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林
摘要:"詞語"對于語文來說十分的重要,要想掌握好母語就必須要有豐富的詞匯庫,然而在當下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常常會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忽略了詞語教學的細節,以至于出現各種問題,文章就此現象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有效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理解詞語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80-02
詞語是在我們進行國語交談中使用最多的語言單位。它承擔著傳承中華文化遺產的歷史使命,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麗。所以,詞語在語文教學中所占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所起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每個詞語都極富伸張力和想象力,它們不是古板地孤立存在,而是承載著寫作者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和情感傾向等,有著廣闊的空間可以讓學生開拓思維,是學生語言發展的良好依托和載體,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巨大寶庫。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指導學生更好地學習詞語,掌握詞語,運用詞語和發展詞語。
1.多渠道積累詞語, 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教師的語文教學質量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幾乎都是出自大家之手,語言生動精練、用詞準確傳神,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資源,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積累詞語。學生可以在朗讀、背誦的過程中積累詞語,教材中有許多需要背誦的篇目,這些篇目語言材料的生成能力較強,學生要掌握這些篇目中的精華詞語。俗話說得好"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積累了大量的詞匯才能寫出精彩的文章。其次,學生要在品析鑒賞中深化理解所積累的詞語,小學語文教學中有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就是品析鑒賞,讓學生在品析中感受到好詞佳句的魅力。例如,在對人教版《燕子》這篇文章中"燕子斜著身子在天空中掠過"的"掠"字鑒賞時,教師提問是否可以將"掠"字換為"飛"字,讓學生在課下對兩個詞語的用法進行比較,感悟"掠"字使用的傳神之處。當然,詞語的積累如果僅限于課本上的詞語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學生在課下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詞語。語文是一門開放性較強的學科,只有打破課內和課外的界限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和教師的語文教學質量。
2.互換教學,讓學生體會獨特的寫作技巧
閱讀時,可用互換詞語的方法理解詞義。換詞不但能聯系舊的知識,啟迪新的知識,還可以學到作者運用語言的獨到功夫。例如《美麗的小興安嶺》中"落葉在林間飛舞"一句的"飛舞"教學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換詞訓練。學生把"飛舞"換成"飄落",然后通過比較,并聯系上下文深究詞義,知道"飛舞"的落葉 除了有"飄落"的意思外,還有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飄飄悠悠的姿態,從中體會作者用"飛舞"的特別含義 ;知道有些詞既有近義的特點,更有程度深淺之分。通過這種換詞練習,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準確用詞的高明之處和獨特的寫作技巧,體會到文章顯得生動、具有美感的原因所在。
3.運用技術,活躍氣氛
現代信息技術已將過去傳統的,靜態的書本教材形式轉變為由聲音、文本、圖像、動畫等構成的動態教材。運用多媒體、教學掛圖、聯系現實生活等方式輔助詞語教學,使學生的想象力豐富,思維活躍,提高學習效率。如《趙州橋》這樣描寫橋上的雕刻藝術:"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相互纏繞的龍,嘴里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句中生詞較多。教學時,教師可用投影把千姿百態的龍活靈活現地展現在學生眼前,使他們更好地理解"互相纏繞"、"互相抵著"、"遙望"等詞語的意思。
4.積少成多促進理解詞語,促進學生學習掌握
5.游戲法,培養了語感
"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在詞語教學中,教師如果能恰當運用有效的游戲,一定能激發孩子們的識字學詞的興趣,不但能增強識字學詞的效果,還能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與素養。美學教育家朱光潛說:"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實際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因此,詞語教學應滲透在知識的傳授、能力培養、思維訓練和情感熏陶上,真正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對字詞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強化,還促進了學生其他能力與素養的形成,開拓了思維,培養了語感,激發了興趣,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化的燦爛,從而讓字詞教學顯得情趣盎然。
6.思考詞語的音、形、結構中理解詞語
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朗讀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它有助于幫助學生掌握每個漢字的音、形、義,加深對詞語和文意的理解和感悟,在情感體驗上得到一次升華,對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把握字詞的構成,理解詞語。在朗讀中,讀準字音,分析字形,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義,真正做到漢字音、形、義的統一。例如我在教學《凡卡》中"抽噎"詞語的教學設計如下:(1)這個詞誰會念?(2)字音讀準了,能讀出感覺,讀出意思嗎?(3)這兩個字的偏旁分別是什么?(4)對啊,用手捂住嘴和眼睛傷心的哭泣就是抽噎,所以抽是提手旁,噎與口有關,這樣學生就能理解抽噎一詞了。也能讀出抽噎這個詞的感情了。漢語詞的構成可分為單純詞和合成詞,利用合成詞的特點,先將合成詞分開,給每單純詞組詞,找出適合這個合成詞意思的兩個意思加以合并,這個合成詞語的意思就可以確定了。
總之,詞語教學應滲透在知識的傳授、能力培養、思維訓練和情感熏陶上,真正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諧統一。這樣,既有助于學生對字詞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強化,還促進了學生其他能力與素養的形成,開拓了思維,培養了語感,激發了興趣,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化的燦爛,從而讓字詞教學顯得情趣盎然。
參考文獻:
[1]管宏宇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淺談[J].考試周刊,2005
[2]臧松剛 小學語文詞語教學的三個層面[J].教學與管理(小學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