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丹
?
淺析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控理論與實踐研究
朱 丹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自主學習的觀念也逐漸融合到實際教學中去,并且在我國英語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的關注,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逐漸形成特色的個性化教育工作。新世紀教育改革以來,成為發展的重要標志,促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逐漸培養出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和能力。同時,自主學習監控是相對比較自由的學習模式,教師不能過于干預,但也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促使學生自主的完成英語語言教學任務。在快速發展的網絡時代,依據多媒體技術和英語自主學習模式進行的教學,有助于學生有選擇性的在互聯網上進行知識和信息的溝通,并依據互聯網技術進行英語的應用和發展,從而更好的實現自主式英語學習,達到自主英語監控教學的目標。
【關鍵詞】網絡環境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 監控理論 實踐研究
現階段,互聯網理念和技術在不斷地發展,英語語言教學在此基礎上也進行了有效的教學改革,并為學生提供了優秀的學習空間和交流平臺,將互聯網技術作為英語教學新課改的重要依據,可以引用網絡時代中信息傳遞的特點、關聯性以及互補性等,促使學生在無限的空間內進行多樣化的學習,打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有效的改善了以往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同時,逐漸向著個性化和自主意識的教學模式發展,幫助學生建立有趣、幽默的教學課堂環境。在互聯網技術水平的支持下,依據網絡時代中出現的社交技術、學習資料等,從而展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環境,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由此可見,基于網絡環境的情況下,要依據有效的資源發展理念和技術最大的影響力,從而為學生創建優質的自主英語學習監控教學。
(一)教師尚未完成職能轉變
以往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依據教師進行知識的傳遞和收集,但是自主學習的模式對于教師的能力就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師不但是整體教學工作的策劃者,更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這種變化對于教師來說是一種新的挑戰。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很容易忽視這種變化,將自主學習認為是學生自己的學習,以此導致實際教學獲取的成果與預期的成果并不相同,降低了學習的效率,造成教學材料的損失。
(二)學生對自主學習能力方式難以適應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教師是整體教學工作的主導者。在新的教學模式當中,學生成為教學模式中的主體,主要是依據互聯網技術和平臺,設定有效的學習目標,培養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以此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從而打破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達到教師要求的教學模式。從知識儲存的過程來看,學生缺少一定的知識儲備。主要展現在大多數學生在互聯網平臺匯總對于自主學習的理論認識的并不深刻,學習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從年齡上來看,此階段的學生自身的自控能力較弱,學習的意識不強,沒有足夠的條件和意識進行自主學習,從而難以達到教學模式的要求。由此可見,在引導學生教學的過程中,要實施網絡化的自主學習模式,提升自身的知識儲備,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也要做好引導教學工作,以此逐漸的形成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和能力。
(三)學校對自主學習缺乏有效的監控手段
現階段,很多學生依舊認為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設定有效的預防方案,但學校認為相關的政策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案,學校和教師不應該過多的干涉。因此,學校對與自主學習的認知不足,并沒有注重自主學習監控的重要性,以此導致監控措施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實施。從當前的監控方案來看,很多階段實施的并不完善。依據相關數據進行調查,可以發現百分之十五的教師沒有參與到監控工作中去,百分之六十五的教師沒有參與監控工作的時間少于5個小時,只有百分之五的教師實際參與到監控工作中,并制定了有效的監管方案,實施完善的自主監控。同時由于監控時間的缺少,以此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相關信息。從監控的具體信息來看,教師在實施監控的過程中更為注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增加,對于自身的效益能力的分析很弱,這些問題就會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發展和實施[1]。
現階段,從信息技術根本意義上來說,大學生實施自主學習的監督活動主要是為了提升自身的英語水平,并保證自主學習活動的實施和教學目標的有效發展。在整體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依據設定方案、檢查工作、評價體系對學習工作進行整合。根據監控的線路和特點,自主學習的監控工作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指內部監控,另一方面是指外部監控。內部監控主要是指依據相應的方案、監查以及評估等階段對自身的學習工作進行整體的檢查和管理。外部的監控主要是指學校教學管理工作、教師和學生依據相應的評估系統對學習情況進行整體評估,并對未來的學習產生一定的影響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實際監控的過程中,內部監控主要是學習者的內在管理,體現自主學習的主要來源。而外部監控主要是依據監控系統培養學習者的自我監控觀念和監控作用力。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并且影響著彼此的發展,在實施外部監控之前要先建立相應的內部監控,也可以說內部監控是提升外部監控的重要依據。
要想確保自主學習的有效性,其中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實施自主學習之前要先制定有效的、合理的、整體的學習計劃和實施方案。第二,學生在實施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實現自主內在的監控,依據自主評價等階段,達到教學的目標。第三,依據內在監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制定有效的方案,從而建立有效的學習計劃。第四,在實施自主e評價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之間進行評價,從而在接受知識過后,進行階段性的評價體系,依據相應的評價體系,實現高效的教學目標[2]。
