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珍
(廣西師范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
淺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方法
梁珍
(廣西師范學院,廣西 南寧530000)
摘要:近年來,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從不同的切入點探討,相應的取得了一些理論成就。想要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當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開始,體統地了解這個學科的歷史發展脈絡;閱讀專著的不同版本和分析比較國外的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多關注一些前沿文獻,從原著中去找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說的原理并對這些原理產生認同感。同時我們要掌握一些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學習方法,分析和比較他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轉化,從這些原理中產生一些新的想法。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方法;深化路徑
一、當前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概況和狀況
(一)當前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概況。
近年來,國內各學界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這門學科越來越深入的探討,探討的狀況大致分為以下兩種。
1.國外經典作家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論述。
列寧在1914年《卡爾.馬克思(傳略和馬克思主義概述)》這本書中提到:“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的觀和學的體系”。[1]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僅是馬克思個人嚴謹的世界觀和學說的體系。其實馬克思主義除了馬克思的觀點和學說外,還包括恩格斯的觀點和學說,以及馬克思主義的繼承者的觀點和學說。
斯大林主編的《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中提到:“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是關于社會發展的學科,關于工人運動的學科,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學科,關于共產主義社會的學科。”[2]斯大林關于馬克思主義的看法與列寧的相比較,他更突出的是對社會發展、工人運動、無產階級革命和共產主義社會建設等幾個方面的論述,內容更為具體和豐富。隨后在1950年,斯大林再次闡述了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他指出:“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自然和社會發展的學科,是關于被壓迫和被剝削群眾革命的學科,是關于社會主義在一切國家中勝利的學科,是關于共產主義社會建設的學科。”[3]這個定義在一定的時期內被廣泛的接受,但是這個定義把自然規律作為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對象和內容,對后面的自然學科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分析相比較之下,在1938年的定義給后代更有可取之處。
2.我國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論述。
一是實踐檢驗論。有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之所以被廣泛的運用,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原理和學科體系是通過長時間的實踐驗證明得出來的正確的具有普遍的真理性和價值的基本理論和原理。也有學者從我國改革開放后,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和建設現代化國家等角度出發概括了一系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內容。
二是從整體和綜合的角度去把握。有些學者從整體上去論述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認為從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個部分 去把握。哲學為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奠定基礎,建立科學社會主義是我們追求的目標,這三個部分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還有就是在一般的教科書上所涉及和綜合的14條基本原理,在這里就不再細說。
(二)當前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狀況。
從目前的理論成果來看,學者們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當前研究的狀況基本上是從整體上去把握或者從其邏輯主線甚至是從中心線索來研究。但是對整體范疇及其內在的邏輯主線、中心線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有學者主張實踐和人類的解放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和中心線索,但是有的學者卻只認同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和中心線索。還有些學者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經濟和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整體范疇,同時也是研究它的主線等等。
二、關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研究方法及基本原則
一門學科的構建由不同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則來完成。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采取什么樣的研究方法及基本原則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者的又一個值得研究和關注的話題。
(一)怎樣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有學者認為,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應遵循以下的研究方法和原則。一是:把握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即在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同時,把握馬克思主義是在不斷的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的實踐中實現發展的。[4]二是要整體把握學科體系。理解好馬克思主義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的內容,注重閱讀專著的不同版本和分析比較國外的馬克思主義,體統地了解這個學科的歷史發展脈絡,與時俱進的研究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多關注一些前沿文獻,從原著中去找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說的原理并對這些原理產生認同感。三是把握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研究方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在實踐的發展形成的,他的普遍真理性和價值性只能通過實踐來證明。作為一個馬克思主義者最基本的就是要有實事求是的精神,而不是做一個純粹的教條主義者。在生活中碰到新的情況和問題,我們要善于思考和專研然后總結經驗,在實踐中證明它的正確性,把經驗上升為理論,這樣才使馬克思主義得以發展和繼承。四是堅持科學性和意識形態性統一的原則。馬克思主義揭示了人的本質即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5]
