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
?
獨立學院影響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因素分析
李 璐
【摘 要】本文主要致力于提升獨立學院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將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總結出適合的對策,培養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自主學習 因素分析 能力培養
(一)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
英語語言方面的學習需要一個積極而且又動態的學習過程,英語雖然只有48個音素和26個英文字母,但是排列組合之后卻能夠變為現代世界重要的交際語言之一。我國高等院校的英語教學課程存在很多局限性,學生很難僅僅通過課堂上的學習來完全的獲得英語知識和能力,英語的學習成績還要依靠課后學生的自主學習而逐步的提高。隨著我國教學改革的發展,英語考試的內容不再局限在英語知識方面的考查,而更多的是考察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因此,學生必須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這樣才能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并且順利的通過現代英語考試。
(二)英語課堂學習效率的不斷提高
自主學習的方式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課后的學習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思考能力。在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在“學”方面讓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進行深刻的記憶,這樣才能不斷地訓練學生自主學習的技能,在“思”方面要學生對問題進行不斷地思考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讓思考知識的過程不間斷。
(三)提高學生自身修養有效的磨煉學生堅韌的意志力
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漢語與英語在詞匯、語法、句法、語境、文化、表達方式、思維邏輯等方面的差異比較大。如果在完全沒有英語語言氛圍的情況下想真正的學好英語就需要學生在課后通過自身的意志力來循序漸進,勤學苦練。在英語學習中聽、說、讀、寫每一關都需要學生自己不斷的付出,而自主學習能力恰恰需要這樣的能力和修養。
(一)客觀因素
(1)學習態度。只有學生自愿學習對學習負責,才能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2)學習能力。對于獨立學院學生而言英語學習過程中僅僅依靠正確的學習態度是不夠的,還需要自身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制定學習目標,選擇合理的學習策略,來督促自己英語方面的學習。
(3)學習策略。認知策略包括認知學生這個身份,認知學習任務,認知學習方法;元認知策略包括計劃策略,監控策略、調整策略。獨立學院的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需要正確了解興趣愛好,學習能力,模仿能力,從而克服自己在英語認知方面缺陷。
(二)主觀因素
(1)教師。教師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獨立學院的英語老師,在英語知識傳授和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方面是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這樣能夠幫助學生從被動地學習英語轉換到主動的學習英語,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如何自主的學習英語。
(2)教學模式。我國大多數大學采取的教學模式依然是說課,與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是相互矛盾的。因此,教學模式需要新穎有趣,這樣可以讓課堂氛圍輕松雨來氣氛更輕松,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下能夠吸收更多的知識,有利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3)考試壓力。沉重的考試壓力能夠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因素。考試成績直接影響學生獎學金的評比及畢業后的就業形勢,這樣使很多學生因考試而學習。為了取得高分學生對英語知識死記硬背,違背了教育的真正意義。
教師要想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我們要提高學生對英語知識重要性方面的認識。通過研究表明,很多學生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感到迷茫,對英語知識的應用存在疑惑,從而產生了厭學。他們甚至不知道為什么要學英語,作為教師我們在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之中必須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的具體目標,在目標的制定方面要具有挑戰性,但是還要適合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并且對學生的學習成果做到及時的反饋,鼓勵學生之間利用英語的語言進行互相學習和交流,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自主的學習能力。
英語教學涉及面廣,對社會人才培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獨立學院教師更應該主動適應英語改革的趨勢,作為獨立學院學生的英語基礎、認知能力、學習習慣和動機均存在極大的差異性,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入學成績和專業分布進行英語分層分級的教學,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恰當的分配英語課堂教學內容與自主學習教學的時間,細化學習方案內容,將自主學習情況納入學分制進行管理,可以起到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學好一門語言絕對不是一勞永逸的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漢語作為母語的中國,一門外語需要我們督促學生在課后通過自主學習才能不斷地提高。而我國英語的教學重點已經轉向為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創造力。如何增強學生的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需要今后教育界進行深入的研究,找出問題所在并做到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高吉利.國內“學習者自主性”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外語界,2006(2).
[2]李海方.大學英語中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J].青年文學家,2009(17).
作者單位:(大連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