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曉菊
[摘 要]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體現了數學當中蘊含的生活化理念,將教學中學生理解有難度的知識點,通過設置教學情境,與實際生活相聯系,淺顯的帶入知識點,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讓學生感覺數學適合實際生活相貼近的,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主動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熱愛生活。本文分析了生活情境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生活情境;運用
生活情境教學法其特點就是能夠將數學問題生活化,以及能將學生的生活經驗運用到具體的數學教學中,在學生現有的經驗以及認知水平上,將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相融合,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便利。
一、教學中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老師可以將實際生活中有用到的數學知識進行總結,用于在課堂教學中設置生活情境,讓學生對要學的知識有印象的基礎上,再在教學中加入生活情境,引導學生正確的使用數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學生可以感到數學離實際生活很近,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數學。使用生活情境教學法能夠讓數學教學變得更生動和有趣,比如在學習“統計”,老師就可以設置賣蔬菜的生活情境,老師展示出不同品種的蔬菜道具,再挑選出學生分別扮演賣蔬菜的售貨員以及買蔬菜的顧客,售貨員的角色需要能夠統計出總共賣出去的蔬菜的數量和價錢,顧客的角色也需要按照蔬菜的單價以及自己購買的數量,來統計出自己自己花的錢數。通過設置生活情境,能夠讓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知識生活化,有利于學生對統計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理解,并且通過學習能夠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二、開展實踐教學,提升實踐能力
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其中一個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能夠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中設置的生活情境要是絕對真實的,通過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同時老師在教學中也要教會學生留意和數學知識有關的生活現象,這一過程能夠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垂直與平行”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問學生:“生活中哪些物體中體現了垂直?哪些又體現了平行?”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動腦思考,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再比如在學習“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時候,也可以先讓學生說出生活中的長方形,老師再讓學生找出身邊的長方形,并用直尺進行測量和計算,通過讓學生動手,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積極導入情境,培養學生思維
新課標不僅要求學生需要掌握數學知識以外,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并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老師通過在教學中設置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尋找其中蘊含的數學信息,之后再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夠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還可以通過這一教學方法來增強學生的自主意識與思維習慣,老師要教會學生將自己觀察到的生活現象進行總結,從中得出普遍存在的規律,用來解決數學難題。這一過程也鍛煉了 學生的思維,也強化了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
四、創設與生活實際相關聯的情境
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與實際生活的關系,意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并且能夠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也是數學教學應該實現的作用,因此老師在設置生活情境時就需要創造出與實際生活相似的情境,讓學生覺得熟悉,有代入感,這樣但學生生活中遇到問題就能靈活的使用知識,只有學生真正的用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就會發現數學的樂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數學,學習成績也會提升,老師的教學目標也能夠達成。比如在學習在學習“長方形的表面積”時,老師在教學中就要設置情境,可以拿身邊的物體舉例,拉近生活和數學的距離,比如老師說:“如果要粉刷教室里的一面墻,設問:墻長5米,寬4米,那么這面墻的表面積是多少?”,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學生就會有興趣并且能夠積極地去學習數學,也能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形象化,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五、合理、科學的使用生活情境教學法
會有一些數學老師對生活情境教學法存在一些誤解,比如有人會覺得這只是一種能夠吸引學生的較有效的方法而已,這是因為這些老師對于這一教學方法的認識不夠全面導致的,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生活情境教學法,可以將學生理解有難度的知識點生活化,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上就會變得容易;除了課上,在課后使用這一教學方法也有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可以將學生課上學習到的數學知識進行鞏固,在教學中使用生活情景教學要注重其全面性,正確的認識生活情境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討論、解決數學問題后,課后可以給學生留一些練習,這些練習要能夠體現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以及和生活實際有關,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基礎上,對數學知識再進行鞏固,將知識內化為自己的。
六、結語
綜上所述,生活情境教學法,可以將數學知識生活化、生活經驗數學化,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生活與數學學習之間的關系,能夠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發揮自己的主動性,積極地去學習數學,因此小學數學老師應該多應用生活情趣教學法,將教學內容和生活實際相聯系,通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輕松的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并將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婁阿鳳.如何在低段數學中運用生活情境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2011(5).
[2] 柯惠泓.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