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鍇
【摘 要】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中國城市化進程明顯加速,特別是大城市發展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增速時期,城市化在積極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城市消防保衛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將針對蘭州市如何適應新形勢,做好城市消防保衛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大城市;消防;安全保衛;思考
一、蘭州市城市概況
蘭州市位于我國西北部黃河上游黃土高原地帶,位于中國陸域的幾何中心,是我國最早建設的工業城市之一,是西北地區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屬、機電、輕紡工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是西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和安寧、紅古5個區和永登 、榆中、皋蘭3個縣,市區面積1631.6平方公里,人口401.55萬。
二、蘭州市消防安全現狀
1.“消防安全” 理念滯后。重經濟、輕安全,心存僥幸,甚至片面追求經濟發展而降低消防安全標準;網格化、戶籍化管理工作不深入不扎實,隱患排查、綜合治理、宣傳培訓等工作流于形式;消防經費不足,缺乏保障機制。
2.“基礎設施”建設薄弱。蘭州市應建現役消防隊站34個,目前投入執勤的僅有17個,特別是城關區廣場東口至七里河區西站之間,東西長約7公里,面積約22.43平方公里,作為全市人口最為集中、建筑物密度最大、經濟最為發達的區域,消防隊站建設至今仍是空白;企業專職隊萎縮嚴重,過去五年先后有3家企業撤銷消防隊編制,政府專職隊建設緩慢,全市35個建制鎮僅有2個縣區組建了專職隊,義務消防隊形同虛設,無法形成戰斗力;專業消防人員占總人口比例僅為萬分之1.99,警力明顯不足;市政消火栓被埋壓、圈占和損壞現象嚴重。
3.“新問題”不斷涌現。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城市發展空間不斷拓展,全市共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1354家,高層公共建筑2252棟,超高層30棟,地下建筑1286個,公眾聚集場所804家,易燃易爆場所130家;高層地下建筑密集,撲救困難,交通擁堵,消防車輛不能及時到達事故現場,大型商場、公共娛樂場所等迅猛增加,建筑結構和功能日益復雜,油氣化工和新能源產業強勢崛起,火災發生的幾率和防控難度大大增加;2016年12月底,軌道交通1號線將建成投入試運營,一旦發生事故,消防部門將面對地下情況復雜,人員大量聚集,疏散難度大等一系列難題。
三、蘭州市消防安全保衛工作主要方法
(一)加強城市消防基礎建設
支隊積極協調政府各部門,全面推進消防通道、消防供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市政消火栓標識化管理,投入資金對消火栓進行維修,沿黃河水岸新建取水碼頭4處;對消防119指揮中心進行升級改造,對各大中隊“公安網”提升為8M“政法網”,為每個中隊配備了3G圖像傳輸及消防員個人頭骨式通信設備。
(二)加快裝備建設步伐
十二五期間,支隊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設標準》要求,結合蘭州市滅火救援實際需要,增配高噴消防車、多功能登高平臺消防車、垂直供水車、排煙照明車、消防艇、重型水罐消防車、細水霧消防車等20余臺消防車;同時,投入上億元,加快器材更新速度,配齊配全偵檢、破拆、堵漏、救生器材及消防員特種防護裝備,努力使這些新裝備在實戰中發揮出最大作戰效能。
(三)健全應急聯動機制
結合轄區災害事故特點,加強8個災害事故專業救援隊伍建設,配齊配強器材裝備,優化人員組成。強化專家輔助決策體系,依托駐地科研院所,大專院校,聘請一批知名專家學者作為支隊處置應急災害事故的咨詢專家,組建人員固定、科學、高效、有序的決策團隊,每半年召開一次災害事故處置專家聯席會議。完成市政府應急調度指揮平臺與消防滅火救援指揮系統聯網共享,實現了市、縣區兩級救援指揮系統互聯互通。
四、如何提高城市消防安全保衛工作的思考
1.健全消防安全責任體系。政府切實履行組織領導責任,出臺消防工作責任制落實規定,自上而下建立消防安全責任鏈條;健全消防安全委員會制度,完善消防安全綜合監管與行業監管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部門信息溝通和聯合執法的工作機制。
2.強化區域消防監管。結合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在社區、街道、重點單位建立微型消防站,以火災高危單位、區域性及重大火災隱患、易燃易爆、宗教等場所為重點,加大消防安全檢查頻次和火災隱患整治力度,嚴防發生較大以上火災事故。
3.開展消防宣傳培訓。各級各部門要將消防宣傳教育工作納入安全生產工作計劃,各類媒體要積極支持消防公益宣傳事業,推動群眾消防安全意識和單位消防管理水平提高;嚴格落實和完善社會消防安全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制度。
4.發展多種形式消防隊伍。加快推動政府專職隊發展壯大,在所有符合條件的鄉鎮建立政府專職消防隊伍;在生產、儲存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大型企業,儲備可燃的重要物資的倉庫、基地,火災危險性較大、距離消防隊較遠的中型企業建立企業專職消防隊;常住人口超千人的行政村、自然村,結合實際建成規模適中的志愿消防隊。
5.加強應急救援力量建設。建立市級綜合應急救援專家庫,將地震、建筑、醫療、衛生、環境、交通等領域專家納入專家庫,一旦發生災情,能全市調動現場輔助決策。完善應急救援指揮平臺,修訂應急救援預案,整合社會資源,建立完善應急聯動機制,提高協同作戰能力。
6.完善消防信息化應用。加強消防通信指揮中心建設,建立視頻指揮系統智能化高清接入,業務信息數據深度整合,建成反應靈敏、協調有序、精準調度、運轉高效的新一代消防指揮調度系統。
7.加快消防隊站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大對現役消防隊站建設支持力度,切實改變我市隊站數量少、布點不均、市中心消防力量薄弱現狀。
8.保障城市消防水源。市、縣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編制城市道路和供水系統等規劃時,應當包括市政消火栓設置的內容,并符合國家有關技術標準。市政消火栓的建設應當與公共基礎設施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確保市政消火栓數量達標;在黃河沿線修建消防專用取水碼頭,利用市政管網修建消防水鶴,緩解城區消防用水壓力。
城市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基地,大城市消防安全保衛工作任重道遠,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普通民眾的共同關注和努力,作為一名消防專業人員更要了解、掌握好城市消防安全保衛工作的客觀發展規律,采取切合城市發展需要的消防安全舉措,才能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