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偉
摘 要:游戲是一種基于個體內在需要的自發自主性的活動,是幼兒的基本活動。民間游戲一直是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幼兒教育集團第三幼兒園的特色游戲活動之一,學校充分調動幼兒家長、教師的積極性,通過他們廣泛收集民間游戲,將民間游戲靈活地、創新地融合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它既能促進幼兒基本動作、口語能力和社會性的發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合作能力、仿編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社會性;創新能力;合作能力;民間游戲
一、民間游戲促進幼兒發展體能,增強體質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但幼兒本身體質比大人弱,易感冒,最好的辦法就是增強他們的體質。許多民間游戲就以體育鍛煉為主,例如丟沙包、滑板車、踩高蹺等游戲都能有效加強孩子們的手腳動作,這些動作可促進幼兒的骨骼肌肉的發育,鍛煉幼兒的動作技能和技巧,從而增強幼兒的體質。民間游戲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其中許多游戲能促進幼兒走、跑、跳、鉆、爬、平衡等基本動作的發展,為幼兒的運動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如“揪尾巴”,幼兒在活動中需要用到躲、閃、跑等技能。又如“梅花樁”,幼兒在梅花樁上可以跑和跳,鍛煉幼兒的跳躍能力、反應能力,加入其他輔助器材還能鍛煉幼兒的平衡性,幼兒身體的重要部位都能得到鍛煉。
二、民間游戲促進幼兒的社會交往,克服“自我”
當今社會獨生子女居多,幼兒在行為上過于自我,以自我為中心。而民間游戲恰恰可以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在民間游戲中,很多游戲需要多個小朋友一起玩才可以進行,這樣也就增進了幼兒與他人友好相處的感情。同時,在這些游戲當中,可以讓幼兒學會遵守規則,并克服在家里養成的任性、唯我獨尊的一些不良習慣,促進幼兒交往能力的發展。
如在“狼吃小羊”的游戲中,因為需要兩人來圍成一個羊圈,中間只能進一只小羊,許多小朋友都想讓自己來當中間的這只羊,可游戲規則必須要羊圈,這可怎么辦呢!幼兒必須想辦法來得到這個寶貴的名額,于是他們就會采取不同的辦法,輪著當小羊。在這個過程中就需要幼兒之間的交流、溝通,充分培養他們相互協調、主動開動腦筋解決問題的能力。由于創造了更多幼兒與同伴的交往,他們因此能真正體會到自己是集體的一員。一方面幼兒要表達自己的意愿、主張、態度;另一方面幼兒還要理解他人的意愿、主張、態度;并作出回應。這都為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三、民間游戲有助于幼兒良好心理品質的發展,培養意志
實行保教結合的原則,以幼兒發展為本,促進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是幼兒園的主要任務。其中,加強幼兒的品德教育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訓練,對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民間游戲起源于民間,種類繁多,幼兒在活動中心情愉悅,自由選擇不受限制,同時許多民間游戲又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競爭性。
例如:頂鍋蓋。孩子兩兩合作,一邊念兒歌,一邊做動作,念到“噗,三口風”時,用手做鍋蓋的幼兒需要立即去捉頂鍋蓋幼兒的手指,當然,也會經常被捉。游戲的趣味性深深地吸引著幼兒繼續參與,從而使幼兒形成一股不服輸的精神。
四、民間游戲促進親子間的交流,增進親子感情
由于民間游戲材料易制作且耐用性強,家里的易拉罐、鞋盒、報紙都可以用來制作,家長和孩子可以一起利用這些廢舊材料制作民間游戲器材。在收集與制作的過程中,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同時也能讓家長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因為民間游戲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很多游戲可以大人和孩子一起玩。當家長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放下手機、關掉電腦,和孩子一起玩民間游戲時,可以邊玩邊與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童真的世界,順便走(找)回自己的童年,何樂而不為呢?少讓孩子玩點手機游戲,帶上孩子和父母來到戶外,一家三代玩老鷹捉小雞、翻花繩等,一起體驗民間游戲帶給家庭的樂趣。民間游戲滿足了幼兒的精神需求,又能達到家人同樂的最佳效果,在為親子雙方帶來歡樂的同時增進親子感情。
在幼兒園中開展民間游戲,不僅是一種嘗試,更是一種需要、一種新的體驗。讓幼兒在快樂有趣的民間游戲中得到成長,使得民間游戲這一珍貴的民族文化財產可以得以延續,讓從民間來的游戲重新回到民間,并在我們民族的世代傳承中不斷發展和壯大!農村民間游戲的多重教育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對幼兒身體發展具有關鍵性的作用。我們要充分利用和挖掘農村的有利資源,傳承和保留我們的傳統文化,從而促進幼兒身體健康、和諧地發展。
參考文獻:
[1]丁亞紅.民間游戲走進幼兒園[M].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4.
[2]智 學,張建歲.民間游戲在幼兒園活動中的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單位: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幼兒教育集團第三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