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創客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一部分,創客教育與專業教育有機融合是現代教育改革主要舉措。本文通過對高職會展專業學生特點及創客群體類別特征分析,結合行動導向、新建構主義理念與項目化教學方法,提出創客教育與高職會展專業教育有機融合路徑“四步法”,并以會展專業校內綜合實訓課程專業教學為例進行實證分析。
關鍵詞:創客教育 會展專業 有機融合 路徑構建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8-0133-03
前言
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國辦發〔2015〕36號文件《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總體目標明確指出自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2017年要取得重要進展。在主要任務和措施中提出健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要求進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機融合,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由此可見,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時間緊,任務重,迫在眉睫。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學的有機融合是現代教育改革重要舉措。
創客概念起源于美國,來源于英文單詞“Maker”,是指熱衷于創意、設計、制造的群體,其特征是創新、實踐與分享。國內創客教育研究處于起步階段,楊現民、李冀紅認為創客教育可以分為創客的教育和創客式教育。前者是指為培養創客人才;后者是指運用創客理念與思維對目前教育教學進行改革。后者比前者影響更廣。創客式教育是指集創新教育、體驗教育、項目學習等思想為一體,契合學生富有好奇心和創造力的天性,以課程為載體,融合各學科知識,在本質上深化了學生綜合素養培養,著重培養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由此可見創客教育是創新創業教育的一部分。
高職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應用型學科。通過專業實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創新精神、創業意識,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增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相對其他學科而言,創客教育與高職會展專業教育更易融合,其融合路徑對其他應用型學科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創客教育與高職會展專業教育融合路徑條件分析
通過調研發現,目前高職在校生個性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個性張揚、好奇心與創造力較強,但耐心不足;第二類踏實認真,執行力較強,但新奇想法相對少一些;第三類既無新奇想法又不肯踏實認真。
通過對創客群體分類,可以分為創意者、設計者與實施者。創意者是創客群體中的精靈,具有善于發現問題,并找出改進的辦法,將其整理歸納出創意和點子,從而不斷創造出新的需求;設計者是創客中的魔法師,可以將創意和點子轉化成可執行計劃;實施者是創客中的劍客,具有強有力的行動力,能夠按照設計計劃與圖紙將創意變成現實。
大學生群體富有創造激情與熱情,想象力豐富,具有共同的知識素養與興趣愛好,擁有共同語言,合作關系更為穩固。通過群體創客文化與群體影響力,能夠實現以小群體帶動大群體,以小部分人帶動大部分人,以第一、二類個性學生帶動第三類個性學生,實現不同類型個性大學生之間互動與合作,實現創客創作。
根據不同學生個性特征,結合創客群體類型在會展專業課程教學過程中將會展專業學生進行分組分類:創意者、設計者與實施者。這樣做的目的是運用創客教育將專業學習變成一項創造性活動,要大膽突破、尊重個性,充分挖掘學生亮點,發揮其特長,激發起內在潛力,協助每一位學生找到自己的精準定位,將傳統枯燥的專業學習努力變成充滿趣味性、創造性的活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二、創客教育與會展專業教育融合路徑構建
專業教學是會展專業教育核心部分。創客教育與會展專業教育融合路徑核心就是運用創客理念與思維,根據會展專業學生個性特征類別,結合行動導向與新建構主義理與項目化教學法開展會展專業教學,真正體現“創意變成現實、做中學、樂于分享、協作學習、跨學科”等創客理念,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創客教育與會展專業教育融合路徑主要分為四步,具體路徑見圖1。
第一步學生根據各自的個性特征與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學習活動內容,成為創意者、設計者或實施者。這一步中教師起到協調指導的作用,主要以學生自主選擇為主,教師不要過多干涉。
第二步教師在充分理解創客理念前提下與學生共同制定創意者、設計者或實施者職責,創意者的主要職責是隨時記錄自己創意火花,為會展活動不同階段提供新奇創意;設計者主要職責是將創意轉化為可執行計劃,設計者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是聯系創意者與實施者的關鍵環節;實施者是創意最終執行者,主要職責是將創意與點子落地,變成現實。
第三步是整個融合路徑中最關鍵的一步。選擇真實會展項目按照項目化教學方法組織創客小組成員根據各自職責與特長相互協調,爆發出巨大創新活力,從而保障整個創意最終變成現實。專業教師將某一個教學項目分解成若干個獨立子項目,每個獨立子項目要求創客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完成。
