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口語交際教學作為語文教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前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分別從口語交際教學話題的選擇、口語交際教學的組織形式、口語交際教學的課堂展開三個方面進行了探索,并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口語交際;話題選擇;組織形式;課堂展開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口語交際教學的具體目標:“具有日常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可見口語交際教學已成為語文學科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從現在的口語交際教學實際情況來看,教學狀況和效果都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所選口語交際教學的話題不合學生的口味,學生不愿說,有時也無話可說。
2.許多教師在課堂上啟發引導不力,課堂說話難以向前展開,學生說話的欲望沒有被激發,課堂上出現了“擱淺”現象。
3.由于口語交際的教學評估機制不全,學校、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口語交際教學。
諸多原因導致口語交際教學的效果顯然不理想。如何改變口語交際教學的現狀,我們進行了三方面的探索,并收到了比較滿意的效果。
一、口語交際教學話題的選擇
話題的選擇是上好口語交際課的基礎,要想讓學生想說話,說真話,并投入感情,話題的選擇就要抓住學生的心理,就要選擇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人和事及生活中的一些熱門話題,這樣學生才有話可說,才會去表達與交流。
1.以與學生生活關系密切的人和事為話題。這類話題涉及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有親切感。許多內容是學生每天都要接觸的,他們的喜怒哀樂都在這些人和事里得到體現。學生面對這樣的話題,非常感興趣。如介紹我的親人、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或朋友,談上網、談壓歲錢、談零花錢、談班級的優點與缺點、談雙休日的活動等話題。如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口語交際課《走上辯論臺》安排了三個內容:上網利弊談、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嗎、關于克隆的爭議。這個單元的口語交際教學我選擇了“上網利弊談”,組織了班級辯論賽。將全班同學分成正、反兩方,男同學為正方,辯題為“中學生上網利大于弊”,女同學為反方,辯題為“中學生上網弊大于利”。雙方辯手非常投入,唇槍舌戰,高潮迭起。辯論賽后還寫了作文《中學生上網利弊談》,學生們分析全面,寫出了真情實感。
2.以當前國際、國內及現實生活中的熱點為話題。報刊雜志、電視及其他現代化的信息通道為學生及時提供了國際、國內的許多熱門話題,如利比亞局勢、敘利亞局勢、食品安全、空氣污染問題等。我把這些話題引入課堂中討論,學生的爭辯能力、即興演講能力會讓你刮目相看、大開眼界。
3.以學生熟悉的文學作品或文學形象為話題。中學生對小說有濃厚的興趣,小說中生動離奇的情節讓他們如癡如醉,一個個活靈活現的人物形象讓他們崇拜。這類話題他們在課余談得最多,我把這類話題引入口語交際教學的課堂,并且設計一些討論環節,學生能夠積極地談論自己喜歡的文學形象。這樣既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的興趣。
4.以學生喜愛的歌星、影視明星、體育明星為話題。“追星熱”對在校學生有一定的影響,許多學生收集明星照,了解明星的活動情況,觀看明星演唱會、明星演出的電影、電視劇、體育明星的精彩比賽。我把“明星”話題引入口語交際教學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采用的口語話題有:我心中的明星、明星的奮斗歷程、明星佳話,怎樣看待“追星熱”等等。
5.以學生親身經歷或熟悉的事情為話題。這類話題學生身臨其境,耳聞目睹,對這些素材稍加整理便可出口成章,學生說話的欲望高,在課堂表現相當投入。如:“五一”、“十一”假期見聞,一次旅游的經歷,一場電影的觀后感,除夕之夜,元旦文藝匯演等。如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口語交際課《背起行囊走四方》,我選擇了“五一”節見聞或一次旅游的經歷為話題,課堂上主要訓練學生抓重點、有條理地說話。
除了以上五類話題,還有許多話題也是深受學生歡迎的。如:中考、學校收費、早戀、理想人生等。總之,只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就會侃侃而談。
二、口語交際教學的組織形式
