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第四小學,新疆 喀什 844000)
?
小學語文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思考探析
李芳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市第四小學,新疆 喀什844000)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分層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人士的重視。分層教學不但可以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還可以使每位學生都能夠收獲合適的知識,從而不斷的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分層教學
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發現無論什么樣的班級,一定既有優生,又有學困生。我現在執教的這個班,一部分孩子的父母長期在外打工,有些父母自己也沒什么文化,對子女的學習不夠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普遍不夠,還有一部分學生的父母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這樣一來,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各不相同。上課時往往是少數學生參與,有的學生“吃不飽”,有的學生“吃不了”,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現象較為嚴重。怎樣才能使全班學生在不同基礎上都有所提高呢?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要關注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提高。
在備課時,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不同的要求,并鼓勵他們向高一層目標邁進,這樣才能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果實。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求他們掌握教學要求中最基礎的內容,比如說字詞、朗讀課文等;中等生的目標是學會閱讀,體會課文中關鍵的詞句,體會作者的情感;優等生則是拓寬閱讀視野,揣摩并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提高寫作能力。這樣整體下來教師就會對班級中所有學生各方面的具體情況有所了解,為以后的分層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若干組,若干層面上分別上課、指導,以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原來學習基礎上的迅速提高。但是,每一個學生在不同的課例當中表現出來的情況不可能是一樣的,再加上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綜合素質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時刻注意學生各方面的變化,及時對學生層次進行調整,以適應不同學生不同階段的需求,這樣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雖然教師心中對學生已經分層,但在分層教學中不能表現得太過死板,就簡單地認為某些學生固定屬于哪一層次而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忽視了層次之間又有多種層面的存在,這樣的分層很容易讓學生感覺被歧視,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違背我們的初衷。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的法子根據學的法子”的主張。設計分層作業可以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進行科學設計。可設計落實課標要求的基礎訓練題、發展思維的思辨型訓練題和拓展延伸訓練題。在思維訓練中體現不同的教育對象的不同要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一題一解,就題論題,先把題目弄懂;對于基礎好的學生可以要求一題多解,對同一例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啟發引導,一題多變,拓展延伸。第二:制定豐富、靈活的分層次作業,讓學生自主選擇,以適應不同天賦孩子的需求。第三: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教學中,作業也要體現分層,難易有別,讓低、中、高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都能在寬松的作業氛圍中積極地參與進來。在課堂教學中,要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所提的問題和布置的作業就要體現坡度,要讓優等生吃得飽、學困生能消化。尤其要關注學困生,因為他們的學習基礎較差,成績進步不明顯,在同學之間、老師和家長的壓力下,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我們要有針對性地幫助這些學生,教授他們正確的學習方法,布置單獨的作業,比如指導課外閱讀,多寫隨筆等,從而引導他們學習。在課堂教學之外,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可以發揮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優勢,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反過來促進課堂學習。重視分層提問和作業,可以有效樹立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讓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堂課里都能發揮作用,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學習中學會學習,是最為重要的。我們面對著每個學生都存在著差異,這是絕大多數老師所認可的,對他們實行分層教學也是大家認為比較合適的。我認為分層教學不是一種模式,而是一種理念。所謂“教學模式”其實是某種教學方法在課堂上的運用。而教育、教學方法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的。把某種教育、教學方法當作一種模式硬套在一堂課上,我想是行不通的,也是不可能的。相信每一位教師都有這樣的體會,在每一堂課的教學過程事都是在多種教學方法靈活、綜合運用的過程中完成的。要使一堂課獲得成功,不管使用什么方法,都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主體地位得到落實,而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就不可能不分層次、層面進行教學。在分層教學中還要注意層次互動、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共同提高。例如在朗讀方面,先請閱讀能力較差的同學朗讀,讓同學們進行評議,再請具有一定閱讀能力的同學朗讀,還可以請同學邊朗讀邊表演。
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十分重要,恰當的評價能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在課堂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對學困生,我以表揚鼓勵為主,并稍微降低評價標準,尋找、肯定他們的閃光點,讓他們嘗到成功的喜悅;對于中等生采用激勵性的評價,指出他們不足的地方,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們不甘落后,積極向上;對于優等生,采用競爭性評價,堅持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謙虛、嚴謹、努力拼搏。
人們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它的最大弊病就是忽視了學生客觀存在的著差異.直接壓抑了大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也應該特別注意對不同學生的評價,讓每一位學生進步,不落下任何一個學生是我們的宗旨。
總之,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語文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小學語文分層教學應立足于真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實踐,變機械抄寫背為巧用方法,變單一課本為多種渠道,變狹隘課堂為廣闊生活,讓我們的學生切實提高學習的效率,全面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濮坤. 小學語文教學創新的實踐思考[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1,05.
[2]齊敏,李維佳. 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06.
[3]陳文藝. 對小學語文“分層教學”實踐探索[J]. 科技信息,2006,04.
[4]陳映潔. 對小學語文教學創新實踐的幾點思考[J]. 教育教學論壇,2014,33.
[5]狄憲忠. 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05.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2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