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玲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 隴南 748500)
試分析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
楊曉玲
(甘肅省隴南市宕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 隴南 748500)
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與改革,國家對于各個階段的人才培養的實際成效均給予了更多的重視,而中職院校的教育作為整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育的效果和管理的質量水平尤為重要。鑒于此,文本主要針對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進行相關淺析,僅供參考。
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
中等職業院校不同于普通的高等院校,該校針對的學生主要是初中畢業生和具有與初中同等學歷的人員,學生在畢業后獲得的是中專的學歷。基本的學制為三年。中等職業教育是在高等教育階段進行的職業教育,是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門。它不僅幫助學生能夠像普通高中生一樣接受文化知識,還能夠獲得普通高中所不具備的職業能力,為學生早日進入社會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在普遍的中職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訓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重管輕教”的現象已經明顯突出。在通常的情況下,班主任為了維護整個班級的良好的秩序,而對學生進行無條件的管理。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相比較普通的高中學校而言,中職院校的學生在文化知識的掌握水平上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因此很多學生即便沒有惡性思維,也很難對自己有很好的自律和管控能力,常常會出現一些不良的行為,因此班主任為了確保學生的健康發展,為了使學生們在一個比較好的環境下學習和生活,必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班主任經常會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要求學生按照相關的制度和標準來進行學習和生活,一旦有不符合要求的情況發生,就會對其進行評判和懲罰。這在一定程度上,確實能夠在維護班級秩序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重管輕教”的管理模式確實會達到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效果,不能夠將健康正確的行為和標準以及價值觀讓學生們內化于心,僅僅在行為上進行管教,過于片面化,對學生思維的糾正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和效果。
(一)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明確管的重要性
中職院校的班主任如果想要將“管育并重”的模式融入到整個教育的工作中,首先應該明確管的重要性。正如那句“無規矩不成方圓”,學校本身就是一個對人進行教育和培養的場所,在中職院校中,生源比較復雜,涵蓋了來自不同的地區和擁有不同的性格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學生,為了維護教學秩序,學校應該健全相關的規章制度,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但是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學校一定要保護且尊重每個學生的隱私和權力。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要能夠給學生充足的自由的空間,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應該給予適當的教育,而不是強制性的懲罰,應該給予其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且班主任還要注意一個這樣的問題,管并不是整個教育工作中的唯一方式,班主任可以在管理的過程中,對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行掌握,找到合適的時機對其進行思想教育。
(二)對管理和教育給予同樣的重視程度
在新的形勢下,中職班主任要想更好地維護學生的學習環境和班級秩序,就必須對傳統的教學和管理觀念進行革新,必須要將管理和教育給予同等程度的重視,將“管育并重”的觀念融入到整個現代化的德育教育模式當中。將管看成是一種必要的管理的基本條件,而育則是實現有效管理的重要保障。之所以要進行這樣的觀念的革新,主要是由于教師這種管的方式會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使學生產生逆反或者排斥的心理。時間累積過后,這種排斥心理越來越嚴重,不能夠在本質上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進行糾正。因此必須進行德育教育。班主任可以多與學生之間進行有效的交流和雙向的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真實內心需求和情緒的變化規律,與學生之間建立深厚的師生情誼,通過學生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去提升學生的自身道德素養和精神品質,將這種“以人為本”的理念灌輸于整個德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們才會在這種氣氛的影響下更能在乎別人的看法和感受,從而有意識地糾正自己的一些錯誤的行為,達到教育的最終目的。
(三)充分發揮育的作用和價值
德育并不等同于蒼白空洞的理論思想教育,也不是毫無邊際的說教,而是應該借助有效的手段來得到學生的認可,學生生活在非常煩亂復雜的社會環境中,與周邊的環境建立了十分緊密的聯系。班主任應該注意到如何更好的貼近生活,使學生通過對周邊熟悉的環境來對自我的精神和思維進行有效的調整。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生活環境進行一些微型和創意的美化改造,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更為美好和諧的環境氛圍,在這種環境的帶動下,對學生進行思想的提升和價值觀的引導就相對容易一些。教師還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當學生遇到挫折和困難時,應該立即給予幫助,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感受到什么是“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羅卻不是悲涼”。當學生真的犯了錯誤時,班主任要學會和學生講道理,而不是直接懲罰學生,幫助學生對所出現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源頭追蹤,幫助其對自己所犯錯誤中的責任成分進行劃分,從而可以讓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真正意識到自己錯在哪里,這樣既不會造成空洞的強制懲罰給學生帶來負面情緒,還能夠使學生有效避免下一次犯相同的錯誤。
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中職院校的班主任應該將傳統的“重管輕教”的觀念進行革新,將其改變為“管育并重”的模式,在這樣的機制作用下,教師才能夠在本質上幫助學生對思維和行為進行糾正,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有效提高,但是這樣的模式在應用的過程中不可一蹴而就,它需要不斷完善和優化,從而實現教育的最終目的。
[1]楊善銘,蘇使如.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10).
[2]李彬.論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A].新教育時代(2015年10月總第3輯)[C].2015:1.
[3]林森森.中職班主任“管育并重”德育模式的構建思路探索[A].新教育時代(2015年11月總第4輯)[C].2015:1.
楊曉玲(1968-),漢族,甘肅宕昌人,宕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講師,研究方向:中專學校政治類課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