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珂
?
信息化環境下基于學習風格的英語教學設計分析
黃珂
【摘 要】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讓信息技術被應用于各行各業。而信息技術被應用于教學領域,也是教學方法的必然改變。但是,在信息化環境下,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有針對性的設計教學方案和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因材施教,可以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課堂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能力。所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并且作用互聯網技術,在信息化環境下,開展新的教學模式。讓大學英語教學變得更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這樣可以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信息化 環境 學習風格 教學設計 分析
我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老師傳授知識為主,并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和學習特點。近些年來,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的研究,發現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風格,這和學生的心理,認知以及非認知都有關系。所以,在信息化環境下,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可以找到合適學生學習的教學設計,讓教學設計適合學生學習,而不是學生去適應老師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與互聯網結合,讓英語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并且有多渠道的授課方式。
大學生的學習風格和自身的心理活動以及學習經驗和經歷有關系。也就是說,學習風格的養成和學生的生活學習經歷有關系,和學生的心理活動密切相關。所以,要在信息化環境下,針對大學生的英語課堂進行教學設計,首先要了解大學生的心理活動和學習風格,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制定相關的教學策略。所以,了解大學生的心理是很重要的。同時要善于把互聯網和教學設計相結合。根據多年的研究,學生的學習風格主要有三種,分為視覺,聽覺和體驗型學習模式。所以根據這三種學習模式可以制定相關的教學設立策略。
(一)學生的學習風格及相應的教學策略
1、視覺偏愛型學習風格和相應策略
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心理有關,也與自身的身體發育有關系。視覺偏愛型的學習風格,主要就是通過視覺進行學習,能夠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一般情況下,大部分的學生和老師,都是屬于視覺型的學習風格。因為老師和學生主要就是通過視覺進行學習。比如閱讀課文,需要眼睛看,做實驗觀察,需要眼睛看,以及對圖片顏色等的判斷,也都需要通過視覺來判斷。所以,視覺型學習風格是主要的學習風格。因此,老師應該針對主要型的學習風格進行教學設計。比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在教學課件中,插入相關的圖片。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視覺刺激,讓學生更能記住教學內容。
2、聽覺偏愛型學習風格及相應策略
視覺偏愛型的學習風格是主要的學習風格,但是有些學生并不適合視覺學習,而是喜歡聽覺型學習。聽覺偏愛型學習風格,主要是喜歡通過聲音來吸收學習知識。比如通過聽英語聽力,參加英語口語比賽,或是扮演英語課文中的角色等,讓學生通過聽,來學習和掌握英語知識。這樣的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英語知識,必要在聽見英語歌曲的時候,會自覺的學習唱英語歌曲,這樣就記住了有關的英語單詞短語和句子。所以,針對這樣的學生,如果英語課件只有課文和圖片內容,就會讓這些學生厭倦學習。因此,還要在英語課件中加入相關的英語歌曲和英語朗誦,讓這一部分學生在聽的過程就學習到英語知識。
3、體驗學習偏愛型學習風格及相應策略
傳統的英語教學設立,可以涉及到視覺和聽覺偏愛型的學習風格的學生,但是很少能顧及到體驗學習偏愛型的學生。這類學生對英語的學習和理解,完全是處于他們融入到了那個英語環境中,親自體驗英語教學中的內容,才能真正的掌握英語教學中的知識。因此,針對這一部分同學,老師可以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運用計算機,把經典的美國電影或是英國電影與課文相結合,并且讓同學們角色扮演,經典重現,讓學生深入到電影角色中,自然就會掌握有關的英語知識和重點難點。所以,體驗偏愛型的學習風格的學生,更要注重對英語學習的實踐型,保證對英語的全方面的了解。
(二)利用互聯網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的學習風格偏愛,擴寬學習風格
許多大學生在經歷了高考以后,步入大學校園,仍然不知道如何學習。也就是很多學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學習風格是什么,所以找不到適合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成績一直上不去。因此,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學習風格。在信息化環境下,學生可以進行各種體驗,以便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風格。利用互聯網,可以設定各種學習風格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這些教學設計下,可以很快的了解到自己屬于什么樣的學習風格,并且讓學生更快的適應大學的英語教學模式。
(一)學生認知因素的分析
學生的認知能力是不同的,由于每個學生的大腦發育程度不同,以及對事務理解能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導致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成績都不一樣。認知能力就是人腦認識和理解事物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和大腦緊密相連的,也是每一個人都總有的能力。人對事物的認知,是從抽象到具體,從陌生到熟悉,從不理解到理解。但是每個人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也都是不同的。比如有些人偏愛視覺型或是聽覺型學習方式,那么這些方式可以導致理解問題有不同的方式,比如某些人對文章的理解就是逐字逐句的理解,而某些人就是整段的理解,這就是和人的認知能力有關系的。而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就需要用到這種認知能力和學習方法。
