不良行為習慣,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注意培養班級的骨干力量,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在班級管理中,學生干部是班主任的助手,是聯系老師與學生的橋梁、紐帶,他們在班級工作中的作用,常常是教師無法替代的。班干部崗位是培養學生能力的苗圃,提高學生素質的搖籃,培養班干部工作也是創建優秀班集體的關鍵。班主任要準確地選拔班干部、合理地使用班干部、精心地培養班干部。班主任要注意培養班干部包括組織能力、獨立工作能力、敢說敢管在內的各種能力等。對待班干部要正確處理好“扶”與“放”的關系:管理初期,班主任要以“扶”為主,積極扶持,正確引導,工作要細致,要耐心。班級工作正常后,要以“放”為主,班主任加強宏觀調控,放手讓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級。班級的各種活動,如班會、黑板報、文體活動、公益勞動等都可放手讓班干部自己組織。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班主任工作是漫長而艱辛的,班級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班主任不斷探索、創新的工作藝術,不斷深化管理藝術的工作。管理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合格中職畢業生,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能發展貼近市場的職業技能型人才。作為中職學校的班主任,只有不斷鉆研班級管理規律,科學運用教育機制,用誠摯的心,真誠的爰,去善待每一位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才會在中職教育這片沃土上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1]季蘇利.中職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問題與對策[J].職教通訊,2014,(17).
[2]姜敏.生態體驗教育理念下中職班級管理模式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0,(11).
陶加明(1965-),男,漢族,江蘇興化人,江蘇省興化中等專業學校教師,研究方向:德育課程、班主任管理、創新創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