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燕
摘 要:數學課程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數學教師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培養要給予高度重視。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培養,可以激發學生的潛能,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課程學習的魅力,加強學生對數學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閱讀能力;培養
現階段很多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沒有正確的認知,認為數學閱讀能力培養對學生數學能力提升并沒有任何幫助,數學語言過于枯燥無味,忽略了數學閱讀教學的價值。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學生并沒有了解相關文化,數學教學課本成為學生的習題冊,教師對學生看書作業布置也并不是非常關注,學生失去了在數學語言解讀中掌握數學思想的機會,忽視自身的體會和感悟。對新課標下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閱讀能力培養進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意義的,下面就對相關內容進行詳細闡述。
一、小學低年級數學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在新課標影響下,課程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對小學數學教學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但是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教師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并沒有給予相應的重視程度。課程教學實踐中由教師念、學生聽,由教師進行講解,要求學生進行記憶。學生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中,學生所需要做的就是認真聽教師講解,依據教師要求完成習題練習。在這種狀態下小學數學教學課堂過于沉悶,缺乏正確的數學閱讀教學方法。
1.數學閱讀教學重視程度較差
小學數學教師對數學閱讀教學重視程度較差,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實踐中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更多是一種“口號”,并沒有實踐。教師提倡學生更多的閱讀課本,但是在從課堂教學結束前幾分鐘就完成了作業布置,給予學生時間要求學生自由“閱讀”課本,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閱讀成為一種形式與敷衍。這段時間內學生具有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充分尊重,教學與實踐相互脫離,學生思想上也沒有意識到數學閱讀的價值,認為只要完成了作業也就完成了所有的數學學習任務。
2.缺少正確的閱讀方法
數學教師認為學生閱讀能力培養是語文課程的任務,在小學數學低年級教學中忽視了對學生閱讀方法進行指導。小學生還處于人生的起步階段,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需要進一步激發,學生以一種較為冷淡的態度對待小學數學閱讀教學。
二、新課標下小學低年級數學閱讀能力策略分析
1.課前預習
課堂預習可以讓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初步的印象。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在自己的腦海中會產生眾多疑問,從而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例如,教師在對除法教學內容進行講述時,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
2.幫助學生體會數學語言語感
數學語言具有兩個非常鮮明的特點,分別為簡潔、嚴謹。教師死板的通過口頭講述不能取得良好閱讀教學成效的。在北師大版1~3年級數學教材中,并沒有給出完整的數學知識相關的概念,教材結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小學數學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體會數學語言語感,使得學生逐漸掌握數學閱讀方法,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數學思想、數學觀點。例如,教師在講述分數有關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課本閱讀思考分數是如何讀的。課本中并沒有對分數讀法做出明示。教師可以采用比喻的方式將分數線比作劃分的刀子,要求學生想象二分之一就是用一個刀子將蛋糕分成兩份中的一份。二是分成的份數,一是你所擁有的數量。然后要求學生試著去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分數,加強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感悟,掌握分數的概念和實際用法。
3.應用動靜結合數學閱讀教學方式
動靜結合數學閱讀教學方式就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讓學生動手實踐與動腦思考過程進行充分融合,利用讀寫結合形式促進學生思維模式發展,強化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提升。例如,在認識圖形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剪紙游戲。要求學生通過閱讀敘述步驟進行操作,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精神,活躍數學課堂教學氛圍。教師采用我說你做的教學方式,由一名學生大聲朗讀,另一名學生按照學生朗讀內容進行操作,最終完成教師所交的任務。教師對學生作品進行展示和評判,以游戲競爭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數學閱讀教學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占據著非常重要地位,教師必須提高重視程度。教師需要深入了解小學低年級數學閱讀教學現狀,依據實際情況找尋有效措施進行改善。通過數學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擴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掌握數學思想和數學觀點,加強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滿足新課標數學教學改革的實際需求。
編輯 王潔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