(二)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通過做練習講解英語
學生能夠通過不斷的練習,記憶,背誦記住和英語有關的單詞,短語和句子。甚至可以學會這種需要,和別人交流。所以做練習,可以夯實英語基礎,為英語繼續學習奠定了基礎。把英語內容反復輸入到大腦中,讓大腦習慣英語的存在,通過認知,去了解英語和學習英語,把英語學習變成日常的行為,就會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利用圖像觀講解英語
很多學生適合視覺風格學習,所以英語教學中,利用圖標,圖片可以更直接明了的表達英語學習的相關內容,讓這類學生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英語課堂有關的內容。并且可以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學生不能忘記英語學習的內容。所以,利用圖相觀講解英語,是最直接明了的教學方式。
3、利用組塊觀講授英語
組塊觀講授英語,就是利用英語單詞和詞組之間的聯系,形成一個特定的語言模塊,讓學生通過這個語言模塊,就可以聯想到相關的詞匯。這樣可以提高學生掌握詞匯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這中講授方式,可以讓學生快速的熟悉相關的英語單詞和詞組,擴大學生的知識量。
4、意義觀講授英語
人的成長中,所記憶的東西都是有目的性和意義存在的。無論是無意的還是有意的,目的性和意義都是很強的。所以,帶有意義的目標的出現,很容易讓人接受。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大學生作為成年人,邏輯思維更有條理,更清晰。所以,在英語老師授課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抓住自己想要了解的內容,這個內容的含義和意義以及目標都十分的明確。比如詞組的搭配,就是含有意義的目標性內容。
5、利用推理講授英語
推理就是可以通過已知的條件,或是假設的事實,得出某種結論。而大學英語教學中,就可以通過推理講解英語內容。英語教學內容,作用推理,可以讓學生動腦,找出英語單詞以及詞匯之間的關系,比如英語句子中,對動詞的選擇,是要根據語境進行判斷的,同時還要根據句子的結構分析時態,和選擇最恰當的動詞完成句子。因此,學生學會推理對學習英語十分有用。因此,老師在講授英語的時候,要注意對推理能力的傳授和教導。
(一)學生非認知因素的分析
學習英語不僅僅要考認知能力,還要靠非認知能力,也就是說學習英語還取決于學生的興趣,興趣就是非認知能力。興趣是學習的好老師,所以,把興趣融入到學習英語能力中,可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因此,通過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讓學生更喜歡學習英語。
(二)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1、探索學生的心理
英語教學想要取得高質量和高效率,最重要的是需要考慮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教學方法是否符合學生的學習風格,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心理活動。這樣才能把英語課堂的教學氛圍活躍起來。英語教學內容,一定要顧及到視覺和聽覺偏愛型的學生,同時也要組織體驗活動,把各種學習風格的學生都顧及到,并且再授課的過程,要觀察學生的表現和狀態,可以用眼神以及語言對學生進行詢問,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如何。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并且要對學生的學習內容提供挑戰的機會,也就是給學生挑戰的機會,通過挑戰,讓學生能夠深刻了解到英語知識和文化。可以有效的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2、采用多變的教學方法
大學英語課堂,內容更加的豐富,涉及到的英語知識也更深更多。同時由于每個學生的特點不同,以及學習風格不同,簡單統一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用于現代的英語教學課堂。所以,現在的英語課堂需要采用多樣式的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都集中到英語教學內容中。而老師在設立英語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要考慮學生的實踐問題,也就是學生能否通過多形式的教學方法,掌握英語課堂,成為英語教學的主體,主動學習接受英語知識。
探知學生的心理活動,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心理之間的關系,可以讓老師在教學設立上,更貼近學生的思想,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學習的英語知識。但是,新時期的英語教學模式需要改變,因此,利用互聯網與英語教學相結合,可以豐富教學的多樣性。在根據學生的學習風格制定的教學設計的時候,加入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更喜歡學習英語,也為英語課堂帶來了創新和改變。所以,在信息化環境下的英語教學設計,和學生的學習風格相結合,可以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誠.基于不同學習風格的英語教學設計[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10(02):128~140.
[2]鄭珺.基于“學習風格”理論的大學英語教學設計[J].廈門理工學院學報,2010(02):110~111.
[3]吳麗林,張琳芝.學習風格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偏好層次分析探討[J].保定學院學報,2010(05):110~115.
[4]吳麗林,吳璀.大學英語學習風格與教/學模式之關系探討[J].山東外語教學,2011(04):32~42.
[5]鐘家寶,鐘蘭鳳,陳紅.不同學習風格學習者學術英語語言技能需求分析[J].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79~85.
[6]吳麗林,王菲.理工科大學生英語學習風格與教學策略關系研究[J].外語界,2010(05):50~59.
[7]夏朝陽.教育信息化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1(Z2):97~99.
(作者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黃珂(1979-),女,漢族,陜西西安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英美文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資助項目“基于英語學習風格和學習成績相關性研究的信息化教學模式初探”(編號:RW1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