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宏
摘 要:在小學美術課中,手工課是一門將知識與技能有機結合的課程。而在美術手工課中,紙質材料的使用占據了重要地位。根據紙材的特點將其合理運用在教學中,需要教師進行科學有效的教學安排。
關鍵詞:小學美術;美術手工課;紙材
小學美術手工課不僅有利于對學生美的培養,而且能充分開發學生的想象力,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紙質材料作為小學美術手工課不可或缺的素材,又成了教師和學生情有獨鐘的材料。因此,進行有效的紙材拓展運用,也對教學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紙材的特點和優勢
價格低廉、攜帶方便是紙材受到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歡迎的直接原因。另外,紙材的可塑性強也是紙材受歡迎的重要原因。并且紙材卷折、剪裁方便,可以通過膠水等補充工具進行操作,甚至可用平面的構成建立立體的概念,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
不僅如此,如今市場上的紙材樣式千變萬化、色彩絢麗奪目,在手工制作中可供學生任意搭配,讓手工作品美輪美奐,讓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覺。
安全性是家長和教師選擇紙材作為手工材料的第一原因。和塑料、木材以及剪刀、夾子這些工具相比,紙材基本上降低了學生在進行手工操作過程中的安全隱患。加之紙材質地較軟,用撕扯的方式就可以進行裁切,大大降低了學生因為手工而受傷的可
能性。
二、紙材使用現狀分析
盡管紙材在美術手工課的優勢很大,并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手工課的首選材料,可是如今的美術手工課中,紙材的使用情況并不樂觀。
首先,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美術手工課不受重視是最重要的原因,很多家長甚至教師認為該課程可有可無、無足輕重,進而使得教師也不再重視學生動手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學往往變成了“走過場”。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也不愿教授學生關于紙材的手工內容。
另外,由于在進行紙材的美術手工課之后,教室往往會留下大量的紙屑。不僅教師不愿整理,學生也更不愿意去進行打掃。“怕麻煩”的心理也使得教師不愿再去進行紙材手工的課程教學。與其把班里弄得亂七八糟,倒不如安安靜靜地上一門“主課”,這便成了紙材手工受到冷落的直接原因。
三、紙材手工拓展運用
1.折紙
折紙恐怕是紙材手工最簡便的拓展運用,而有關折紙的方法更是數不勝數,比如,鮮花、金魚、天鵝、飛機、風車等,甚至同樣的折紙還可以擁有多種折疊的方式。折紙的最大樂趣就是把一張平淡無奇的紙變成生動形象的事物。
在美術手工課上,小學生的折紙在最初往往只是諸如直角、對角折疊這類簡單的步驟。不過,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教師可以教授學生一些比較有難度或者開發新式的折紙方法,比如,恐龍,甚至全新的事物。利用雙手將普普通通的紙張創造成一個個活靈活現的創造品,不僅有助于開發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習興趣、享受成功的快樂、樹立自信心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這也是折紙的魅力所在。
2.剪紙
剪紙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也是紙材在現實生活中美的運用。因此,教師可以利用美術手工課將剪紙引入紙材的拓展運用中。一般而言,剪紙的步驟簡單,第一是繪圖,其次是裁剪。但是,這并不代表剪紙的學問很低。不管是對稱軸的合理使用,還是抽象思維能力的發揮,在剪紙中都必不可少。
因此,小學生進行剪紙學習,可以有效活躍大腦思維,并且通過實踐實現雙手和大腦的有機協調。同時發揮想象進行作品的設計,表達自己對于美的認識和感受,既有助于培養學生對于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也有助于學生提高對美的感悟。
3.立體物品
運用紙材制作立體物品是訓練小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事實上,小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并不完善,通過初步接觸紙材制作來樹立和培養是非常好的方法。這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幾何平面圖的繪制。也許在繪制的過程中,學生對于立體的概念一片空白。可是當看到繪制好的平面圖變成一個個立體的物品時,會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和自信心的樹立帶來了很大的幫助。不僅如此,通過紙材進行立體物品的制作對于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豐富學習生活、激發學生探索精神、綜合素質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美術手工課的紙材運用對于學生的動手能力、審美觀念、創新思維和空間感知能力的提高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也對于讓小學生理解節約用紙和低碳環保的理念也有著積極的教育作用。通過紙材的拓展運用,可以讓小學手工課教學更加有序地進行,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形成美的意識,從而擁有更好的生活。
參考文獻:
[1]楊晶晶.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探討[J].才智,2015(12).
[2]林酒敏.淺析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5(2).
[3]劉慶.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4.
[4]王麗莎.少兒手工教學中材料意識的培養手段研究[D].廣州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