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以及將來的生活、就業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位在農村小學工作了十幾年的我來說,我非常盡職盡責,想方設法搞好小學數學教學,努力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做法
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以及將來的生活、就業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作為一位在農村小學工作了十幾年的我來說,我非常盡職盡責,想方設法搞好小學數學教學,努力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素養。因此,我在課堂教學中,相當注意培養小學生的各種能力,以便能夠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促進教學相長。下面,我就結合這些年的教學實踐與努力,談一談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些做法,不足之處,望請見諒: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自我主動學習是新的數學課標所提倡的。通過學習教育心理學,我們了解到孩子們被動的接納學習,孩子們的學科成績是不會穩步提高的;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自愿學習,才能喜愛學習,才能樂于學習,才能逐漸地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不管是問題設計、還是作業的預設特別注意引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不斷提升孩子們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樣以來,同學們的數學能力自然而然也會獲得長足進步。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方程》例7時,整個教學環節全都體現了同學們自我主動學習的過程。小學生雖然第一次利用方程解決相關問題,但是之前已有看圖解方程的經歷。所以,教學的設計以同學們自主發現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為主,既體現了孩子們的主體性,又體現了老師的主導性。授課中,同學們自愿主動地參加了教學的過程,師生共同體驗獲得知識的樂趣,分享收獲知識的快樂。
二、課時內容注重結合學生生活經歷
生活處處有數學,生活處處用數學。從這句話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數學與生活之間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因此,我們數學老師在進行數學教育時,所選擇的課時內容應該是緊密的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們認識到學習本門課程的意義,激起孩子們學習本學科的熱情,還可以拉近生活與數學課程之間的距離。同時我們任課教師還應該鼓勵同學們運用學習的學科知識去嘗試解決身邊的相關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例如在教學五年級《公因數》一課時,在導入新課時,我生動地創設了“廚房鋪地磚”的生活情景,自然地把同學們帶入到求知的氛圍中去,通過設疑讓孩子們從身邊生活中提出問題。創設這樣的情景,一方面可以調動孩子們上課的熱情,并感悟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還能夠培養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重視培育孩子們思考探索的能力
在十幾年的小學數學教育中,我深刻地感悟到: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引導小學生思考探究問題,有意識地培養小學生思考探究的能力,對于孩子們不斷提升學習數學的能力,有著相當突出的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非常注重給學生預留出獨立思考探究的時間,引導學生在思考探究的基礎上自己獨立主動地獲得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圓的周長計算實際運用》教學例6時,我先讓學生觀察主情境圖,想辦法準確地測量出花壇的直徑,使學生認識到直接測算不太方便,然后引出先測量花壇的周長,再計算的方法。計算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計算圓的直徑,再通過比較,了解不同算法的異同點,感知解決問題的策略。通過一系列的活動,孩子們深刻感知了已知周長求直徑的方法,培育了同學們獨立思考、探索問題的能力。
四、重視培育小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
數學新課標提倡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同學交換思索的過程和結論。因此,我在數學課堂中,努力把數學教學的過程轉換成師生共同探討知識的過程,充分激發同學們的求知欲,培育孩子們小組合作的能力,課中預設幾個環節讓同學們進行合作探究。在交流合作中,加深對課時目標的掌握,體會交流合作的快樂。
比如在教授《真分數和假分數》例3時,我通過舉出更多的關于假分數的例子,讓小學生理解什么是假分數,然后通過學生在小組里進行分類,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引導同學們通過歸納、分析建立假分數的定義。
以上就是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所采取的一些有效做法,盡管還存在諸多的不足,但我絕不會停下探求教學的步伐,我會繼續潛心研究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便能夠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2011年數學課程標準.北師大出版社
作者簡介:
張樹偉(1978~),男,漢族,安徽懷遠人,大學專科學歷,小學高級教師,現就職于安徽省懷遠縣常墳學區張家圩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