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興
摘 要: 如何打造高效課堂?作者認為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學生有了興趣就會啟動思維,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學習,是提高學生的處理信息能力、培養學生信息素養的關鍵。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學習興趣 自主學習 高效課堂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信息技術引起傳統教育方式發生深刻變化,信息技術課程不僅僅是輔助學科,更是越來越多地幫助我們學習和生活的基礎學科。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課程,很多教法、學法沒有一定的模式,因此需要個性化的教學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適應當前的發展趨勢。為了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體會學習的樂趣,以培養學生對課程的興趣、以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為目標,我在教學中進行了一系列嘗試。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孔子說:“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的這段話肯定了啟發的作用,尤其強調了啟發前學生進入學習情境的重要性,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是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外界一般認為信息技術課就是單純地講授計算機知識,其實不是,例如在FrontPage2000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先演示自己制作的網頁“寵物世界”,漂亮動感的頁面頓時吸引所有學生的注意,他們會很好奇:這是怎么做出來的?這時就可以抓住時機引入新課,然后布置任務:讓每位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制作網頁,要求頁面生動活潑、結構合理、色彩搭配適當。這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本課通過設計情境、任務驅動的方式達到自主探究的目的,讓師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完成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對信息技術這門課程重新認識,更充滿好奇,輕松地達到教學目的。
二、“多維”教學,整合新思路
“多維”教學是借助可以融合信息技術教學的載體整合教學內容,其中包括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等多種介質,相輔相成,發揮其優勢。具體方法是通過制作課件或多媒體演示、網絡教學等多種方式完成的教學手段。
在課堂上使用這樣的教學法工夫要用在背課階段,一定要讓整合后的教學內容與所用的教學方法相得益彰,才能真正體現“多維”的妙用,在學生感興趣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否則會造成學生偏愛學習形式勝于內容的現象。例如在教學《互聯網》這一單元時可以采用多維教學法,把這個單元的四課內容做知識重組,給每一課都重新命名,讓學生耳目一新,由原來的舊知識整合為《一起暢游網絡世界》、《郵箱小秘密》、《網絡世界任我“上”“下”》、《網絡安全有你我》四部分,這樣內容顯得很整齊,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切換運用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多方位地展示互聯網世界的奇妙,帶領學生遨游在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讓學生體會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奇幻與多姿多彩,我們利用郵箱的“小秘密”交流著學習和生活,開啟適用于中學生的網絡平臺,學生興趣盎然。最后一課是信息安全知識,教會學生面對形形色色的信息該如何分辨信息的利弊與真偽,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對于學生信息素養的形成有重要意義。“多維”讓這一單元的知識充滿奇幻的色彩,學生不再沉迷于上課就要上網的固定模式,可以讓老師組織課堂教學變輕松,學生雖然對網絡不陌生,但通過這次學習才真正認識到網絡的無限大,真正理解信息社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讓學生明白為什么說網絡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
三、“游戲”教學,學自玩中來
課堂教學也可以適當結合“游戲”教學法豐富信息課堂。通過對七八年級發放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對于游戲教學法很感興趣,對于調查問卷過程中涉及的游戲種類,由于年齡階段和性別的不同,高年級學生更喜歡中大型的網絡游戲,而低年級學生更喜歡一些flash小游戲,男生喜歡動作類、體育競技類游戲,女生更喜歡休閑娛樂、裝扮類等游戲。在游戲與信息技術課程整合過程中,游戲并不是單純的娛樂活動,而是以富有趣味的途徑將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例如七年級剛入學的《指法練習》一課,雖然從小學三年級就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可很多學生打字依然是“一指禪”,記不住鍵盤字母的位置,讓學生在word中練習打字他們覺得枯燥,就開始聊天、搞破壞,一節課下來課堂氛圍變得越來越不和諧,所以在這一課中我們可以用打字專用游戲模版,這樣,枯燥的打字沒有了,換來的是多種小動物此起彼伏出現、警察與小偷的賽跑、找果子等小游戲,學生在相互比試誰找到的動物最多,誰用的時間最短,誰可以盲打,使課堂氣氛輕松而有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對學習活動充滿熱情,為打造高效課堂提供很好的機會。
游戲教學是一種教學方法,然而游戲的趣味性容易使學生陷入其中而忘卻學習任務,所以教師必須發揮其主導地位,合理安排游戲時間,在游戲過程中及時監督,巧妙地把“任務驅動”轉換為興趣濃厚的“自主游戲”,兩者彌補了各自的弱點,整合了強項,而不能讓游戲的娛樂性掩蓋課堂的嚴肅性。這就需要教師更好地把握引入游戲的尺度,不能以玩代教、因玩誤教。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某個問題產生興趣,才會啟動思維,主動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主動獲取相關知識。一個人只有在做事情時感到其樂無窮,精神才會高度集中,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聰明才智,才能有所創造、有所發明。興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是打造信息技術高效課堂的必要條件,莎士比亞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所以在信息技術課堂中,興趣是打造高效課堂的原動力。
參考文獻:
[1]苗逢春.信息技術教育評價:理念與實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2]王景英.教育評價理論與實踐.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2002.
[3]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4]陳友.新課程改革下的信息技術要求[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4).
[5]余勝泉.基于Internet的學習模式.中國電化教育,1998.4.
[6]吳南.促進信息技術高效課堂形成的幾點實踐和思考[J].吉林教育,2011(16).
[7]冀淑敏.初中信息技術教師知識管理能力構成及現狀調查[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