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秀秋
摘 要:首先分析了小學語文主題單元整體教學的優勢,然后從抓住文本內在聯系和外部聯系兩個部分論述了主題式整體教學的具體方法。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
一、小學語文主題式整體教學的優勢
小學教材中的主題式整體教學對小學課文的學習和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小學生德育工作的開展都有益處。小學語文主題式單元教學法能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加深課文文本的學習,語文的學習是對生活的認知,豐富的材料有利于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每個單元都有固定的主題,其文本內容息息相關,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對課文內容加深理解。主題式單元教學,可以將學習的主題延伸到課堂之外,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在該單元的一個月中進行某主題的德育教育或者思想教育,充分發揮了語文教育的隱性德育教育功能。此外,語文教學在小學階段的教學重心在語文基礎知識方面,而主題式單元教育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聯系單元內的其他課文,從而形成運用普遍聯系的方法看問題的哲學思維。
二、小學語文主題式整體教學的方法
1.抓文本內在聯系點,讓同一主題下的各部分資源相互支持,互為補充
系統論認為有結構的整體大于部分之和。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本身就是一個有機整體,我們應該樹立整體教學觀,整體思考、整體設計、整體認識并整體運用同一主題下各文本之間的內在聯系,讓它們互相支持,互為補充,從而發揮整體力量。
如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由四篇課文和一個綜合練習組成:《海浪》《讀海》《我家門前的海》《海底世界》“探索記錄——海洋的研究”。這個單元的文本內容都與海有關,在教學活動的實施過程中,要對四篇課文和綜合練習的內容進行整合,將收集到的關于海洋的素材資料運用到各課文的講解當中。例如,在網絡上搜索關于海的視頻,BBC世界地理中關于海洋的內容非常精彩。在講《海浪》時可以觀察視頻中的圖像,在講《海底世界》時可以觀看紀錄片中的各種海底生物。這樣在課文文本之外,學生對海浪和海底世界都有直觀的認識和感知,借著BBC中的旁白,學生對海洋的了解遠遠超出課文,在這種情況下《讀海》一文的學習就非常容易了。這三篇課文學習之后學生對海洋自然會產生特殊的情感,在《我家門前的海》學習中,學生對作者對門前的海的熱愛之情也會理解得更加深刻。在第六單元的教學中,發掘各篇課文的內在聯系,先認識美麗的海浪,在潛到海底世界去認識各種各樣的海底生物,不知不覺間就讀懂了大海,自然而然會與《我家門前的海》的作者產生情感共鳴。這樣的教學邏輯和教學內容安排能夠使各篇課文相輔相成,便于學生對單元主題的深入理解。
2.找文本外部聯系點,溝通單元主題與學生經驗以及現實生活的聯系
現實生活是課程資源,學生的生活經驗也是課程資源,只要我們用心捕捉,將其與單元主題有機融合,不僅可以以學定教,有的放矢,還可以化難為易,提高效率。
(1)根據單元主題特點,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遷移性應用。例如,在第五冊第五單元電子時代的主題下,可以讓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來看看哪些電子軟件和電子服務讓學生的生活方便多了,讓學生結合自己用鼠標上網和玩電腦的經驗暢想未來書包的樣子。電子時代的主題下,與當下的互聯網信息時代高度緊密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從而對課文內容有更深刻的理解,進而可以深入淺出地對課文進行講解。當學生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聯系到課文學習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增強了,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2)根據單元主題內涵,溝通學生的現實生活,創造性運用,從而使學生將學習語文課文的中心思想運用到指導其日常生活中。教材文本都是對一種正能量的意識形態進行宣傳,讓學生通過學習對現實生活有所感悟,有利于其養成健康的品格,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第五冊第四單元“美麗的鄉村”主題中,要讓學生對鄉村的花園有認識,要讓學生對《我從山里回》中作者的所見所思所感有深刻理解。然后讓學生對比山村生活和自己的城市生活有哪些不同,從而使學生珍惜優越的物質生活。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主題式單元教學法能夠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來加深課文文本的學習;主題式單元教學法延伸到課外,可以在該單元的一個月中進行某主題的德育教育或者思想教育,充分發揮了語文教育的隱性德育教育功能;主題式單元教育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聯系單元內的其他課文,從而養成運用普遍聯系的方法看問題的哲學思維。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要在教學過程中抓住單元內文本之間的聯系,發掘文本的外部聯系,從而以文本為載體,聯系教材內外,突出單元主題。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江志勇.單元整體教學中的有效整合探微[J].小學教學參考,2010(19).
[2]竇桂梅,柳海民.從主題教學到課程整合:清華附小“1+X課程”體系的建構與實施[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