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佳佳
【摘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一直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廣大數學教師教學的重點。對于小學生而言,應用題教學不僅考察了學生對于基礎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而且還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促進學生今后更好的學習專業性知識。因此本文就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根據其特點制定有效教學策略,提升整體數學應用題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應用題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也是重要的難點教學知識,更是提高學生綜合數學水平的關鍵內容,注重培養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體現。對于小學生而言數學知識應該是互相滲透、融會貫通的,并且知識點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只有正確認識應用題的概念內涵,并了解應用題教學是學生掌握數學知識的關鍵,教師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學習現狀進行了解和分析,找出在數學教學中不足之處,并根據其問題制定有效的應用題教學策略,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這樣才能提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整體質量。
一、當前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現狀分析
1.教學教材把握不正確
在數學教材中并沒有設置單獨的篇章來教授應用題,而是分散到練習題和例題中。教材中應用題很多是以圖畫的方式出現,問題和條件都在畫面中,并且不同種類的應用題非常多。部分教師不適應應用題教學教材,欠缺明確的應用題教學編排形式,無法掌握新教材的核心教學內容,這使得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也欠缺有效的解決辦法。
2.應用題欠缺生活性內容
通過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現狀了解與分析,應用題在解析上存在著與實際生活聯系較少的問題,并且未將題目與小學生周圍的實際案例聯系起來。所以學生在理解上會存在一定的難度,不利于應用題教學水平的提高。小學生由于年紀較小,本身活潑好動、自制力不強,再加上教師運用灌輸教學方法,并且教學內容也欠缺生活性,無法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導致學生無法理解數學應用題的具體內容,這阻礙了學生學習數學能力的提升。
3.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單一
素質教育要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形式,這樣才能促進學生全方面能力的提升,但教師的觀念并沒有及時轉變過來,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極為單一化,沒有突出以學生為主體地位。老師的教學方法依然陳舊,課堂上整體教學效率偏低、互動機會較少、從而忽視了師生之間的溝通重要性。大多數教師都已講解為主,學生學習狀態較為被動,整體教學氛圍不夠活躍,這使得有些學生在學習中欠缺主動性和積極性,甚至有些學生還會出現厭煩心理。所以在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未來健康穩定的發展狀態。
二、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策略及方法
1.準確把握應用題教學特點
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題的主要教學目的與任務就是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與解題思路,讓小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打下堅實穩定的基礎。所以小學數學教師應該知道怎樣精準的把握住應用題的教學特點,并且讓學生更好的吸收和掌握應用題的解決方法,從而得到更好的教學成果。
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的講解與指導讓很多學生分析問題、理解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但也有一部分學生不知道怎樣解答應用題,找不到問題的關鍵點和解題思路,從而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教師在教學中只重視各種解題訓練,并不重視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結合這一問題形成的因素,找到有效的解決辦法,掌握數學應用題教學的特點,利用有效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學習數學應用題的興趣,提高學生理解應用題的能力,因此準確把握應用題教學特點是教師培養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2.讓應用題聯系現實生活、加強學生對其的理解
以往的應用題教學方法都是采用常規的課堂教學方式,將應用題與現實生活完全隔開,使學生不能學以致用。雖然已經有著相關的理論知識,但面對應用題解答的時候還是無法理解其內容。所以為了激起小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更好的理解應用題,應將應用題現實生活化,使學生在題目中聯系實際,把它應用到日常生活的同類問題之中。
3.提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教學內容,使學生良好的訓練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教師要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建立和諧師生關系,這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有著非常大的幫助,通過讓學生在解答問題時不斷拓展思維,使學生更加深入理解應用題。并且在數學應用題教學及練習結束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相應的鼓勵,提升學生自信心,促進學生良好發展。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數學教學內容,教師必須提升對數學應用題教學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要準確把握應用題的教學特點,結合現實生活內容設計教學模式,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小學數學應用題內容,從而促進學生整體學習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未來良好發展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