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以江蘇省高校為例,闡述了江蘇省養老服務產業人才需求狀況,調查分析了江蘇各高校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現狀。認為,江蘇高校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培訓機構單一、培養層次較低以及師資隊伍的專業化不高等方面,而這些問題的改善將會是直接解決目前江蘇乃至全國養老服務人才市場緊缺與人才從業意愿相矛盾的關鍵,也能為后續優化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思路。
【關鍵詞】 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現狀;江蘇省高校
一、江蘇養老服務產業人才需求狀況
據江蘇省民政廳發布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齡事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截止2014年末,全省常住人口7960萬人。戶籍人囗7677.16萬人。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0.57%,高出全國5.07個百分點;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戶籍人囗總數的13.97%,高出全國3.87個百分比,江蘇老年人口總數已經位居全國第三。
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培養是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基礎性環節,但養老服務業“未備先老”的人才需求問題尤為突出。2014年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人才培養的意見》(后稱“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我國要培養出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質量較好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以適應和滿足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需求。
對未來中國城市地區養老服務業市場需求的分析表明,老齡服務市場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十分巨大,到2050年預計需求數量達到1554萬人,然而,現有的人才培養體系很難滿足產業發展的需求。江蘇省的養老機構同樣面臨人才匱乏的現狀,據不完全調查,最基層的養老護理人員流失率達到40%,而且整體人才架構也不能滿足本省養老機構的需求,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匱乏已成為制約我國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軟肋”。
二、江蘇各高校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現狀
1、江蘇開設養老服務專業的院校基本情況調查與分析
隨著前文中提及的《意見》發布之后,很多高校都開設了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截止2014年,全國的養老服務專業開辦院校數量分布為:北京 12所,湖南6所,江蘇 8所,浙江3所,山東12所,遼寧6所,安徽8所,福建4所,湖北3所,云南4所,四川7所,貴州4所,河南6所,黑龍江4所,山西3所,廣西、青海、海南、甘肅、河北、廣東、江西各1所,新疆、上海、天津、重慶、吉林各2所。橫向比較,江蘇開辦的高校數量領先于全國其他省市,但是縱觀江蘇8所高校均為高職類別,并沒有本科院校。
根據研究,我們將江蘇省開辦養老服務專業的高校(后文簡稱:開辦高校)的基本情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開辦高校的分布情況;開辦高校的性質;開辦高校學生基本情況;開辦高校專業設置情況。
(1)開辦高校的分布情況。根據調查顯示,江蘇省開辦養老專業的高校分布較為平均,其中蘇南地區5家,分別是: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南京),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昆山),江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南京),江蘇南京應天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常州)。蘇北地區3家: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南通),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連云港),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徐州)。
(2)開辦高校的性質。江蘇省的8所開辦高校均屬于高職類別,其中全日制公辦性質院校3所,分別是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以及徐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占總比例的37.5%,它們中的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和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國家示范性院校;省級示范院校1所—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還有1所(昆山登云科技職業學院)具有了省級示范院校建設資格。
(3)開辦高校學生基本情況。全國開辦高校學生的招生總人數在2014年前是2500人左右,2015年增加至3600人左右。但就江蘇省養老服務專業招生的情況而言,并不是非常樂觀。根據調研顯示,很多院校中的養老服務專業的招生并沒有完成指標,而完成指標的院校中很多學生都并不是專業第一志愿錄取,而且很多都選擇了注冊入學和中高職銜接的方式,普通招錄的指標很低。
(4)開辦高校專業設置情況。江蘇省高校開辦的養老服務類專業主要以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為主,由各自院校特色衍生的相關專業為輔,比如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體育保健(老年運動與保健)、江蘇鐘山職業技術學院的社區看護、社區管理與服務以及護理(養老服務)等專業。
2、江蘇高校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開設情況調查分析
統計顯示,江蘇8所開辦高校中依然按照高職指導課程設計完成,所有的課程都非常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其中實踐與理論部分各占一半,培養學生的基本職業素養、老年服務能力、涉老機構管理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及外語計算機等應用能力,與此同時還開設了配合職業資格證考試的中級養老護理員上崗證實訓,與養老機構共同開發的諸如養老機構服務實訓、康復理療技能實訓以及養老護理技能實訓等企業實踐課程。
3、江蘇高校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師資配備情況調查分析
根據本課題的調查,目前江蘇省養老服務專業的師資100%具有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個別學校還有名師領隊。專業教師的學術背景主要集中在護理類及管理類相關專業,其中專兼職教師的比例基本都在50%左右,其中兼職教師主要由相關醫學院中從事保健護理及臨終關懷等工作的專業人士擔任。
由于養老相關雜志數量較少,對養老類專業的教師職稱提升造成一定影響。目前該8所學校主要任職教師基本都處于副教授及講師的職稱等級。
4、江蘇高校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就業現狀調查分析
江蘇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就業率非常高,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養老相關專業就業率都達到了100%。直接對口職業資格證書僅有“養老護理員”一類,相關職業資格證書包含“社會工作者”及“保健按摩師”兩類。
但是工資水平偏低,上海地區實習工資為2500-3000元之間,轉正后在3500元以上,平均高出蘇錫常地區500元人民幣左右,而江蘇其他地區轉正后的工資仍未達到3000元人民幣。與此同時還有較大的工作強度,所以造成很大的人才流失量。
與此同時,養老專業的就業專業對口率呈每年上升趨勢,據統計2014年養老服務與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對口率為50%-60%,2015年其專業對口率達到了70%-80%。
三、結語
綜上所述,江蘇的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問題集中在培訓機構單一、培養層次較低以及師資隊伍的專業化不高等方面,而這些問題的改善將會是直接解決目前江蘇乃至全國養老服務人才市場緊缺與人才從業意愿相悖矛盾的關鍵,并能為后續優化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供有效思路。
【參考文獻】
[1] 吳玉韶,黨俊武主編.老齡藍皮書: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2014)[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2] 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報告(2013)[M].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
[3] 高校招生專業目錄(2011)-(2015).教育部匯編.2011-2015.
【作者簡介】
劉雅婧(1982.11-)女,漢族,江西南昌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管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