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晉晉,廖國珍△,楊薪正,姚 妙,劉占鰲
(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1.藥學系;2.科研處;3.臨床醫學系,陜西西安710309)
·教學探索·
TBL教學法在藥學專業分析化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閆晉晉1,廖國珍1△,楊薪正1,姚 妙2,劉占鰲3
(西安醫學高等專科學校:1.藥學系;2.科研處;3.臨床醫學系,陜西西安710309)
目的 探索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TBL)教學法在藥學專業分析化學儀器分析部分的教學成效。方法將TBL教學法引入藥學專業分析化學課程中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原理一節的教學,在本校藥學系2015級三年制藥學專業專科生中根據年齡、成績等采用區組隨機化分組法隨機選取1班(研究組)和2班(對照組)學生70名,每組35名。研究組采取TBL教學法,對照組采取傳統講授法。比較兩組學生學習成績、研究組學生對TBL教學法喜歡的程度和2種教學法的優缺點。并進行統計比較。結果 研究組學生學習成績[(80.08±5.6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68.47±5.6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76,P<0.05)。且TBL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團隊協作及人際溝通能力等。結論 在分析化學儀器分析部分教學中采用TBL教學法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培養學生多種能力,具有可行性。
職業教育; 化學,分析; 色譜法,高壓液相; 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法
分析化學是高職藥學專業學生由基礎化學向專業核心課程——藥物分析過渡的一門橋梁課程,高效液相色譜法(hy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廣泛用于藥物純化與制備、藥物合成過程的監控和臨床用藥的監測[1]。無論是原料藥還是生物樣品中的藥物,也無論是化學合成藥還是天然藥物或微生物發酵生產藥物HPLC均成為藥物組分或雜質分離、鑒定和含量測定的首選手段。近年來,HPLC在藥物質量控制中的重要性不斷增強[2]。HPLC的基本原理及應用是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點,但該部分學習內容概念抽象、理論性強,傳統灌輸式授課方式難以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也是歷年來分析化學教師進行課程改革的難點和重點。
以團隊為基礎的學習(team based learning,TBL)是美國教育學家Michaelsen LK在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創立的一種有助于促進學習者團隊協作精神的新型教學模式[1]。TBL教學法有別于灌輸式教育,是通過以知識為載體促進團隊精神的形成,該教學手段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一種主動式、具有創造性和靈活性的教學方式[3]。近年來,國內高職院校開始陸續試用TBL教學法。2016年本校將TBL教學法引入高職藥學專業分析化學課程中HPLC原理一節的教學,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本校藥學系2015級三年制藥學專業專科生中根據年齡、成績等采用區組隨機化分組法隨機選取1班(研究組)和2班(對照組)學生70名,每組35名。挑選2名教師各負責1個班分析化學課程中HPLC原理一節的授課。兩組學生年齡17~19歲,2名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同行互評及學生評教成績均為良好。兩組學生年齡、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成績及2名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同行互評及學生評教成績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1.2.1.1 對照組 采取傳統講授法,課堂學習以傳統基于語言傳遞為主的教師PPT(PowerPoint)方式授課[4]。發放課前預習資料、課后測試內容和時間均與研究組相同。
1.2.1.2 研究組 采取TBL教學法:(1)確定學習團隊。將TBL教學班的學生分為6個團隊,根據上一學期考試成績將學生按成績優秀、良好和較差者平均分配到各團隊中,每個團隊選1名具有領導力的學生作為隊長,負責組織學生討論。(2)組織課前預習。在進行HPLC原理一節TBL教學前1周,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向各團隊發放資料和相關文獻,由隊長組織隊員完成預習,并倡導學生自主制作多媒體課件用于課堂講述。(3)課堂教學階段。TBL教學開始后教師向團隊提出3種問題:基本問題、拓展問題和案例分析問題,從團隊內部討論開始,然后由團隊敘述匯報。如有不同意見或需完善之處可由其他學生以辯論的形式進行補充。教師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討論方面,同時,將學生向深層理解和全面考慮問題方面引導,盡量不直接講授。教學過程結束前發放HPLC原理測試試題進行測試。(4)課后匯總思考。教師點評各團隊合作情況、學習過程情況、存在問題及不足等。
1.2.2 效果評價 授課結束后由教師對兩組學生進行測試,由同1名教師進行評分、統計成績。將考試成績進
行統計分析,并向研究組學生發放關于教學效果的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TBL教學法是否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團隊協作及人際溝通能力等,滿分為100分。發放調查問卷35份,回收35份。
1.3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5],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學生成績比較 研究組學生學習成績[(80.08± 5.64)分]明顯高于對照組[(68.47±5.69)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76,P<0.05)。
2.2 研究組學生對TBL教學法教學效果評價 TBL教學法能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提高團隊協作及人際溝通能力等,見表1。