口語交際教學不能拘泥于一種形式,否則學生很難長久地保持對口語交際教學的興趣。語文教師要針對所選話題,靈活地采用不同的口語教學方式。我在教學過程運用了如下一些方式組織教學,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課前演講三分鐘、課堂片段發言、課堂即興演講、課堂討論、主題演講比賽、辯論賽、演課劇本、讀報比賽、新聞發布會、小記者招待會等。其中的課前演講三分鐘,即在每節語文課開始時,讓學生發表三分鐘演講,每天一個學生,全班學生按組逐一上臺,一個學期下來,每個學生都有兩三次登臺的機會。由于人人都上臺,學生基本沒有心理壓力,不管是內向的學生還是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都敢于登臺,有不少學生還有出色的發揮。三分鐘演講法能夠給學生創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口語表達環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積極思考,涌躍發言。
由于口語交際教學形式多樣,且引入了競爭意識,學生的興趣濃厚,參與意識相當強,每次口語交際教學,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們可以盡情發揮,充分展示自己的風采。
三、口語交際教學的課堂展開
1.創設情境是基礎。情境創設就是教師人為創設一些滲透著積極教育意圖的充滿內涵、富有美感、蘊含智慧、洋溢兒童情趣的人際情境、活動情境、生活情境等,使學生如臨其境,從而激發學生交際的欲望。創設交際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語言的渲染、場景的設計、角色的扮演、課件的展示等等。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恰當地創設生動有趣,符合學生心理特征、年齡特點的情境,給學生營造口語交際的氛圍,以激發學生的交際欲望。
2.教師的適時、巧妙引導是關鍵。如上學期,我們班發生了一起“看熱鬧事件”,我以此為話題,進行了一場比較成功的口語交際教學課。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五月中旬一天放學后,我們班有5名比較調皮的男同學一起回家,當走到一個拐彎處,他們發現不知誰惡作劇在路上橫放著一塊釘滿了釘子的木板,且釘尖都是朝上的。這時,不知誰提議他們躲在路旁的樹叢中看哪個車子能從釘子上開過去。他們準備看熱鬧,一會兒,教我們班數學的劉老師騎電動車過來了,幸好劉老師眼明手快,輪胎沒有扎在釘子上,但由于緊急剎車,人差點摔了下來。這時從樹叢中傳來了低微的笑聲。劉老師當時氣不打一處來,把這些學生叫了出來,狠狠地批評了一頓,并叫他們拿開木板。木板拿開了,學生卻說,木板不是他們放的,他們只是看熱鬧,他們沒有什么錯誤。第二天,劉老師來到學校,把這件事告訴了我,并叫我嚴厲處罰這幾名學生。我思考這該如何教育這幾名學生,不僅要讓他們承認錯誤,口服心服,而且還要向劉老師賠禮道歉。這時,我想到了口語交際教學。我以此為話題,讓學生自己來評論這件事,課堂教學是這樣展開的:
我把這件事編成了一個小故事,隱去了班上同學的姓名,在課堂上以故事的形式給同學介紹了這件事,并把當時的場景制成了一張幻燈片投影在銀幕上。故事講完,我提了兩個問題:你認為故事中學生的行為對不對?為什么?如果當時你在場,你會如何做?課堂討論5分鐘,再自由發言,課堂討論非常熱烈,有的小組還展開了辯論,有幾個同學還辯得面紅耳赤。接下來的自由發言,同學們非常積極,十多位同學發言后,我觀察了那5名同學,他們都臉紅了,從他們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有發言的欲望,但鼓不起勇氣。這時,我中斷了同學們的發言,插入了這樣一段話:“剛才大家對故事中5名同學的做法發表了評論,也提出了自己的做法,這說明大家都能明辨是非。如果這5名同學就在我們當中我相信他們一定有勇氣站起來,談談自己的想法。大家認為,他們有沒有勇氣?”同學們齊聲回答:“有”。果然這幾個同學都站了起來,一個一個地談了自己當時的想法,承認了錯誤,并表示一定去劉老師那里賠禮道歉,請求老師原諒。他們說得話都富有真情實感,態度也很誠懇,同學們對他們報以熱烈的掌聲。這時,我對學生的發言進行了肯定,也對他們提出了要求,并把同學們的發言歸納為一點:我們在生活中處處要講社會公德。并適時地提出了下一個口語的話題:你在現實生活中做過或見過哪些不講社會公德的事情?你現在認為該怎樣做?思考一下,寫出簡單的發言提綱,自由發言。
這次的發言比前段的發言更積極,許多同學談了自己過去做得不好的地方,提出了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一節課不知不覺過去了,同學們不僅得到了一次說話的機會,而且也陶冶了他們的情操,使他們的心靈得到了一次洗禮。課后,我要求學生寫日記,把今天的真實感受記下來,下堂口語交際課舉行演講比賽。
作者簡介:廖蓉(1990— ),女,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臨塘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為語文教育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