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元
摘要: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注意從數學思想方法的角度去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就會使學生對新知識不但能快速學會,而且能加深理解、應用,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滲透思想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195-02
小學數學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和數學基礎的關鍵時期,在這一階段教師要不斷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讓學生認識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性。數學思想方法是從某些數學具體的認知過程中提煉出來一系列的學習觀點,其揭示了數學學科發展過程中的一些普遍規律始,直接支配著數學學習者的實踐活動,是解決數學問題的重要手段。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適當的方法,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形成總結、歸納、整理和提煉的習慣,逐漸形成理想認知,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1.首先要轉變觀念,重視挖掘數學思想和方法
數學概念、法則、公式、性質等知識都明顯地寫在教材中,是有"形"的,而數學思想方法卻隱含在數學知識體系里,是無"形"的,并且不成體系地散見于教材各章節中。教師講不講,講多講少,隨意性較大,常常因教學時間緊而將它作為一個"軟任務"擠掉。對于學生的要求是能領會多少算多少。因此,作為教師首先要更新觀念,從思想上不斷提高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重要性的認識,把掌握數學知識和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同時納入教學目標,把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學的要求融入備課環節。其次要深入鉆研教材,努力挖掘教材中可以進行數學思想和方法滲透的各種因素,對于每一章每一節,都要考慮如何結合具體內容進行數學思想和方法滲透,滲透哪些數學思想方法,怎么滲透,滲透到什么程度,要有一個總體設計,提出不同階段的具體教學要求。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滿足于學生獲得正確知識的結論,而應該著力于引導學生對知識形成過程的理解。讓學生逐步領會蘊涵其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教師要站在數學思想方面的高度,對其教學內容,用恰當的語言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把隱藏在知識內容背后的思想方法提煉出來。
2.通過引導學生探索規律滲透數學思想方法,培養學生探索知識
規律的探索是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要的教學思想方法之一,既可以培養學生探索知識、發現規律的能力,又可以促進學生理解能力的提升,這對學生數學邏輯思維的形成具有重大意義,也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有很大的幫助。如:在講授比較兩個整數的大小問題這一章節時,教師應該利用探索規律這一數學思想來細心引導學生,使學生培養探索規律的能力。即教師可以利用一些實際案例,有兩個小女孩,一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姐姐現在的年齡是15歲,妹妹現在的年齡是8歲,請比較一下15和8的大小關系。通過這一提問,可以給予學生一定的提示,哪個是姐姐,哪個是妹妹,就可以比較兩個數字的大小了,也可以通過比較這兩個數的位數,哪個多哪個就大。通過這樣的規律使學生明白比較數字大小的問題,并發現其規律,久而久之學生自己就可以獨立的進行發現規律解決問題,從而促進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
3.轉化與化歸思想方法在教學中的滲透,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和素養
轉化思想方法是在于將未知的、陌生的、復雜的問題通過演繹歸納轉化為已知的、熟悉的、簡單的問題。化歸思想方法就是化未知為已知,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如平行四邊形面積推導,當教師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產生迫切要求算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需要時,可以將"怎樣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這個問題直接拋向學生,讓學生獨立自由地思考。這個完全陌生的問題,需要學生調動所有的相關知識及經驗儲備,尋找可能的方法解決問題。
4.解決數學問題時應用數學思想方法,豐富學生解題思路
5.將數學思想方法融入數學知識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刻板枯燥地給定義。數學不像其他學科,學習數學重點在于運用。教師不應該強行灌輸知識,而應該預留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去通過觀察和分析,來進行比較,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比如,在蘇教四年級第二單元"升與毫升"教師不應該單單告訴學生"1升=1000毫升"。可以用對應思想的方法,例如1毫升大約等于23滴水,一個熱水瓶的容量大約是2升,一杯水大約250毫升等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認知。
總之,在教學中,如果我們注意從數學思想方法的角度去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就會使學生對新知識不但能快速學會,而且能加深理解、應用,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玉成.對數學思想方法及其教學的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學學報. 2009(07)
[2]邱德英.在《數學廣角》教學中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 華夏教師. 2009(10)
[3]畢曉霞.談談在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 黑龍江教育(小學).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