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枝

【摘要】目的 研究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采用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中醫組和常規組,各45例。常規組施行肝硬化常規護理模式,中醫組則采用中醫臨床護理路徑,觀測并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相關指標數據。結果 中醫組患者在服藥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生存質量三個指標上均高于常規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施行中醫臨床護理路徑,能有效提高療效及患者滿意度,在臨床工作上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和推廣意義。
【關鍵詞】乙肝后肝硬化;中醫護理;臨床護理路徑;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248.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04..02
臨床護理路徑是一個完整嚴格連續的護理計劃,有助于指導護理工作的展開,提高患者主動參與治療護理的積極性[1]。在病癥治療中,我國傳統醫學重注重調理養護,故有“三分治,七分養”之說[2]。將中醫理論融入臨床護理路徑,運用中醫的理論觀念,對患者病情進行監測、治療,在用藥、飲食上調控護理,并關注患者心理健康,注重溝通疏導。中醫臨床護理路徑是CNP中重要的一種路徑模式[3]。故通過對我院近一年來9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臨床護理研究觀測,分析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中醫組和常規組,各45例。其中男48例,女42例;年齡34~71歲,平均年齡(44.21±8.1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常規組采用肝炎后肝硬化常規護理,中醫組采用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如下:
(1)成立中醫臨床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做組長,配置臨床經驗豐富善于溝通的護士做責任護士,下級護士做協助。并根據中醫護理方面的需要,加入中醫師作為顧問;(2)制定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綜合國內外數據資料、中醫整體觀念、臨床護理經驗及患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制定中醫臨床護理路徑;(3)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的具體執行。患者入院后即配給一名責任護士進行入院后健康知識教育。具體包括疾病成因、治療機理、具體治療方案和護理流程。詳細指導患者正確用藥,服用劑量和時間,中藥湯劑的注意事項。幫助患者理解配合醫護工作,主動參與治療護理。住院期間,根據標準對患者辯證分型,展開相適宜的中醫護理。氣滯濕阻的患者,需關懷開導,配以適當運動,提升氣血循環,飲食清淡,少食多餐。通過食療、針灸、局部按摩、外敷等方法配合治療。水濕困脾的患者忌潮濕,多運動,飲食以健脾溫陽利濕的為佳。根據具體癥狀采用食療、熱敷等方法對癥施護。水熱蘊結的患者要注意黃疸的發生和程度,及時隔離治療,要求室內干燥涼爽,飲食上選擇滑利滲濕的食物,瘀結水留的患者建議適當運動,以利氣血,飲食也以行氣活血的為主,可進行食療。不同癥狀和體征也應選擇不同的中醫護理技術:中藥灌腸/結腸透析、貼敷治療、中頻脈沖肝病治療儀[4]。護理中考慮患者需要,配合一些情志護理的措施幫助患者調整心態,根據中醫情勝情法來幫助調節患者情志,也可采用音樂療法緩和患者焦慮、失眠等癥狀。出院前,需對患者再次進行健康教育,確保患者出院后自我護理,穩定病情。路徑執行中,每一項目需登記在冊,注明時間、對象,由護士長每周進行一次檢查;(4)醫護人員的培養。采用多種方式對中醫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者進行培養,確保給予患者最專業的治療護理。院內組織護士培訓班,要求人人參與;分批次派遣醫師護士進修學習;邀請領域內專家來我院進行講座指導。
1.3 觀察指標
服藥依從性:評判標準為藥物臨床試驗(CPAT)中的相關標準。共計四個問題,四個問題全依從,為依從性良好;有任一問題不依從即判斷為依從性不良。
生存質量評價:采用普適性簡明健康問卷(SF-36)測試患者護理前后得分,分值提升即表明生存質量得到改善。
并發癥發生率:原有病癥基礎上出現一種或以上的并發癥即判斷為并發癥發生。
護理滿意度:患者出院前進行滿意度調查,滿分5分,對應等級為非常滿意(5分),滿意(4分),基本滿意(3分),一般(2分),不滿意(0~1分)。得分大于或等于3分即統計為滿意,否則視作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中醫組患者在服藥依從性、護理滿意度、生存質量評分三個指標上均高于常規組,且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臨床護理路徑更關注患者需求,計劃性強,規范合理,醫護工作效率高,患者臨床滿意度也高[5]。結合中醫理論和技術,能有效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改善生存質量,確保療效,并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綜上所述,在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對乙肝后肝硬化的治療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海燕.中醫臨床護理路徑在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16):1792-1793,1795.
[2] 唐 穎,馬 英,黃軍英,等.中醫院中醫護理健康教育與中醫護理技術應用現狀分析[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4,(2):333.
[3] 馮運華.中醫護理優勢與展望[J].護理學雜志,2003,18(4):320-321.
[4] 朱 江.注重發揮整體護理中的中醫護理優勢[J].遼寧中醫雜志,2005,32(5):489.
[5] 李 毅,劉 艷,寇小妮,等.乙肝后肝硬化中醫癥狀學主成分分析[J].中醫藥導報,2012,18(4):1-4.
本文編輯:孫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