表1 35名研究組學生對TBL教學法教學效果評價(n)
TBL教學法兼顧了PBL教學法和傳統講授法的優點[4],既充分避免了傳統講授法在授課過程中始終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不足,又避免了PBL教學法在授課過程中學生討論問題不夠聚焦[5]、學習目標不夠明確[6]等缺點,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以團體協作為教學方式、以教師為引路人的教學改革模式。本研究結束后對兩組學生進行統一試卷考試,研究組學生學習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采用TBL教學法在分析化學理論授課中可取得非常良好的教學效果。
TBL教學模式授課前讓學生帶著問題看書、查找資料且在本團隊內進行討論、溝通,然后通過教師提供的現實案例進行分析,不僅加強了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學習,更重要的是充分激發了學生將分析化學理論應用到藥品生產檢驗等職業崗位中的興趣[7],使學生對分析化學的學習從感性上升至理性,提高了學生對藥品進行分析檢驗的能力。TBL教學法通過學生間互助,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團結協作能力和競爭意識[8]。在TBL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斷提高,從中受益,真正能獲得“教學相長”的效果[9]。
當然,不是一種教學方法就可以解決所有教學問題,沒有一種教學方法可以完全應付社會發展變革對課程和教學提出的所有要求,也沒有一種教學方法可以完全滿足對教育的全部訴求[10]。TBL教學模式也存在一些問題,如TBL教學法需充分的課前準備和師生雙方配合才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且在傳統教學規定的課時中時間分配不盡合理[11],需重新組織教學時間。在TBL課外學習中教師要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資源(如學習網站、參考資料目錄等),而不僅局限于教材,這對教師的知識儲備、教學水平、課堂組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TBL教學法目的在于使學生由被動接受概念轉變為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掌握概念及應用知識,學生在初次進行TBL教學時存在不適應的現象,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改善TBL教學模式或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
總的來講,TBL教學法優于傳統教學法,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主動探究精神,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組織策劃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該教學法在分析化學儀器分析部分理論教學中得到學生認可并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具有可行性。同時,分析化學教學內容多且雜,涉及的邊緣知識廣泛[12],在計劃學時內的教學內容不足以滿足學生今后工作的需要,所以,在教學中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關鍵要找到學生最易接受的教學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激發其學習潛能,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關于TBL教學法對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的影響力度尚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 李翔,瞿樹林,申麗,等.TBL教學法在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6,18(2):109-111.
[2] 楊琴,黃榮增.在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開設設計性實驗的探索與實踐[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16):87-88.
[3] 戴玉杰,劉欣,鄧艷秋,等.采用TBL模式開展病例討論課[J].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09,25(11):2262.
[4] 景玉宏,劉向文,張朗,等.基于TBL方法的局部解剖學教改方案[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基礎醫學教育版,2010,12(6):574-576.
[5] 劉崇海,許玉霞,皮光環,等.團隊學習在兒科臨床實習中的應用[J].川北醫學院學報,2011,26(1):94-96.
[6] 高曉秋,馬武華.TBL教學法在西醫外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10,9(9):1230-1231.
[7] 向秋玲,王淑珍,余菁,等.香港中文大學與中山大學醫學教育課程教學的比較[J].醫學教育探索,2010,9(8):1015-1018.
[8] 劉蓉,雷存喜,龍立平,等.關于加強分析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革[J].廣州化工,2015,43(23):240-241.
[9] 徐勇前,佟珊珊,王文芳,等.分析化學“五位一體”教學模式的探索和實踐[J].廣州化工,2015,43(23):215-216.
[10]徐彥芹,卞歡,陳家狀,等.分析化學綜合新實驗的設計研究[J].實驗室科學,2015,18(6):7-9.
[11]武小蘭.淺談藥學專業分析化學實驗教學[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94):307.
[12]鄧慶華,劉曉穎,張欽源,等.團隊學習模式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0,26(23):3676-3678.
10.3969/j.issn.1009-5519.2016.22.050
C
1009-5519(2016)22-3537-02
2016-07-28)
陜西省專項科學研究計劃項目(16JK2203)。
△通訊作者,E-mail:yjj19841@nwsuaf.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