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奎
摘要:初中數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情景化教學能夠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形象化,能夠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來學習,同時還可以增加數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情景教學;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22-01
初中數學學習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在教學中若能為學生創設一定的生活情景,讓其在熟悉的情境中展開對數學的思考,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視野不斷開闊,也更有利于學生的理性思維獲得較快的發展。情景教學看似輕松活潑,實則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較高,教師不但要探索情景教學的有效途徑,同時要求學生必須從生活情景中加強思考,提高自己的數學思維能力。
1.創設實踐情境,提高學生運用水平
葉圣陶提出了知行統一的教學理念,學習不在于知識量的多少,而是運用的程度,能否靈活地用于解決現實問題。為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從生活中尋找更多的數學素材,幫助學生來理解抽象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要從數學走向社會,引導學生用所學教材知識來解決實踐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同時更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實用性,讓學生享受探究的樂趣,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如學習了二次函數后,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此知識的理解程度,引導學生靈活地用于解決現實問題,教師可以設計這樣富有實踐性的問題:讓學生走進商場來收集商場內商品的銷售價格與銷售數量,調查商品價格上調與下降后銷售數量的變化,進而讓學生利用所學二次函數的知識來解決如何定價能夠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進而讓學生將數學學習的視野引向運用空間,學以致用,讓學生在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深刻地理解知識點,并提高學生的實際運用水平。
2.課堂過程情景化,加強探索力
課堂教學過程是數學教學的關鍵一環,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此時體現得較為明顯,這個過程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較高。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把握好這個環節,不斷探索,精心設計。情景化的課堂過程,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為抽象的數學知識引入一個可以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進行探索、便于思考的生活場景,讓學生的思考能夠有著力點。
3.運用學生已有的知識進行問題情境的創設
我在有些課的教學中,經常引導學生去發現新舊知識間聯系,嘗試給新概念下定義,解決新問題。例如一元一次不等式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何類似之處?有何不同?通過類比,學生將已有知識轉化到新領域中,促進知識和能力的正遷移。還有如由分數的基本性質類比出分式的基本性質,由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類比出三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等等。例如,我在教《特殊四邊形》一章的時候,先從邊、角、對角線、對稱性四個方面研究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和判定,然后用類比的方法同樣從邊、角、對角線、對稱性這四個方面探究矩形、菱形、正方形和梯形的性質和判定。通過復習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引入新課,讓學生親歷了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使學生在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中獲取知識,掌握知識。同時使學生在快樂中接受知識。
4.創設操作情境,激活學生數學思維
做中學是新課改下數學教學的重要理念。每一個數學概念、公式與定理的產生都不是數學家的主觀臆斷,而是數學家在無數次實驗操作中總結而來的。操作性與實踐性是數學學科的本質特征,這也決定了數學學習不能只是局限于理論層次的講解,更為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在動手與動腦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與發展的全過程,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深入知識本質的真正理解。
總之,情景化教學具有的諸多優點,已經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也已在數學教學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運用。它要求廣大數學教師要認真研究生活和數學的關系,不斷鉆研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由此才能不斷提高情景化教學的效果。教師還可以借助游戲競賽情景,讓一些枯燥的計算課,學生也能很有激情。數學課堂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最終目的,創設問題情境只是一個手段。創設問題情境的方法也決不僅這幾種,它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自身知識的不斷豐富,需要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教育的熱情。
參考文獻:
[1]馬秀琴.淺談情景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00.
[2]黃健康.情景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赤子(中旬),2008.
[3]李論.初中數學情境教學法的作用及運用方式探究[J].中國培訓,2004.
[4]王鳳.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