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莎莎
?
淺析高校黨建帶團建的創新工作探索
肖莎莎
【摘 要】黨建帶團建工作作為新時期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黨建帶團建的根本在于一個“建”字,而關鍵之處在于一個“帶”字,要以不斷發展作為共同的發展目標。本文針對當前我國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幾方面分析了創新辦法與工作體制完善,希望對當前高校的黨建帶團建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校 黨建帶團建 探索
共青團是在中國共產黨帶領下的優秀青年組織,是黨組織強大的后備力量,這就表明了黨組織與團組織不可脫離的政治關系。因此,在黨組織的角度俯瞰共青團的建設,需要將其放在重要位置,定期或不定期展開對共青團工作的研究,積極聽取共青團的工作意見與工作匯報,了解并解決團組織在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問題,在其薄弱之處加大工作力度,體現出黨組織的力度與作用,把基層團建工作納入到黨建工作的具體系統中,并啟用責任制,在開展好黨建工作的同時,最大程度上為團建基礎建設工作提供便利條件,為團組織提出可行的建議與辦法并提供政策支持,黨組織應當將團建工作納入到黨的工作中來,黨團共同進步,共同部署安排,一起研討分析,使共青團真正成為黨組織的一部分。
(1)黨建帶動團建工作的長效機制不健全,需要加以完善。中國共產黨在歷年來的革命戰爭與國家發展建設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各項工作的規章制度與體制也在不斷進步中,但是在黨建帶團建這一工作上,工作體制不健全,可以說是黨建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黨團之間的聯系制度、對青年人才的培養工作、工作考評制度等工作都存在一些漏洞,需要盡快去完善。(2)黨建帶動團建工作沒有創新。在一定層面上,團組織為青年服務的工作方式已經很多年沒有經過改善已經跟不上新時期的步伐,致使團組織的活動號召力、凝聚能力、對學生的吸引力都大打折扣;第二方面,團組織的教育方式沒有科學合理的有效平臺及載體,團組織的內部成員很多沒有先進的思想意識,沒有真正的了解團、了解黨,更無法針對當前的局勢提出合理化的意見或建議。
(一)做到“四個強化”
(1)強化部署,形成黨團建設合理。第一步,高校的黨委需要將團建工作收納到每年的黨建工作的大框中,對團建工作傾注更多的重視,使團組織與黨組織共同發展。另外,高校的黨委要長期的且定期的組織召開以團組織工作研究為重點的研討會,對共青團的問題和存在的困難加以研究并予以解決,深入并及時掌握團成員的內心變化,在會中對共青團日后的工作加以部署,并為團活動提供充足的活動經費,使得團活動可以順利開展。
(2) 強化心理培養。高校黨建帶動團建的工作順利進行的第一步首先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進行,將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精神支柱堅定樹立在他們的思想認知中,加深他們的馬克思主義與社會主義的信念。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要在原有陳舊模式的基礎上創新改良,通過主題教育的開展,活動的舉辦使團組織成員從中受到啟發與教育,并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
(3) 強化制度創新與完善。新時期下的高校黨建帶動團建工作的工作目標和教育思想要極度明確,提升組織的工作能力,使團組織的骨干認識到自己的工作職責,建立團組織內部責任制度,獎懲均有明確的規章與標桿,將團組織的骨干作為黨組織骨干的儲備力量;黨組織內部的成員選拔要謹慎,嚴把入口關,工作程序也要規范化,并在日常工作的管理中實行責任制,進一步做好高校黨建帶動團建的工作。
(4) 強化信息傳播平臺。在中國已經全面發展成互聯網時代的同時,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也悄然發生轉變,不再是原來的書報信息傳播,相比之下,互聯網信息傳播使學生更容易接受。
(二)團建體系、組織建設和工作辦法的推進
當前高校的辦學模式已經趨于多元化,合并辦學、聯合辦學的教育方式為高校的共青團工作開展帶來了多校區管理的新挑戰,針對此情況需要不斷研究創新團組織建設的模式,依照校、校區、院系、團支部這一順序由上到下依次建立。各個校區的團委組織要起到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為構建特色校區團文化增磚添瓦,使得下屬的院系與團支部從中體會到歸屬感與認同感,做到這點,對校團組織的穩步發展起到極為重要的作用。
在多年的工作中我國已經總結出黨建帶團建的成功經驗,可以促進黨組織與團組織共同進步,互相提高。團建工作在脫離黨組織的情況下得不到應有的保障,而缺失了團建的黨建工作就不能稱為完整。在我國高校的學生中,超過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共青團員,這就說明團建工作的順利開展更貼近于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黨建帶團建的工作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在未來還有很艱難的路要走,希望本文以上所述可以針對當前的問題提供幫助,希望我國高校的人才們成為黨、團組織的骨干人才,為祖國未來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楊健,王斌,黃建華.高校黨建帶團建工作機制、方法、措施及檢驗標準探討[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06).
[2]郭加書.論信息化背景下的網絡文化建設與管理[J].山東社會科學,2010(8).
(作者單位: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