另外有一些學者認為,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有以下基本原則。一是學科性的理論基礎原則。馬克思主義者提出來的觀點、理論和學科體系都是反映現實生活的內容;他們所反映的是真實的生活并且密切的聯系生活,通過實踐得出來的結論是正確的并具有普遍的真理性。這就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科學的地方。二是綜合性原則。我們應該掌握好馬克思主義重要組成的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既有哲學,又有政治經濟學,還有為未來科學的社會主義的構想,既有對現實的理論支撐,又有對美好未來社會的憧憬。三是整體性的理論構建的原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特點之一就是從整體上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四是可操性的教育學原則。這個原則可以簡單的講述為兩個更為具體的原則,即可講性和可接受性。前者是對針對教師的教授后者是對學生的接受。馬克思主義不是神秘不可預測的,相反它是活生生的現實再現,它是可以拿來傳授的知識;馬克思主義不是空洞無味的,它是一種方法論,當你把它與具體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時,它將使你收益匪淺。
(二)在研究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在研究中我們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很多的學者對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時也提到了要注意的問題,并給出了自己的不同見解。我覺得有幾個問題還需特別注意“一是理論聯系實際。二是理論武裝人民、服務人民。三是區分理論基礎與具體的方針政策。四是加強理論研究與政策。”[4]
三、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的渠道
(一)認真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
想要掌握一門學科,單單從教科書上去獲取是遠遠不夠的。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最初”材料,是我們離偉人思想更近距離的接觸。對馬恩經典著作的研讀,有利于我們的更準確地系統的把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也有利于我們從原著中看到真理是怎樣闡述的,從而增強我們對原理的認同感,避免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某些觀點隨波逐流,飄忽不定。另外,我們可以從原著中找出哪些是馬克思、恩格斯的觀點,哪些些是后來的學者的解讀和觀點。甚至有學者對馬克思主義原理的誤解和歪曲,都能夠從源頭上劃清馬克思主義者和反馬克思主義者。在研讀原著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做筆記,本著實事求是的心態去研讀,可以把自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自己的看法結合起來寫,這不僅更深層次的理解了馬克思主義,自己也會有也不同的感悟。
(二)系統的研究馬克思的主義的發展史
理清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發展脈絡,又是一個加深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一個途徑。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得以形成和發展的一個過程。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史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掌握它的源流和譜系,分析比較馬克思主義與其他派別的觀點,這樣能使我們更全面的、體統地、更深刻地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我們的理論不是教條,而是包含著一連串互相銜接的階段的發展過程的闡明。”[6]馬克思主義不是教條,而是包括不同的時期,根據不同的具體情況與實踐相結合而發展起來的一種學說。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的。我們要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概念、基本范疇和主要的原理以及對它的演變發展有一定的研究,而不是把馬克思的發展史割裂開來,孤立地研究馬克思主義基本的原理。
(三)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和實踐問題結合起來研究。
自李大釗把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后,中國的革命有了先進的指導思想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毛澤東巧妙的運用馬克思的普遍真理與中國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取得了革命的最后勝利,并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提出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大刀闊斧的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江澤民用馬克思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提出了四有青年,加深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胡錦濤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這是與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相統一的觀點;習近平提出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更具體的行動指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是教條化,它在中國化的過程也是新中國從成立,到政權的鞏固以及實現現代化和向著更高目標實現的過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取得理論成果是顯而易見,但是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貧富差距越來越明顯,在黨的建設方面還不是很完善,盡管現在的反腐力度在不斷的加強,但是也能從側面給出我們警示,我們的黨建制度還不夠完善。遇到這些新問題,我們要大膽做出嘗試然后不斷的總結經驗,我們只有把理論聯系實際,我們才能把解決好問題。
(四)對國外的馬克思主義進行比較分析。
通過與國外的馬克思主義對比,全面的了解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在不同的國家所發展的歷程,形成的不同意識形態以及對國外產生的深遠影響,從中吸取和借鑒有利的因素為馬克思主義的發展不斷的壯大;把國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對比,避免我們簡單的全部接受外來的東西。
(五)準確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概念、范疇和基本原理體系。
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范疇和基本原理體系要準確的掌握,這是進行研究這門學科的最基本要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由一個個概念、范疇和原理組成的一門學科。我們在做這個方面的工作的時候,需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用科學的術語把它表述出來。在用它來指導我們的實踐的時候,要根據我們的實際情況不斷的進行創新,使其形成我們喜聞悅見的具有民族氣息的相對獨立的理論體系。
以上這些方法對于深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有所幫助的,如果我們舍得下苦功夫在這些方面上進行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我們會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層次取得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成果。
參考文獻:
[1]劉明華.論學科教學中的馬克思主義蘊意[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2.
[2]聯共(布)中央特設委員會編著.聯共(布)黨史簡明教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林萬成.嵇文甫學術思想研究[D].鄭州大學博士論文,2015.
[4]吳恒.近年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綜述[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4).
[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6]趙家祥.準確解讀馬列經典著作-紀念恩格斯逝世120周年[J].政黨干部學刊,2015.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4-0163-02
作者簡介:梁珍(1989-),女,漢族,廣西玉林,研究生,廣西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