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愛清

【摘要】目的 研究并分析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對照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則聯合綜合性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的平均血壓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護理過程中,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血壓得到更佳控制,并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健康教育;血壓控制;遵醫行為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9..01
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高血壓已經成為了我國的公共衛生難題,且發病率持續增高[1]。相關的調查研究報道稱,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大約有四成患有高血壓病[2]。作為一種慢性疾病,高血壓病需要患者長期服藥以控制自身的血壓,這就意味著患者自身的遵醫行為會對疾病的治療和控制產生較大影響。在本次研究中,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實施了綜合性護理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對照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其中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60~89歲,平均年齡(68.8±11.6)歲。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68.6±11.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則聯合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定期講座
由主管醫師或護師為患者定期舉行高血壓病防治相關知識講座,1 h/次,讓患者了解高血壓疾病的有效預防措施、治療干預方法、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以及新的研究進展等。講座完畢后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實際情緒,針對其血壓、服藥、心理情況進行個性化指導。
1.2.2 用藥指導
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動態血壓值或血壓雙峰-谷的規律以及藥物的起效時間對患者的用藥時間進行合理的、個性化的安排。讓患者了解用藥后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囑咐患者不必驚慌,通常能夠自行緩解,避免患者心理負擔加重引發的應激能力提高,產生嚴重后果。對患者反復強調按時按量服藥的重要性,告知患者若擅自停用藥物會對心腦血管造成沖擊,并損害相關臟器,提高他們對遵醫囑服藥的重視程度,并形成良好的服藥習慣。
1.2.3 飲食生活指導
讓患者認識到飲食和高血壓病有著密切的關系,囑咐患者合理飲食,控制每日食鹽的攝入量,尤其是嚴重高血壓患者,每日食鹽的攝入量應低于2 g。食物應保證低膽固醇、低脂,少吃動物內臟、肥肉、油炸食品。要求患者戒煙限酒,讓患者了解吸煙能夠增加去腎上腺素以及腎上腺素的分泌,從而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快,甚至引發心腦血管疾病。若患者體重超重,應戒酒,或者每日的酒精飲用量低于20 g。
1.3 評價指標
統計對照組的平均血壓值,并與觀察組的相關數據進行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的平均血壓值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相關的研究報道稱,我國高血壓病的控制率及治療率均不甚理想,值得注意是,高血壓病的治療除了藥物干預外,患者不良生活習慣、飲食結構的改善也十分重要[3]。而在高血壓病的傳統治療當中,均以藥物治療為主,患者容易產生藥物不良反應,并出現耐藥,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了綜合性護理干預,經對比分析研究可知,觀察組的平均血壓值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高血壓病的病情進展緩慢,病程長,對患者的心、腎、腦均是關鍵的致病因素,而積極的防治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阻滯疾病對患者靶器官的損傷,因此護理干預十分關鍵。在高血壓病患者的護理干預過程中,應著重于患者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遵醫行為的形成,這樣才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血壓,并對并存癥狀以及其他的危險因素進行控制,從而使患者的血壓能夠更加穩定,并實現帶病長壽。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患者的護理過程中,綜合性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血壓得到更佳控制,并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毛曉潤,杜文娟,徐月貞,等.綜合護理干預預防社區老年高血壓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評價[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05):575-578.
[2] 張士翠,付 菱.個體化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2):1114-1115.
[3] 牟寶華,徐厚蘭,耿桂飛,等.中老年高血壓體檢人群體重指數與血脂、脂肪肝的相關分析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06):5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