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玲(新疆庫車縣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 842000)
?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探析
孫慧玲
(新疆庫車縣第七小學,新疆 庫車842000)
摘要:語文是一門與我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門學科,語文課本中的內容很多源于現實生活中作者的真實寫照,學好語文課程使得學生們能夠更好的感悟生活。反之,生活又是語文源泉,很多作家藝術家在作畫寫文章時,題材多來自于生活。為此,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教學時,一定要聯系生活。
關鍵詞:語文教學;生活化;情景教學
語文是我國學生必修課程,語文課的實踐性很強。新課改后,大綱主張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生活,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還能夠使學生學以致用。教學過程也更加科學和靈活,教學方式更加全面。生活化教學是指通過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來實現語文教學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通過生化教學,讓小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不再那么枯燥乏味。
小學語文課本中一些優秀人物文章記錄于90年代初期,例如,魯迅、老舍,它們生活的年代離我們相對久遠,為此,在讀他們的文章時,學生往往比較陌生,畢竟不是出生在哪個兵荒馬亂的年代,許多學生都是理解不了作者一些句子的用意。所以,要么認識不全面,要么對文章認識不深刻,這不利于學生學習該文章。有些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閱歷少,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讓學生觀察生活,拓展自己的生活視野,以便于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例如,教師在教授《仆算子》時,如果學生不了解當時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反帝、反修的激烈斗爭,或者革命處在那個階段,很難了解詩人是在什么心境下作的詩。但是,如果直接給同學講述長征的歷史,學生肯定覺得枯燥。為此,教師可以先給同學們講述偉大領袖毛主席的生平事跡,然后在結合文章寫作背景,毛主席借隆冬里盛開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去展示自己的俊俏。
學習語文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語文課所涉及的知識也比較廣泛,如:思想品德、自然科學、歷史等包含其中。許多學科知識都是源于生活,最終又將服務于生活。為此,在語文教學中要,教師可以更多的結合其他科目的知識,這樣可以使得語文教學更加豐富,使學生對學習語文產生更多的興趣。
1.從生活中學習語文。
小學生在對語文學習中,認識水平往往不高,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生活教學為教師指明了教學方向。就是讓學生從生活中尋找語文蹤跡,以此更好的學習語文。例如,一位學生在學校玩耍時,撿到10塊錢,這位學生沒有將錢財占為己有,而是交給了學校的教務處。教務處首先是用學校的喇叭對全校師生認領,貼在學校公告欄上,在下周一的升起儀式上表彰該同學的拾金不昧行為。又比如,在學習《春天來了》一文后,安排“走近大自然”、“走進春天”的綜合實踐活動,大自然也是“課本”,這本“書”里有很多的知識,那么都是有哪些知識呢?你在春天都看到了些什么?問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我讓學生課后分組去探究,制訂研究計劃,并且指導了探究途經:可以在書中獲取,可以在網上看看,可以問別人,當然最好是自已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答案。學生的熱情很高,積極參與,在這里,沒有“差生”,全是優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獲得新知識,又不斷地產生新的疑問,在他們的腦袋中又有了許多新的問題,這些問題像一塊塊小磁鐵,深深地吸引住了學生,引著他們走向科學的深處。在這里,學生的思維面非常廣,有談鳥的,有談小溪的,有說魚類的,還有說植物的……有的還根據花兒開放的特點,編出了四季花譜,根據花兒每天開放的時間特點,繪出了鮮花時鐘,根據花的藥用價值,寫出了花茶經……這樣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提高了信息處理能力、分辨能力和反思能力。此外,教師應該學生每周至少寫三篇日記,通過日記記錄每天愉快的事情,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2.創建生活化情景教學。
情景化教學也是現今教學者比較常采用的一種模式。情境化模式教學通過直觀感受課堂氛圍,使學生對教師講述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而生活化教學則是將生活與教學二者相結合,使得學生能夠有更好的認知,對生活的熱愛。例如:學校應該每年舉辦幾次學生工藝活動,可以讓學生去公園擦公告牌什么的,還可以帶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或者去參加文化博館等。通過讓學生參加活動,使他們對懂得感恩,收獲快樂。
合理的使用多媒體教學,例如:在學習“小馬過河”“狐貍和烏鴉”時,教師可以多找一些相關動物的圖片或視頻,通過給學生真實的視覺體驗可以勾起學生對于該文章的好奇心。教師在學到四季有關的文章時,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師,采集不同季節的樹葉,觀察各個季節的不同之處,并讓學生記錄下來,讓學生更好的感悟生活。
3.布置作業生活化。
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布置作業就是讓學生背寫課后的生字生詞、做練習冊。沒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對于這些書面作業,學生往往完成的過于形式,即使學生寫了一遍,看了一遍也難以保證記住。生活化教學,語文作業也包含在內,長期的作業可以是讓同學們講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生活中有意義的事情記錄在日記中。此外,教師還可以針對有條件的家庭,讓學生養一只小動物,或者植物每天記錄它們的成長。以此訓練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觀察事物的能力。
結束語:總上所述,生活化教學更多的是結合實際生活,學校通過舉辦一些活動,讓學生感悟生活,發現生活當中的真善美,并通過寫日記等形式將有意義的事情記錄下來,生活化教學有別與以往的教學方式,豐富了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獲得了更好的生活體驗。學生在寫日記,不僅可以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能更好的感悟生活,通過日記留住生活中美好的畫面。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合理的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記錄生活中的點滴,再結合課堂內容,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丁燕. 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的探索[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年11期.
[2]李永麗.小學語文教學生活化教學方法淺探[J].學生之友(小學版)(下);2011年03期.
[3]郭吉士.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初探[J].文理導航(下旬);2011年07期.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