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 050011
?

對拳擊運動員的速度力量訓練的認識
On Speed Strength Training for Boxing Athletes
河北省體育科學研究所,河北 石家莊050011
郭丞,張建,楊丹,史東林
1前言
在拳擊運動員的眾多身體素質中,力量素質是尤為重要的,它以肌肉做功為主要形式。從哲學和辯證法上我們可以把力量分為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1]。
目前的拳擊競技比賽鼓勵運動員主動進攻、以擊倒對方作為結果的比賽越來越少,身體各方面的綜合能力的比重增加,同時還需要具備突出的專項技術。在拳擊比賽中完成躲閃和出拳動作是以身體的各項素質為基礎的,但其中反應判斷的快慢決定相應躲閃和出拳動作的快慢,然而速度力量又決定了反應動作的快慢,離開速度力量和運動技能,根本談不上迅速的閃躲和快速的出拳。在拳擊比賽中,運動員精神處于極度緊張和高度興奮的狀態,這會使得中樞神經系統在短時間內消耗過多的能量而出現疲勞等情況,從而影響了神經對肌肉的控制,最終降低了運動員的競技表現。這就使得在平日訓練中需關注對速度力量訓練的監控,
并將專項技術動作內容與力量訓練相結合。因為純粹的速度力量是不存在的,在拳擊比賽中,運動員在沒有做出躲閃之前根本無法衡量運動員的速度力量。
目前隨著拳擊運動的發展,越來越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較強的速度力量,當運動員進行擊打時,是要以最大的力量和最快的速度去完成的。其中發展肌肉用力的能力是發展快速力量的基礎,而提高肌肉的收縮速度是發展速度力量的決定因素[2]。
2拳擊項目的速度力量
拳擊運動員在比賽中使用各種拳擊技術,需要多次發揮速度力量,而起主要作用的不是肌肉體積,而是肌內和肌間協調以及肌纖維的快速收縮能力;肌內和肌間協調能力提高、技術動作也就更加符合力學特征和時空特征,肌肉就可表現出良好的速度力量能力。其中肌內協調和肌間協調是指參與完成動作的主動肌、協同肌、對抗肌、不同功用的肌肉群、肌纖維能夠精細的發揮作用。
而拳擊的速度力量的發揮主要依賴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和肌肉做功收縮的彈性。因此,賽前訓練要逐步降低運動負荷,主要強調和練習有關的動作反應速度、運行速度、動作力量的刺激強度、肌肉從放松到緊張快速收縮的強度,使拳擊運動員的神經系統、肌肉系統進入到能夠充分發揮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動作力量的最佳狀態。
3拳擊項目的速度力量訓練
最新的拳擊規則要求在清晰、有力和無遮擋的情況下擊打到地方作為得分的判罰要求,無遮擋原則的出現要求運動員組合拳比例增加,快速有力的單次和連續出拳能力是進攻取勝的關鍵[3]。同時,從戰術上分析通過重拳可以給對手造成更大的沖擊和破壞,這都要求運動員快速力量能力作為保障,這使得拳擊項目的速度力量的訓練顯得尤為重要了。
同時還因速度在拳擊的攻防技術中處于主導地位,用力方式是爆發施力類型,形成加速度運動,所以在大部分研究中都將拳擊歸于速度力量性運動項目。由物理定律決定,拳擊運動員在快速移動過程中進行出拳訓練,可以使增加拳速;同時在現代拳擊運動中速度力量不僅需要表現在擊打動作上,還表現在身體位移等方面,以適應現代拳擊技術中擊打速度和移動速度,并逐漸跟上拳擊技術快頻率、高技術的發展趨勢。
絕對肌力是影響拳擊運動員速度力量的根本要素;然后在已經獲得的力量基礎上,在快速完成動作的過程中,培養這種力量的能力。而在拳擊項目中培養這種能力還需要掌握完整的拳擊技術動作,并反復練習到比較熟練的地步;因此需要漸增訓練負荷,但不能降低對速度的要求,同時保證動作的連貫性和幅度,使得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有絕對力量和速度的自我感知;在將力量訓練結合到專項技術的組合擊打時,需注意各個動作在神經的協調下統一完成。
4拳擊項目進行速度力量訓練的必要因素
力量是拳擊運動員的基礎素質,而速度則是拳擊中致勝的法寶,每一個沒有速度的擊拳是毫無意義的。而速度是指一個最短時間內盡可能快的進行移動的能力,因此,速度的訓練應貫徹于整個運動員的力量訓練過程,其中需要考慮的必要因素有:
1.將括克制性、退讓性訓練作為主要肌肉工作方式,來發展拳擊專項所需的速度力量。
2.阻力的大小,阻力可以在較大的范圍內波動,視練習的性質和目的而定。一般來說通過相對大的阻力來提高運動員的爆發力,而使用較小的阻力來提高運動員在移動和出拳時的起動速度。
3.動作速度,采用不同的速度訓練可以解決拳擊運動員對擊打時爆發力的要求,以及從起動到出拳的速度。
4.訓練負荷的安排,在完成訓練動作時,訓練負荷需符合運動員能夠保持訓練強度的原則,即能夠高質量和高速度的完成每一組動作。具體安排時可根據訓練計劃要求來決定選擇何種訓練動作和阻力的大小,以保證運動員在動作速度不降低。
5.組間間歇時間,肌肉在做功后恢復到原來的機能狀態是需要在初次做功后有足夠的組間間歇時間的。一般來說,局部肌肉工作后的間歇時間可以在30-40秒之內,全身性肌肉工作或單個練習的時間相對較長,間歇時間在3分鐘以內。可通過被動按摩的理療方式來幫助彌補間歇休息時間不足的情況。如果組間休息時間較長,則應安排靜力性牽拉的低強度活動,保證在下一個練習之前使肌肉的工作狀態調節至最佳恢復狀態。