(一)學生內在監控模式
學生在內在監控的過程中主要是依據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結合現階段的教學方案,設定有效的學習目標,依據學習過程中的監控,學習結果的有效信息,對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的評價,從而展現具有特色的自主學習模式。
(二)教師指導模式
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引導作用主要展現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根本意義來說,學生要理解自主學習的意義,引導自身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案,并且傳遞正確的教學知識和技能,學會依據搜索模式找尋相應的教學資源,以此對相應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和分析。第二,依據互聯網技術平臺,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特點、學習方向,并進行有效的分析,從而找到有效的學習經驗,以及學生自身的缺點,以此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學習方案。第三,關注學生學習的態度,培養學生建立有效的學習觀念和學習興趣,從而在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方案[3]。
(三)教學督導評價模式
教學督導評價主要是指學校組織教育教學的相關專家對于教師和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觀念的引導工作,從而有助于實際教學方案資源的收集。協調各大學院、部門之間的工作,建立有效的交流合作平臺,以此在外部環境中建立有效的自主學習平臺[4]。
(四)教務管理模式
高校的教務管理要依據相關專家階段性的檢查教師的教學方案、目標以及方案等,并且依據教師的教學成果進行整體的評價。在實際實施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優缺點,也就需要對其給予一定的幫助和引導。對于學生來說,要給予一定的肯定,從而制定有效的學習方案。
(五)現代教育技術平臺服務模式
依據相應的調查分析結果可以知道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效能,以此形成學生學習的信息數據庫,從而教師和研究者就可以依據相應的數據資源進行有效的評價。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依據教師的相應評價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改善傳統的學習方案。同時相應的評價體系也有助于教師設定有效的教學方案和管理方案。可以幫助相應的管理部門找到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以此完善以往的管理模式。因此,有效的評價信息可以幫助學生改變自身自主學習的缺點。
自主學習的監控體系是語言學習與現代化教育方案相互結合的重要產品,主要展現了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的特點,還反映出實施網絡教育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依據自身的特點確定自身的需求和學習特點,從而設定符合自身發展的學習方案和策略。對于教師來說可以依據網絡資源中的素材資源,對其進行有效的整合和分析,根據網絡教學的平臺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問題的探討,并且依據教材知識設定有效的問題和語言測試等。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者也可以依據此種教學方案對教師進行相關的培訓工作需哦,以此對學生的學習工作進行評價。現代化的技術教育部門可以依據網絡技術收集信息、傳遞信息、整合信息、管理信息等。利用綜合性強的系統逐漸形成高校需求的自主學習監控系統,從而為大學生未來英語的發展和教學工作奠定有效的基礎[5]。
為了保證創建監督系統的有效性,結合實際案例分析的數據資源進行研究。根據某校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探討自主學習監控和英語水平之間的聯系。問卷的主要對象是職業學院非英語專業的學生,采取匿名的方法,投放調查問卷達到了二百多份,其中有效的問卷近二百份。問卷的主要內容為填寫對象的基本情況、自主學習觀念的認知以及實際實施的有效性,同時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依據相應的軟件技術對相應的數據進行研究、分析和整合,可以發現學生的考試分數與自我監控能力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學生的考試分數與教師的監控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正相關,而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外部的監控方案之間只存在一般的正相關,也就說明學生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更依靠于教師和自身的監控,對于學校的監控認知并不完善。
綜上所述,依據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教育改革,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觀念和能力。自主學習教學工作的實施與學生的自主監控能力之間沒有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促使、相互影響的一種關系。創造完善的自主學習體系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自主學習英語的意識和能力。創建多樣化發展的自主學習方案,主要是依據互聯網技術進行實施,提升學生自主監控、教學監控等,以此促使教師更好的實施網絡環境下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控的觀念。
參考文獻:
[1]何明霞.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控理論與實踐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2]丁晶華.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控理論與實踐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5(27).
[3]李蓓蓓.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控分析[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2).
[4]穆慧琳.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控理論與實踐研究[J].科技經濟市場,2015(09).
[5]楊冬梅.基于網絡環境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監控理論與實踐研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01.
作者單位:(陜西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朱丹(1979-),女,滿族,河北赤城人,碩士,陜西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西方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