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質教育的發展,使得普通初中學校展開了如火如荼的語文教學改革,這股改革之風也刮到了聾啞初中學校的語文教學之中。語文是聾啞人與其他人交流的基本學科,維系著聾啞兒童正常的交際活動,如果不對聾啞學校的語文教學進行改革,那么只會讓他們距離社會的要求越來越遠,這對于聾啞學生的未來發展是十分不利的。閱讀能力是現代人才的基本能力,我們也必須要思考如何才能夠提高聾啞初中學校的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本文便對聾啞初中學校的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聾啞學校;閱讀教學;有效研究
大多數的教師都認為聾啞學校的初中語文是很難順利展開的,因為他們無法與聾啞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溝通,他們不知道如何才能夠將這些漢字的發音、口型,語句的內涵、情感,文本的結構、主旨等內容傳遞給學生,聾啞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的焦躁、不安等情緒也會更加嚴重。對此,教師應該要以一種寬容、平和的態度來包容聾啞學生,引導他們將語文閱讀學習活動繼續下去。下面,筆者從利用手語與圖畫資源、加強閱讀內容的生活化教學、滲透積極心理學知識三個角度,來探討聾啞初中學校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
一、 利用手語與圖畫資源
手語是與聾啞學生交流的基本手段,因為大多數的聾啞學生從小便開始學習手語與人交流,利用手語可以幫助教師傳播閱讀文本的內容,幫助學生理解。因此,成為聾啞學校的語文教師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學習手語,掌握基本的手語技能。但是,閱讀文本種類繁多,內容豐富,即便是手語也并不一定能夠完全傳達閱讀文本中的內涵與情感,再加上手語的表述方法與文字信息是不一樣的,單純利用手語也可能無法準確表達閱讀任務。對此,教師除了要使用手語之外,還應該合理利用圖文信息,讓聾啞學校的初中生可以在圖畫的幫助下了解文本內容,提高聾啞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一課的閱讀教學中,我在備課的時候,準備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篇課文全篇改編成手語。一開始,我會根據手語書來查詢具體的手語表示方法,然后將手語書中沒有介紹的內容圈畫出來,然后向其他教師以及手語專業教師請教,并邀請他們對我所設計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的手語進行檢測與糾正,保證我傳授給學生們的課本內容是正確的。另外,在《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這節課上,我還在網上找到了魯迅先生的照片,并用手語向學生們表示,魯迅就是本課的閱讀主人公,向學生們介紹課本內容。
二、 加強閱讀內容的生活化教學
聾啞學生對世界的認知往往是通過眼睛來得到的,他們生活在一個安靜的、無聲的世界之中,只能通過眼睛看、用手觸摸等方式來感受,任何新奇的、學生們完全沒有接觸過的事物都會給他們造成理解障礙,尤其是一些文言文閱讀任務對于聾啞學生來說是極其困難的。因此,教師應該要利用生活化教學來展開聾啞學校的初中語文閱讀,以便學生理解。展開生活化的語文閱讀還是為了讓聾啞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閱讀,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以語文閱讀教學來提高聾啞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在《太陽》一課中,主要是為了讓人們了解太陽與人類的關系,是一篇說明文,課本語言比較樸實、通俗易懂,閱讀難度不高。但是,本課的學習難點就在于要讓聾啞學生真切體會到太陽與人類之前的關系。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準備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導入閱讀教學。在《太陽》這篇課文中,從遠、大、熱三個方面表述了太陽的特點,而聾啞學生對此深有體會,他們對太陽這個事物已經十分熟悉。在這節課中,我鼓勵學生們講述自己所知道的與太陽有關系的神話、童話等故事。學生們講述了夸父逐日、太陽神阿波羅、《山海經》中的太陽故事等。在學生們分享結束之后,我還為他們講了后羿射日的故事,并對學生說:“后羿為什么要射太陽呢?”學生們同樣給了我反饋:因為太陽太多,人類就要被熱死啦!我再問:“太陽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呢?為什么我們熱的時候常常會說‘熱死我了,下面我們通過閱讀《太陽》這篇課文來學習一下好嗎?”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都被童話故事以及這個問題激發了出來,這是優化閱讀效果的一個良好的開端。
三、 滲透積極心理學知識
聾啞學生由于口不能說、耳不能聽,有一部分聾啞學生由于自己身患疾病,感覺自己與其他人不一樣,所以內心深處有著很嚴重的自卑情緒。再加上聾啞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要比普通初中生遇到的困難更多,挫敗感更加強烈,有許多學生在長期的挫折中逐漸喪失了學習信心,這就需要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要積極運用心理學的知識,多鼓勵聾啞學生,幫助他們克服自卑、負面的消極心理,讓他們能夠正視自己的身體殘疾事實,使其被鼓舞,重新振奮精神,獲得學習的勇氣。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常常會用手拍拍學生的肩膀,為他們的進步豎起大拇指,向他們流露出贊許的目光,讓他們受到鼓舞。不僅如此,在學生們閱讀受挫的時候,我也會擁抱他們,用手語表達老師對他們的信任。對于我們班十分自卑的學生,我會善于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他們,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并不比任何人差,同時還引入了霍金、海倫·凱勒等名人,以及雷慶瑤、羅安春等現代人的事跡來鼓勵學生,希望他們能夠從中學習到“身殘志不殘”的精神。
總而言之,聾啞學生從小便失去了聽、說能力,使其學會發音、聽話、看話等是初中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我們必須要通過語文閱讀教學來保證聾啞學生能夠獲得基本的閱讀能力,使其獲得基本生存的能力。為了保證聾啞初中學校的語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學,教師要利用手語與圖畫來幫助聾啞學生理解閱讀文本的內容,與學生進行必要的交流與溝通;教師要加強生活化的閱讀教學,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來導入閱讀內容;教師要滲透積極心理學的知識,保證聾啞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學習體驗是積極的、正向的。
參考文獻:
[1]周秀芳.淺析聾啞學校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未來英才,2016(1).
[2]余汶锫.淺析聾啞學校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21).
作者簡介:
莫秀春,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特殊教育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