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海闊
摘 要:從教給學生自己識字的方法、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拓寬課外識字途徑四方面研究如何開展識字教學,以培養(yǎng)學生對漢字的興趣,提高識字能力。
關鍵詞:識字教學;教學方法;教學形式;識字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36-0061-01
教學中教師能否激起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地識字,對今后整個語文乃至其他學科的學習將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為了能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主動地識字,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有意識地拓寬學生的識字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激起學生對識字的好奇心。
一、 教給學生自己識字的方法
(1)找出漢字特殊規(guī)律,歸類學習。由于兒童對于漢字的認知不是很多,因此,應從偏旁部首開始,通過分析漢字結(jié)構(gòu)幫助學生識字。例如,“掃”字為提手旁,可根據(jù)生活用品掃帚來幫助學生識字。而有些字的偏旁部首不一樣,則字意也不一樣。歸類學習的方法還有義旁歸類法、聲旁歸類法等,教師應鼓勵學生應用自己最喜歡、最得力、最習慣的方法盡快地識字。(2)引導學生聯(lián)想字形識字。識字教學中,教師應抓住漢字直觀、形象的特點來引導學生想象漢字的形體美,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例如,“書籍”的“籍”“書簽”的“簽”,都與書有關,所以都是“竹”。通過比喻,引發(fā)學生聯(lián)想,難記的字也變得生動有趣,從而使學生樂學、好學。
二、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
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識字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diào)動學生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fā)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1)游戲識字法。低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巧妙運用游戲既可解決這一不利于課堂教學的因素,還能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師可以運用“添加筆畫成新字”的游戲教生字:先出示基礎字“大”,讓學生先加一筆,可組成“天”“太”“犬”或“夭”;教學“日”字,加一筆可以變成“白”“目”“田”“電”“旦”“舊”等字。學生學起來興趣盎然,既享受到游戲的樂趣,又達到了識字的目的。(2)對比識字法。漢字中有大量的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稍不留神就會寫出錯別字。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教學時可把學生極易弄錯的形似但音、意都不同的漢字放在一起,引導他們仔細觀察,找出其細微的差別,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大”“太”和“犬”“今”和“令”“處”和“外”等,這些字字形相近,學生極易混淆。教師可分析字的筆畫數(shù),或比較同一筆畫的位置,或觀察關鍵筆畫的起落筆的位置,幫助學生弄清此類字相互間的細微差別。(3)“長相歸類”識字法。教師可以利用“長相歸類”識字法讓學生對有共同部件的字進行辨析識記。如教學“槍”字時,教師可讓學生找出學過的含有“倉”部件的字:“搶”“槍”“蒼”“嗆”;教學“錨”字時,教師可讓學生找出學過的帶有“苗”部件的字:“貓”“瞄”“喵”“描”“錨”;教學“及”字時,教師可讓學生找出帶有“及”部件的字:“級”“汲”“吸”“極”;教學“逃”字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帶“兆”部件的字:“逃”“桃”“跳”“眺”。用這種相對集中的識字方法來進行識記,學生不僅能較快掌握新字,而且還能鞏固熟字,從而調(diào)動他們學字認字的積極性。(4)創(chuàng)造語言環(huán)境識字。學生容易寫錯別字,主要是因為漢字的音、形、意相近,學生不能區(qū)分而引起的。在教學中,在完成了讀準字音、辨清字形之后,分清字義是識字教學中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把分清字義放在語言環(huán)境中教學,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如學生對“手”“首”混淆不清,教師在教學時可讓學生先口頭組詞、造句,再到黑板上寫上這兩個字的詞和句,最后要求學生抬起“首”、舉起“手”,學生很輕松地知道了字義間的不同。
三、采用多樣的教學形式
識字、寫字是低年級教學的重點,是進行閱讀和寫話的基礎。為了使學生準確讀出字音,正確寫對漢字,在說話寫話中用好漢字,教學中還需要采用多樣而非單一刻板的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學習平臺,以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識字的能力。
四、拓寬課外識字途徑
漢字的創(chuàng)造起源于生活,又存在于生活之中,可以說漢字在人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拓寬學生的識字途徑,有利于學生產(chǎn)生識字的動力,提升識字的速度,更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親近感和探秘的興趣。(1)利用社會環(huán)境識字。很多生字的認識途徑都是來源于社會環(huán)境這一大課堂,如商店名稱、廣告、路道牌、電視節(jié)目中的字幕等,這些都是學生學習文字的天然課本。(2)利用校園環(huán)境識字。學校是學生重要的學習生活的場所,校名、校訓、宣傳標語、宣傳櫥窗、課程表、黑板報、班級制度、同學姓名等都是學生識字的素材。(3)利用家庭識字。學生可以從父母不經(jīng)意的指點中學會很多的漢字。引導學生利用與家人共處這一獨特環(huán)境學習想認識而不認識的字,應是他們樂意做的事。
五、結(jié)束語
總之,識字教學是一項艱辛的工作,教師應采用適合兒童且他們樂于接受的形式精心組織教學,想方設法拓寬學生的識字渠道,提升學生的識字能力,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漢字,在主動識字中提高識字的效率。
參考文獻:
[1]田本娜.識字教學的傳承和創(chuàng)新[J].課程·教材·教法,2001(03).
[2]陳金明.識字教學與兒童認知發(fā)展[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