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文
摘要:目前高校對學生學業規劃能力的培養一般采用的是開設學業生涯規劃的課程,但單純地課程培養存在著其缺陷性。這種缺陷性主要表現大學生學業規劃的主體是學生,教師的作用應該是給予其指導,并提出意見和建議;而課程教育是以教師的主動講授和以學生的被動反應為主要特征,學生的主體地位被忽視。想要培養大學生學業規劃能力,除了加強課程體系內的工作力度外,還應搭建一個能吸引學生、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業規劃活動的平臺,以非課程教育的方式培養大學的學業規劃能力。
關鍵詞:學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傳統模式;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64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8-0188-01
大學是職業理想形成的重要時期,是對未來職業的探索和預備階段。開展學業規劃工作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有利于提升大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利于優化高校學生管理體制,有利于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對學生個人和高校而言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大學生學業規劃的概念
大學生學業規劃和職業生涯規劃有著密切的聯系,他是職業生涯規劃的一個重要部分,又與職業生涯規劃有所區別。職業規劃是學業規劃的導向和目標,學業規劃是職業規劃的前提和基礎。
大學生學業規劃是大學生在分析自我的基礎上,對自身的特點、興趣以及社會需求進行深入分析,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進而確定學業發展方向,制訂學業發展計劃的過程。通俗的說就是主要解決學什么、怎么學、什么時候學等問題,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優勢、全面分析職業需求、確定學業生涯目標、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尋求最佳發展途徑的專門性課程和目標性過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職業發展效率,實現個人的可持續發展,為成功就業打好基礎。
二、目前大學生學業規劃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為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在學業規劃方面存在的問題開展了學生問卷調查,向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大一新生發放問卷 2043份,回收有效問卷1938份。通過對問卷數據的統計分析發現,大學生在制定學業規劃的過程中,具體存在以下問題。
(一)缺乏長期學習目標,后期易產生懶惰心理。
明確的學習目標對于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針對學生是否有制定學習目標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有長遠且明確目標的學生只占總數的17.2%,大部分學生都是僅有階段性目標的,這一類學生占到了總人數的69.7%。沒目標的學生也占到了10.3%。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來大部分的大學生只給自己制訂了階段性的目標,而缺乏長遠明確學習目標,這就影響了大學期間規劃的持續性以及連續性,沒有長期目標指引,易出現后期學習懶散以及放松狀態。
(二)對學業規劃相關知識不了解。
在對大學生是否了解有關學業規劃的相關理論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依舊不盡如人意,結果顯示有點了解和不了解的各占了45.6%和41.1%,而了解的僅僅占到10.1%。可以說絕大部分大學生對于學業規劃的認識是十分淺顯甚至是沒有認識的。
(三)學生對傳統的學業規劃教育模式缺乏興趣。
我們又對學生對于有關學業規劃的課程的感興趣程度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41.6%的同學感興趣也會去學習,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有41.1%的學生感興趣卻不愿意會花時間去聽課。也就是說絕大部分的同學雖然對學業規劃方面的教育十分感興趣,但是卻不喜歡以課堂的形式進行學習,他們期望以更多其他途徑和方式進行實踐。
三、以非課程教育培養大學生學業規劃能力的實施路徑及方法
構建大學生學業規劃的創新實踐平臺,強化非課程教育在培養大學生學業規劃能力方面的作用,從機制上保障大學生學業規劃能力的培養工作落到實處,形成傳統,就學業規劃的創新實踐平臺做了如下構想。
(一)建立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發展檔案。
這個檔案應該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并且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以及在其中獲得的成果,包括學術成績,學術成果,學生活動成果等方方面面,這也是對其學業規劃完成度的一種跟蹤方式,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將獲得成就感。
(二)建立大學生學業規劃工作室。
學業規劃工作室內要形成一支高素質的學業規劃師隊伍,在幾位有經驗的教師的指導下,對工作室的學生進行培訓,對學業規劃方面的理論進行學習,并向校外有相關經驗的專業人士進行學習。這支隊伍應該是能夠給予每個前來咨詢的學生予以相關的指導,并協助其制定有效的學業規劃。工作室內設有專門的咨詢電話,隨時接聽并解答學生關于學業規劃的問題。工作室的另一項工作即是形成一份學業規劃師檔案,這份檔案應該是學業規劃成功案例的收集和總結,現實的案例總會給學生們帶來更多的沖擊和鼓勵,并且這些成功學生將成為學業規劃師隊伍的一份子,給予以后學生相應的指導。
(三)建立學業規劃網站。
現在網絡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細枝末節當中,網絡已經成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我們應當充分利用這一媒介形式對學生的學業規劃能力進行培養,以直觀形式方便學生培養學生的學業規劃能力。學業規劃網站應該包括專題介紹(專業介紹,就業方向,學業規劃模板,考研等制定學業規劃所需要的資源),交流平臺,網絡課堂,在線咨詢,職業探秘,朋輩互動等板塊,使學生能夠在網站找到所有需要的資源,并且能夠實現在線咨詢,交流等。
(四)以賽促學,開展大學生學業規劃大賽等活動。
以比賽形式提高大學生對學業規劃的認知度,比賽的形式本身存在其缺陷性即受眾面較低,最終進行比賽的只是其中的佼佼者,而學業規劃其覆蓋面應該是全體學生。但是積極開展學業規劃比賽或者創業大賽又存在一定的作用,首先便是讓學生對學業規劃本身有了認識和了解,知道學業規劃的存在,并會激勵部分學生進行學業規劃;其次,我們也可以通過比賽將其表現優秀的學生納入到學業規劃的工作室中,為更多的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薛繼紅. 構建大學生學業與職業生涯規劃指導有效機制的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0(23)
[2]溫多紅. 高校實施學業規劃導師制的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10(18).
[3]王軍. 大學生學業規劃淺談[J].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
[4]董元,白春樂. 大學生學業規劃現狀及對策分析[J].教育理論與實,2008(32)
[5]程曉軍,李由. 建立、建設指導教師隊伍,推進大學生學業生涯規劃[J]. 中國校外教育,2009(4)
[6]廖智君,余小英. 輔導員指導大學生開展學業生涯規劃的探索[J].高教論壇,2009(7)
[7]胡代欣,等. 大學生學業規劃的研究與實施[J].管理觀察,2008(23)
[8]劉燕華,等. 大學就業與職業指導研究[J].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6)
[9]溫多紅,姚苗苗. 大學生學業規劃的國際借鑒及目標有效性分析[J]. 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10)
[10]金國雄,于娜娜. 大學生學業規劃教育與職業生涯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國高等教育,2007(18)
[11]唐瓷,高曉玲. 有效開展大學生學業規劃指導的途徑[J].中國校外教(理論),2008(1)
[12]張恒亮. 學業規劃[M].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