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勇
摘 要:初中政治是對學生的一種政治啟蒙,促使其了解政治、經濟、文化及哲學等方面的知識,進而提升自身的素養與能力。但因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政治卻一直未能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初中政治教師應不斷更新教學觀念,靈活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致力于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積極性與主動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從而實現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關鍵詞:初中政治;參與性;培養策略
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為初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與挑戰。相比于其他學科,初中政治內容比較枯燥、乏味,也存在一些屬于成人的政治內容,對部分中學生來說比較困難,也不易激發其政治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因此,教師應精心設計問題,營造和諧的教學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參與性,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水平。
一、初中政治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的初中政治教育中,雖然人們對政治觀念有一定的改變,但卻依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特別是一些學生,認為政治學習需要記憶的知識比較多;加之政治課堂教學的氛圍比較沉悶,學生也不易產生學習興趣,因此在政治課堂上的參與性不高。
政治是與時代關系緊密的一門學科,影響著學生世界觀、情感價值觀、人生態度等的構建,所以政治課堂是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而存在的。而初中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思想品質等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初中政治教師應堅守政治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做好思想指導工作,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其政治教學的參與性,提升初中政治教學的效率與質量,同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初中政治課堂培養學生參與性的策略分析
1.明確教學目標,通過問題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參與性
新課標提倡學生主體學習地位的突出,所以初中政治教學中,應首先明確教學目標,使學生知道教學目的,并知道怎么努力去學。而問題教學法是當前比較受教師歡迎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可依據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一系列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問題,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分析與思考獲得答案,進而實現教學目標的要求。
比如,在“感受法律的尊嚴”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立足于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典型的實例分析題并巧妙提出問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什么是社會生活中的規矩呢?為什么要有規矩?法律與道德、紀律之間的區別?這些教學案例與問題應與學生的生活貼近,致力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發揮學生的參與性,促使學生主動進行案例思考,進而掌握所學政治知識,提升知識的運用能力,形成正確的認識。
此外,對于那些學生通過閱讀就可以理解的教學內容,教師也可以設計提綱式的問題,引導學生構建閱讀思路,并通過自主閱讀與思考尋找問題的相關答案;而對于需要重要講解的內容,教師則可以依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設計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真正實現政治學習的高效性。
2.利用多媒體構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性
新型的電子多媒體技術為學校教育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初中政治教學也是如此。利用多媒體播放設備展示教學,能夠從各種感官給學生形成刺激,從而激發其參與政治學習的興趣與激情,并打開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極大地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內容,提升了政治教學的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2012年奧運會我國一些體育健兒的視頻短片或圖片,促使學生為中國健兒的出色表現喝彩,促使其感到驕傲與自豪,并樹立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同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踴躍發言,說一說自己的感悟:成功需要自信、成功需要勇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但人生觀與價值觀卻可以正確地樹立。
這樣借助多媒體的教學方式,圖文并茂地呈現內容與效果,學生會比較感興趣,進而產生參與積極性,在豐富初中政治教學的同時,為學生日后發展奠定一定的基礎。
3.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探究與實踐能力
初中政治的理論知識比較重要,而對實踐能力的培養也有一定要求,特別是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政治學習中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也非常重要。所以,初中政治教師應善于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探究欲望,驅動學生積極進行社會實踐,用更為廣闊的思維去探究,去創造,結合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真正深化政治學習的意義。
例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從書本中的案例聯想到生活實際中的案例,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去探究,并將實踐結果在課堂中與教師、同學進行分享,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實踐情況給予一定的分析與評價,進而極大地促進學生實踐的欲望與參與性。
4.以時事拓展學生的思路與視野
事實上,政治學習并不是背誦一些理論知識就可以了,而中學政治僅學好理論知識也是遠遠不夠的。政治教學應帶有一定的時效性,促使學生關注國家時代發展中的一些大事,做出正確的分析與判斷,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與素質;教師也應加強自身時事概念的學習,科學地將時事內容與書本理論知識有機結合。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看報紙、雜志新聞,經常觀看中央臺的《新聞聯播》,關注國外的政事,了解世界大趨勢。在開拓學生的政治視野的同時,促使其形成自身的思維,進而提升其政治學習水平與效率。
總而言之,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率與效果。初中政治教師應立足于中學生的特點,靈活應用豐富多彩的科學教學方式與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與熱情,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努力學好當前的政治知識,奠定未來生活與發展的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瑞珍.如何提高初中生政治課堂的參與性[J].神州教育,2013(28):60-61.
[2]達娃頓珠.關于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2015(36):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