6.訓練強度,練習組數應根據速度練習的性質和阻力的大小來確定[4];一般來說,發展拳擊運動員的速度素質需要按照反應速度、位移速度和動作速度來分別發展。其中反應速度受遺傳和神經類型影響較大,但也可以在后天的訓練中得到一定的改善[5];而通過位移速度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可以更快的移動身體,并滿足專項技術所要求的身體位置;針對拳擊運動員的動作速度訓練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更快更好的完成出拳擊打與防守。
7.結合專項;根據拳擊運動員的自身特點來分別進行起動力量,爆發力和反應力量訓練。起動力量和爆發力的區別在于發力速度變化趨勢和發力時間上,前者發力初期力量增速快,而后者則在后續發力過程中力量增長速度有優勢[1,6]。由于拳擊項目的起動力量和爆發力的發力特征不同,因此在訓練過程中,在確定負荷強度時,應注意區別對待。
此外,有學者研究表明,訓練方法需在注意速度力量和力量速度的區別[7],同時在發展力量和速度的方式也要有所區別,拳擊的速度力量訓練需多安排在非穩定狀態下做到快速出拳,以幫助提高出拳速度;與發展速度力量不同的是,在發展力量速度時要在較穩定平面上進行,以確保運動員能夠發揮出所需的全部力量,最終能表現出技戰術所需要的最大擊打力量。
參考文獻:
[1]蘇彥炬,吳貽剛,袁燕. 拳擊力量訓練研究進展[J].運動,2012,(40):1-3.
[2]Reasons to strength train for amateurboxing Kelly Cordes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 Journal[J].1991.Volume 13Number 5.
[3]宋紅海,樊慶敏,臧廣悅. 規則變化對我國拳擊運動發展趨勢影響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1(35): 116-119.
[4]王德新,陳峰 . 拳擊訓練周期的合理安排[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4,(3): 94-96.
[5]魏金平.淺談拳擊運動員力量訓練的方法[J]. 安徽體育科技2005,26(1):34-35.

Hebei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Shijiazhuang 050011, Hebei, China.
Guo Cheng, Zhang Jian, Yang Dan, Shi Donglin
摘要:在當今拳擊比賽中,拳擊運動員若想贏得比賽,就必須盡可能的挖掘出全部潛力;從運動訓練學角度看,就必須進行全面、系統的訓練,使各方面身體素質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而速度力量是拳擊運動員力量素質的主要表現方式。影響拳擊運動員速度力量的因素有肌肉的彈性以及肌纖維橫斷面積和神經-肌肉系統的功能等;因此在力量訓練中,在關注訓練負荷的同時,還需要盡可能結合運動員的拳擊技術,從而提高拳擊運動員的速度力量,最終能夠盡可能快的完成高質量技術動作。
關鍵詞:拳擊;速度力量;訓練
Abstract:In current boxing competitions, boxing athletes must play their full potential to win the compet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orts training,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training must be conducted to develop their physical quality in a holistic and balanced way. Speed strength is the main expression of boxing athletes’ strength quality. Factors influencing boxing athletes’ speed strength include flexibility of muscle, muscle fiber cross-sectional area and function of nerve muscle system. Therefore, in strengthen training, apart from training load, it is necessary to combine athletes’ boxing techniques to improve their speed strength and finally finish high quality technical move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boxing; speed strength; training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2.011
中圖分類號:G8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256(2016)02-0025-2
作者簡介:第一郭丞 (1981-),男,內蒙古包頭人,助研,碩士,研究方向:體能康復研究。
基金項目:河北省科技計劃支撐項目,(項目編號:1527570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