創客小組的具體操作步驟:首先創意者根據每項任務給出創意與點子;隨后設計者聯系溝通創意者與實施者,將創意點子變成可執行計劃,可執行計劃既要保證尊重了創意者創意又能夠立足現實使實施者能夠進行實際操作;最后在創意者與設計者共同參與下,實施者做出創意成品。
在此步驟中值得注意的是創意者工作過程中并不是不需要設計著于實施者參與的,而是以創意者為主,設計者與實施者共同參與。在設計者與實施者執行過程并不是墨守成規遵循毫無創新而言,而是在創作過程中進行不斷創新,在實際操作中不斷解決實際問題,只是創新重點有所不同。創意者創新創意在于新奇點子與想法,設計者與實施者創新在于在實際操作中涌出新的想法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第四步是創意者、設計者、實施者自我評價、彼此評價以及第三方評價,不斷創新、實踐、分享。
三、創客教育與會展專業教育融合路徑實證分析
以我校會展專業校內綜合實訓課程專業教學過程為例,對創客教育與會展專業教育融合路徑進行實證分析。我校會展專業校內綜合實訓是不同年級會展專業學生共同參與的,從展會活動策劃到招展招商、展會營運現場管理以及展后跟蹤服務一系列活動都是由學生獨立完成的一項校園綜合自辦展。迄今為止已經舉辦了6屆,從最初的公益性小范圍的校園展變成現在市場化運作營利性展會項目。
第一步,專業教師向學生介紹創客教育理念,創意組、設計組與實施組組員應具備的特征與素質(具體見表1),不同年級學生根據自己各自個性特征與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組別,互相切磋、相互協作。在這個過程中專業教師一定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以適當引導,但不能過多干涉。過多干涉會侵犯學生的自主權,從而影響其內在潛力的發揮。
第二步,專業教師與學生共同制定細化創意組、設計組、實施組各自的職責。在這一步驟也是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權,充分調動其積極性,不同組別有不同的創新任務與職責,溝通協作完成整個展會活動。其具體職責見表2。
第三步,將校園綜合實踐展會項目分解成若干個子項目與具體任務,采用任務驅動模式,讓學生邊學邊做,知識的學習與問題解決同步進行,由不同年級組成的各創客組成員進行分工協作。具體見表3。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創客組是由不同年級學生組成的,其專業基本知識與技能儲存量不同,但其創意水平不受儲備知識的影響。因此為避免高年級占主導影響低年級學生創造力的發揮,在任務1中創意組只提出展會活動創意,設計組制定出大致可執行方案,接下來再根據不同不斷階段不同任務內容制定細致完善執行方案。在隨后的任務中設計組實現高年級學生對低年級學生的引導,加強創客小組內部交流,通過老帶新從而增強其創造力。
第四步,根據創意組、設計組與實施組任務完成情況,采用多方評價機制進行評價總結。具體包括各組自評與相互評價、展商評價、觀眾評價、專業教師評價與校外資深創客評價,各組自評與相互評價指標專業學習興趣度、團隊協作性、做中學結合性、分享性;展商與觀眾評價指標具體包括對本屆展會滿意度相關方面指標;校外資深創客評價指標包括項目創新性、創新鏈完整性、成果應用可轉化率;專業教師評價指標包括三部分即各組自評與相互評價指標、校外資深創客評價指標以及展商與觀眾對展會滿意度評價情況。
四、總結
本路徑實施前提條件有兩點:一是教師必須對所有學生有充分的了解,對創客教育有較深的認識并能夠靈活運用;二是真實性項目化教學是開展專業教育與創客教育融合路徑的必由之路,真正踐行“創客改變生活”理念,實現創客創造生產力。
本研究路徑適用于適合開展項目化教學的課程,且需要進一步完善,對全部課程的普遍應用性需要進一步論證,這是下一步研究的重點。
參考文獻
[1]楊現民,李冀紅.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及其爭議[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2):23-24
[2]王竹立.新構建主義理論與創客教育[J].創新人才教育,2015:19-24
[3]張茂聰,劉信陽,張晨瑩,董艷艷.創客教育:本質、功能及現實反思[J].現代教育技術,2016(2):14-19
[4]王麗平,李忠華.高校創客文化的發展模式及培育路徑[J].江蘇高教,2016(1):94-97
[5]黃本笑,黃芮.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平臺建設文獻綜述[J].生產力研究,2014(1):140-145
[6]曹勇,張丹.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施路徑探析[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5(7):36-39
[7]闕斐,萬建峰. 高職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建立引導及孵化幫助研究[J].職教通訊,2014(3):72-75
[8]劉艷等.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深度融合[J].中國大學教學,2014(11):35-37
[9]鄭偉俊.基于高職會展專業學生社團分類引導教育模式研究——以浙江省金職院旅游學院為例[J].商業經濟,2012(6):122—124
[10] 埃里卡·哈爾弗森 , 金伯利·謝里登 , 陳衛東.教育中創客行動[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3):3-7
作者簡介: 焦玉翠(1984—),女,山東日照人,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會展專業教師,碩士,研究方向:會展教育、旅游市場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