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勝男 夏冬
摘 要:隨著社會的快速進步和科技的高速發展,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是奇妙豐富、五彩繽紛的。當我們在享受現代文明帶來的安定與便捷時,不要忘了聾啞人“默默無聞”的世界。而現在聾啞學校的公共環境已經逐漸被國家社會重視,作為聾啞學校公共環境里很重要的一部分,環境標識系統已經不再是簡單的標識,我們要把聾啞人、環境與標識結合起來,進行系統的分析與設計。
關鍵詞:聾啞學校;環境標識;標識系統設計
環境標識就是一門視覺語言,對人具有引導性,也會給人帶來視覺感受。本文試圖以理論和實踐的視角,探索聾啞學校的環境標識系統,以及對此特殊群體的設計提供有益參考。
1 環境標識系統的概述及其設計要素
1.1 環境標識系統的概念
環境標識系統是指出現在環境中具有設計感的文字或者是圖像,傳達信息并且吸引大眾注意力,具有傳遞、識別等功能的綜合解決方案。聾啞學校環境標識系統既是服務于校內老師與學生的指向標,也是對外溝通的展示牌,它是服務于校園和外界的一種媒介,代表著學校的形象。而聾啞兒童作為一個特殊群體,聾啞學校環境標識系統要更加具有針對性,這里所說的針對性就是在深入了解聾啞兒童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聾啞兒童的環境標識。
1.2 環境標識系統的設計要素
筆者認為面對聾啞學校所做的環境標識系統應該具有圖形、文字、色彩、材質、無障礙五個設計要素。
圖形是一種簡單的、識別性強的線條構成的矢量圖,屬于平面中最基本的一種表現形式。它不是一種裝飾,更不是一種單一的符號。它是一種具有特定意義的、傳遞信息的視覺形式。
文字是人類記錄語言的視覺符號,因為文字自身的穩定性,所以不易被更改。文字這種簡單的表現形式,它所表達的目的清晰,可以反復閱讀,增加人們的理解度。
色彩的產生源于物理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光照射到物體后從而產生視覺神經的感受。色彩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它可以沖擊人們的內心,挖掘人們的精神情感和內心世界。色彩就像一面鏡子,可以將人的內心世界反射出來。大千世界,繽紛多姿,其中色彩的奧妙也是一門值得深入研究及探討的學問。
材質,簡單來說就是物體所展現出來的質地,是材料和質感的結合。在電腦程式里面,它具有表面的色彩、紋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發光度等可視屬性,它有幫助我們辨別模型是什么做的等作用。
無障礙的字面意思是說在活動進行中沒有障礙,順利進行。這一詞更適用于某種特殊環境,它的服務對象大概包括兩種,一種是具有不同程度生理缺陷的人,另一種是正常活動能力有缺失的人。面對這些服務對象,營造一個安全、方便、舒適的環境。
2 聾啞學校環境標識系統的理論研究
2.1 關于聾啞癥
通常所說的聾啞癥,就是同時有聽覺和語言障礙的病癥。引起聾啞癥的原因分為先天性和后天性兩種。先天性一般有三種情況。第一種,在母體中發育不全或者沒有發育,所以在出生后就會出現小耳等耳部畸形。第二種,在母體中受到病毒感染,引發了聽覺系統的障礙。第三種,在母體中發育正常,但是在生產期前后發生了病變,影響了聽力。后天性就是出生時沒有毛病,但是后期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聾啞。聾啞癥的常規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語言訓練、人工耳蝸等。聾啞兒童作為一類社會特殊群體,生理上的缺陷容易導致其產生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自卑感、孤獨感、焦慮和抑郁、嫉妒和保守、獨立性差、自制力弱都是一些常見的心理問題。
2.2 聾啞癥的基本需求與聾啞學校環境標識系統的作用
為了更好地讓聾啞兒童認識環境、適應環境,可將聾啞兒童的基本需求歸為三類,一是能夠幫助有聽覺和語言缺陷的他們,快速方便地識別環境。二是能夠幫助他們躲避危險,安全地成長。三是能夠幫助他們在熟悉環境的同時積極地引導他們。聾啞學校環境標識系統的作用是了解他們的缺陷,在視覺標識上進行更加豐富的設計,形成一種有說服力的視覺語言。同時,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態,有效巧妙地利用圖像的變化、色彩的合理搭配、文字的積極意義等來引導他們,在識別的基礎上,產生正面的心理鼓勵。
3 設計探討——聾啞學校新型環境標識系統
3.1 設計背景
我國的聾啞學校大多校園環境優美,但是在環境標識系統方面還是停留于比較原始和基礎的狀態。根據聾啞兒童的生理和心理行為特征,聾啞學校新型環境標識系統嘗試在方便識別的同時,融入心理治療的新途徑。
3.2 設計思路
聾啞學校環境標識系統設計應按照校園的布局進行分區,可分為教學區、宿舍區、公共活動區。根據校園的具體情況,予以設計的區域如下:第一,道路指示。主要是校園的路線、方向和分區。第二,樓宇標牌。主要是建筑樓宇及方向。第三,樓宇內部指示牌。包括樓宇的總索引、各樓層的索引、樓內的公共設施等。第四,樓宇內各個房間的標識牌和室外的一些標識牌。
4 結語
聾啞學校環境標識系統對于聾啞學校是至關重要的,要具有導向性、識別性、解說性、規劃性、趣味性等特點。在聾啞學校新型環境標識系統設計中除了具備引導作用之外,還符合聾啞兒童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聾啞學校環境標識系統合理地和聾啞學校的風格相結合,能展現聾啞學校的面貌,傳達一種積極樂觀的思想文化。它就像一個可以傳達信息和樂趣的符號,是聾啞學校特有的符號。
參考文獻:
[1] 湯婉秋,楊玲.景德鎮陶瓷學院校園環境標識設計探討[J].室內設計,2010(3):50-54.
[2] 高婉芬.關于大學校園環境的標識系統設計研究[J].時代教育,2013(12):44.
[3] 俞奕秋.淺析校園環境標識系統的設計[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5(7):86.
[4] 張慧,王淮梁.論高校空間環境中的標識導向系統設計[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6):125-127.
[5] 李珪先.聾啞癥及其防治[J].山東醫藥,1993,33(9):42-43.
[6] 王一茹.聾啞兒童的心理表現及教育策略[J].教育探索,2014(2):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