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璐
?
淺議多媒體技術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王璐璐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多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成為必然。在高等職業教育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培養出符合現代社會要求、適合社會發展的專業人才。本文在分析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特點和多媒體技術及其在高等職業教學中的應用的基礎上,論述了多媒體技術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 多媒體技術 應用現狀
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形式需要對專業人才結構進行重大調整,對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注重突出實踐技能。傳統教育模式中教育方法單一,教師不能靈活切換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高等職業教育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實操性,教會學生實際的本領,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貫穿著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因此,高等職業教育需要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與保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多媒體技術教學模式恰恰滿足了這種需求,解決了上述問題。不少課程的教學內容都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以便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上課的注意力,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
多媒體技術的特點:
(1)多樣性,指信息載體的多樣化,即圖、文、音、影等多種形式的信息傳遞載體;
(2)集成性,多媒體技術能夠完成內容上關聯的多媒體信息的處理和傳遞;
(3)交互性,指實現人機交互式工作,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和接受信息,擬定內容的路徑;
(4)智能性,指易于操作和友好的界面,使計算機更加直觀、方便、親切和人性化。
(1)創設真實情景,激發學生興趣。多媒體技術構建文本、動畫、音頻、視頻等多種媒體共存的新型教學模式,圖文并茂、生動活潑,激發學習者興趣,調動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
(2)變抽象為具體,化解教學難點。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最適合呈現的信息載體,使本來抽象、難以表現的教學過程得以具體實現,化解教學難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教育教學信息雙向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方便地實現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多向交流,教師能準確、全面地掌握學生學習者的情況,真正做到教育教學信息雙向化。
多媒體教學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影響,充分調動教與學的積極性,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以達到其他教學手段難以達到的教學效果。
(一)課堂教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用多媒體課件將教學內容、材料、數據、示例等呈現在屏幕上以輔助教學內容的講解,給學生多感官刺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觀察問題、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模擬教學
多媒體技術把視頻、音頻和動畫等結合起來,模擬或再現一些實際中不存在或者難以體驗的事物,使學習者身臨其境,增強對事物的感知和認識,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三)個別化交互學習
借助于多媒體技術中的各要素可以組織管理學科知識和各種教學信息,創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人機交互方式。可因材施教,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并可進行雙向交流學習。
(四)遠程教育
所謂遠程教育主要指基于計算機網絡的開放式教學系統。各個學校針對專業要求設置并開設不同的網上課程,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和當前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在自己合適的時間內進行學習。
所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的傳播方式,可以使教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更便利,同時按需隨時、隨地學習,也是實現知識經濟中終身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
(一)部分教師缺乏使用多媒體技術的意識
對于大部分教師來說都習慣了黑板+粉筆的模式,或對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只是最簡單的板書模式,將原本以板書形式呈現的內容搬到了屏幕上,而沒有運用多媒體技術中的各種信息呈現方式,使得課堂失去了生動性和直觀性。
(二)濫用多媒體技術
青年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依賴,造成使用多媒體過于頻繁,甚至完全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堂上一味的運用多媒體設備會造成課堂沉悶,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一種互動,導致教師并不能真正的了解學生的需要。
(三)多媒體教學的課件質量不高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對于大多數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考驗,主要問題是對電腦的應用存在問題,或是運用簡單的word技術只是將板書形式直接搬到了文檔,或是借用其他教師的課件,和實際教學要求存在偏差,不能充分體現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作者單位:(西安高新科技職業學院)
作者簡介:王璐璐(1986-),女,安徽宿州人,上海師范大學數理學院,教育技術學,研究方向:網絡技術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