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造成(海南師范大學 海南海口 571100)
?
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教學改革及策略
陳造成
(海南師范大學海南海口571100)
摘 要: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人們開始投入更多的精力關注體育賽事,同時也加強自身體育鍛煉,體育鍛煉對于強化國民身體素質具有重要意義。而對于體育院校來講,深化體育教育教學方式改革,有利于進一步提升高校學生運動能力。通過對體育院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教學改革及策略進行研究分析,以此為實際教學活動提供一些借鑒作用。
關鍵詞:體育院校 體操教學 改革策略
近些年,人們逐漸加強對體育課程的關注程度。作為較為重要的專業課程,在體育院校中體育課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是現階段的體育院校體操教學課程中,實際教學情況不夠理想,教學方式以及教學內容都無法滿足時代所需,不利于體操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加強開展現階段體育院校體操教學的改革措施,能夠全面培養學生的體操素質。
1.1 實踐缺乏理論指導 二者發展不協調
體操課程對學生具有較高的要求,需要學生充分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練習。同時體育教學中,很多動作難度較高,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學生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理論知識的掌握,以此保證實踐課中能夠順利開展。此外,體操教學中具有較多的實踐鍛煉課程,同時對學生的專業性提出較高要求。理論知識和實踐練習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如果在實踐階段缺乏充實的理論知識進行指導,那么將會導致專業性的偏離,與教學目標不相符。現階段的體育院校體操教學中,很多理論知識占有比例較小,很多內容形同虛設。體操是建立在專業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只有對理論知識掌握充足,才能最大化的展示運動美和形體美。
1.2 教學方式單一 缺乏創新性
講解、示范、分解、糾正和結合,這五種方式構成了傳統的體操教學方式,教師的主動性和唯一性時學生只能成為被動的接受者。長期以來,傳授技術動作都被放在首位,而體操的其它特性就被逐漸忽視甚至遺忘。最近幾年,隨著創新思維發展的廣泛化,人們開始注意到體操的娛樂化和健身功能[1]。但在專業實際教學中這些方面還在被埋沒,直接導致了學生學習方式單一且被動。使教師的教學能力受到限制,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逐漸下降,影響教學效果。
1.3 教學內容枯燥 缺乏娛樂性
現今學生的競技水平、以及身體素質仍是體操教學的核心內容,這種方式使體育教學一成不變,娛樂性和創新性都被遠遠忽視,這種忽略體操運動本身的方式,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受到限制。在體操學習和練習中同興趣教學、創新教學相結合,對學生完成緊張和高難度的動作是很有幫助的,長期的死板教學模式只能使學生更加被動,甚至抵觸。直接導致教學目標和任務無法完成。
1.4 教學評價失衡 缺乏合理性
當前體操教育教學評價依舊是以學生的技術動作為重點,在理論和技能考核方面內容非常少。學生的體操意識和努力程度等因素,能直接反映出該同學在學習中的努力程度。但各個學生自身條件的不同,使條件較差的同學不能完美的掌握技術動作,導致考核成績一般,直接導致學生的學習信心下降,嚴重者產生厭倦甚至恐懼的心理[2]。因此,教學過程是考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只有結合客觀和定量的考核標準才能達到考核的規范和嚴謹化。通過建立新型評價體系,依據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終身體育鍛煉的教育思想,才能到達教學的完美完成。
1.5 教師教學理念滯后 缺乏更新
現今體育改革不斷發展,對體操教師的要求也隨之增加。能否保證新型教育模式能否使學生產生興趣,體育教師的角色就尤為重要。目前死板的教學模式還存在以下幾種情況:(1)將健身能力的培養看輕而只是注重單一的動作傳授,這使學生去缺乏學習中的思考和理解,使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位置。(2)將綜合實踐的能力看輕而只重視學生的體操專業素質,體操教學的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提早的娛樂健身作用、學生對體操的應用能力,同樣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
2.1 豐富體操教學策略
大學生能力各自不同,因此體操教師在進行教學安排時,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在體操教學課程設計時期,教師應當能夠從整體上把握教學進度,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在實現教學目標的前提下,針對性的提出能夠優化教學策略的相關措施。同時,適當加強對體育用品的購買力度,選取適合學生發展的體育器材。
2.2 正確運用示范法,力求動作規范
在體操教學中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示范法,此方法在直觀教學當中也是處于主導地位。通過此種教學方法,讓學生做到眼看、耳聽、心數、體動、腦記五位一體。在這種各項同步進行的模式中,讓教學知識易記、易做、易懂。能達到在短時間內完全理解動作概念,提高練習的效率。示范法分為正面、背面、側面和鏡面師范四種方式,根據不同的動作,教師可以自行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其具體要求如下:第一,示范動作力求做到規范化,并盡力做到輕松優美。示范之后讓學生記憶深刻,并產生躍躍欲試的想法[3]。第二,要目的性明確,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階段,適當的改變教學方法,恰當的掌握示范的次數、時機和方向。在教學初期,完整的示范能讓學生對整體產生興趣,然后再對各個動作進行分解教學,讓學生自主模仿和感覺各個動作,以完成正確的工作技術。
2.3 重復練習法
在教學中,對單個動作、聯合動作或成套的動作進行重復訓練稱之為重復練習法。在進行重復練習時,教師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想缺省提出的和各項要求也要合理并切合實際。科學的安排重復練習的時間和次數,依照各個同學的實際水平和動作不同難易,以保證重復練習的效率,達到理想的練習效果。
比如說:在練習單杠、雙杠、以及技巧項目中,很多動作很難掌握,重復練習就更加必不可少。學習初期學生對動作的理解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錯誤,此時,就會使學生產生一種新的認識并采用新的方法進行識別記憶。這種新的認識需要不斷地練習,不斷地向大腦進行反饋,不斷地進行校正,如此才能讓身體達到不在不同狀態下都能準確完成各項動作。從而由感性認識階段升華達到理性認識階段
2.4 互助分組合作法
這種教學法突出的是以人際關系為基礎,以完成共同的目標為目的,使學習氛圍得到提高和改善,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意,達到優秀的教學效果。合作學習體操的教學模式是以以人為本的理念為基礎的,這項教學模式不僅能開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的成績也帶來大幅度的提升。教師根據不同的教學需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評價。讓學生自主安排領操、評價、總結等各項負責人員。階段練習一段時間后進行角色互換,以實現教育的多樣化,使學生不僅學到體操知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和組織能力也得以提高。增加學生互相學習的機會,使學生的創新能力得以展示,這對培養學生的積極的學習興趣也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隨著現代化體育教學思潮的不斷發展,對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此外,這些理論和實踐也逐漸推動體操教學的發展和完善。在現階段的體操教學中,需要同素質教育、以及終身教學理念相融合。體育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合理安排體操教學課程,完善教學系統,才能在教學中取得良好效果,進而推動我國體操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顏維寶.普通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5):43-44.
[2]王俊,王少華.高校體育教育專業體操教學改革——基于《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的視角[J].湖北體育科技,2015(10):924-926.
[3]周脈清.高師院校體操課中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口令的培養[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4(3):89-91.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3(c)-000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9.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