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蓮娟
摘 要:初中政治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主要對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進行探討,以此促進初中政治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生活化思維;初中政治;教學模式
初中時期是學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生不僅要學好知識,還應養成高尚的品格,樹立遠大志向。但是初中生容易受到復雜的社會不利因素影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產生極大的阻礙作用,所以這就顯得初中政治教學至關重要。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應盡量貼近生活實際,利用社會中的具體實例,增強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概述
政治作為初中一門重要的學科,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初中政治教學,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在以往教學中,教師占據了主體地位,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使初中政治教學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為了改善這一問題,應采用生活化教學,以生活實際為基礎,引導學生研究政治這門課程,這樣可以激發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主動參與到政治教學活動中。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應遵循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原則,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要求以學生為主體,改善傳統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學中會涉及許多時事政治,所以所學知識必須與時俱進,關注時下熱點,進而真正地了解政治、理解生活。
二、基于生活化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構建
1.生活化教學的政治性
培養學生的共產主義理想是初中政治教學的主要目的,對于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社會各種現象需要學生用敏銳的政治眼光,正確而理性地去看待。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引入一些重大事例,教師引導學生從政治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事例,這樣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學生對政治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政府職能”時,教師引入2008年汶川大地震這一事例,在地震發生后,各級政府各自發揮其職能,立即進行搶先救災、進行災后重建,這些都能充分體現政府的管理和服務職能。同時,教師還列舉了2011年的食鹽搶購風波以及“蒜你狠”“火箭蛋”等現象,政府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了有效制止。通過這些事例,能夠加深學生對政府職能的認識,充分感受生活化教學的政治性,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生活化教學的時效性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社會環境也日益復雜起來,各種社會現象也不斷發生,這對于初中政治教學也具有重要影響,由于學習初中政治,需要學生積極主動,并且應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與生活實際聯系,針對當前社會現象,對其發生的原因進行深層次的剖析,充分感受生活化的時效性。例如,在學習“做一個負責人的公民”時,教師列舉了“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事跡,張麗莉老師在失控汽車沖向學生時,努力推開了學生,自己卻被碾壓到車輪下面。通過這一事例,可以讓學生分析張麗莉為什么這樣做?使學生能夠學會承擔責任,進而引導學生怎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公民。使學生了解作為一個公民的責任,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學會負責,做好自己的事情。
3.生活化教學的鄉土性
初中學校很少有外地的學生,大部分為本地人,對于自己家鄉風土人情,學生都比較熟悉,而且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風土人情,能夠給家鄉人不一樣的感受,對于學生也不例外。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本土的人文以及地理資源,最好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人文、地理資源,這樣可以實現初中政治教學生活化。例如,在學習“傳統文化”這一課時,針對不同地區,就應引入本土的風土人情,對于北京的學生,就可以引入京劇臉譜;對于河北的學生,就可以引入評劇以及唐山皮影戲;對于長三角地區的學生,就應引入水鄉古鎮;對于東北地區的學生,就應引入二人轉以及大秧歌等,讓學生充分感受本土的傳統文化,并且應更好地引導學生,使學生對傳統文化有正確的理解,能夠注意對傳統的傳承,避免傳統文化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消失。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初中政治更富有情趣,進而使初中政治教學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應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初中政治的學習興趣,使初中政治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生活化教學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在初中政治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合理開展生活化教學。本文主要從生活化教學的政治性、生活化教學的時效性以及生活化教學的鄉土性,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詳細探討,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王興宇.對基于生活化思維的初中政治教學模式的探討[J].學周刊,2012(30):64-6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